王尚臣;唐蕊;李聪慧;庄向阳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高于B组(P<0.05),其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脂、血糖、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疗效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时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临床情况,血糖控制不佳,高TC、高UA、高FIB、低高密度脂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主要因素,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较非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差,影响预后.
作者:梁秀珍;霍云霞;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卵巢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绝经后卵巢仍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卵巢的血供部分来源于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时切断了此支减少了卵巢的血供.选择52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全子宫切除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随访及监测性激素水平变化.
作者:高蔚然;王荣改;张俊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属慢性肝病终末期并发症,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临床漏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病情中晚期,并因此失去手术机会而只得选择非手术治疗[1] .介入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将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配合栓塞阻断瘤体血液供应,使瘤体缺血坏死,以达到缩小瘤体、抑制生长及复发,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之目的.
作者:刘世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112例接受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剩余胚胎冻融移植,其中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81例,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案在年龄、复苏胚胎数、胚胎存活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自然周期与激素替代周期在年龄、冷冻胚胎复苏存活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替代周期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替代周期作为冻融胚胎移植前子宫内膜的准备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冻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准备的不同方案有关.
作者:王德婧;胡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出血的Ⅱ度痔、Ⅲ度及Ⅳ度的脱垂性痔、直肠黏膜内脱垂[1] .PPH术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科对85例患者实施PPH,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梅;贾志儒;王占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颈性眩晕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甚至猝倒等症状.我科2009年1至12月门诊收治患者182例,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海;张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异位胰腺是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的诊断措施,临床诊断有困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认识,将我院近期异位胰腺3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先;康金旺;韩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慢性疼痛,如关节痛、腰腿痛、带状疱疹、癌痛、癌转移骨痛等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止痛治疗,为了减少患者对止痛治疗的恐惧和紧张,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门诊止痛治疗的60例初诊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身心全方位护理,同时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荣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56例糖耐量受损患者、55例T2DM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C-RP、脂联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胰岛素,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采用MINIMOD计算机软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SI)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2DM组、IGT组血清CRP高于对照组,T2DM组、IGT组血清脂联素,对照组,T2DM组和IGT组SI及AIR显著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脂联素、AIR和SI呈负相关,脂联素与AIR和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C-RP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和T2DM患者血清中表达发生异常改变,且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其血清水平对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患者,男,84岁.因间断性出现进食时哽噎感,伴胸骨后疼痛2年;消瘦,吐黏液样痰2周入院.查体:体温(T)6.5℃,脉搏(P)72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可,前表淋巴结无肿大、压痛,腹部平软,肝未触及.自述进食时咽下困难,伴体重减轻,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8×109/L,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22 g/L,中性细胞0.57,血小板10.6×109/L,查血肝肾功能均正常.食道造影显示:食道中上段有一肿物,3.5 cm×2.5 cm.诊断:食道癌晚期.
作者:魏荣霞;张东妹;赵二军;宁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7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6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残存肺膨胀良好,无代偿性肺气肿,随访期间无复发咯血及咳脓痰症状,亦无肺内新发病灶.手术相关并发症43例,其中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胸膜瘘7例,脓胸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死亡3例,其中术中经膈肌打气腹导致空气栓塞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全部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其中结核性36例,化脓性333例.结论 薄层高清晰CT检查已成为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手术依据.手术治疗根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在呼吸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完全切除病肺,术中避免经膈肌打气腹.
作者:李英卓;范崇熙;李小飞;韩勇;程庆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研究红景天对先心病幼儿体外循环(CPB)术前、中、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评估红景天对幼儿CPB后炎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方法 将167例先天性心脏病CPB心内直视手术惠儿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红景天未干预组(CN组,n=78)和红景天干预组(CI组,n=89).干预组于术前1 d、术中、术后7 d连续予以红景天1 mg·kg-1·d-1,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案2组相同.ELISA法测定术前1 d,CPB开始后15 min,停CPB后1,h,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结果 2组患儿在CBP开始后15 min及术后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较术前都明显升高(P<0.01);CBP开始及术后未干预组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干预组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较未干预组恢复正常早;TNF-α与sICAM-1、sVCAM-1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1,P<0.05).结论 红景天对TNF-α与sICAM-1、sVCAM-1等炎性因子有显著调节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CPB下心脏手术惠儿术后炎性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魏福岭;陈翔;周启文;张仁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内耳眩晕症亦称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积水所致的特发性内耳疾病,耳鼻喉科门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我校医务室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76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婷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及黛力新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服用黛力新,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在第2、4周均进行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nhel指数)、智能状况(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及2周后2组患者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AD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MMADD及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MMADD评分和NJHSS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尚臣;唐蕊;李聪慧;庄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青蒿琥酯(ART)等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olon 26再培养上清;以不经中药制剂作用的相应上清为对照.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10和PGE2含量.结果 在6种中药制剂对Colon 26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中,AMB时TGF-β1的下调作用强(55.75%);As2O3、LHC对IL-6的下调幅度均约5%,但作用时相不同;As2O3对IL-10的下调作用强(7.35%);对VEGF、IL-4及PGE2的影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GF-β1可能是结直肠癌细胞分泌的优势免疫抑制分子,是各种中药制剂下调免疫抑制的重要靶分子;下调肿瘤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应是中药制剂发挥抗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保红;崔激;高峰;王润田;郑文广;张征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经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是临床常用的清洁肠道或肠道给药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等肠道疾病及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亦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结肠透析治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 .我科自2009年1月起应用北京智立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IMS-100A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50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红;纪素花;李俊红;张姝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高血糖作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分为2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会青;何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根据WHO判断标准、CT、彩超的实际测量2组治疗后肿瘤的缩小程度进行比对,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CR+PR)8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放射结合介入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戴钰辉;李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浆白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有肾功能异常,并与60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12、IFN-γ和TNF-α.结果 HSP组的IL-4和TNF-α明显升高,IL-12和IFN-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肾损害患者的IL-4、IL-12和IFN-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浓度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2、IFN-γ和TNF-α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进程,TNF-α与HSP肾损害有关.
作者:林尤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PICC置管是侵入性操作,有给患者造成并发症的危险,患者担心疼痛和置管失败,易出现紧张恐惧,不能很好的配合操作.患者通常对陪护都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可以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因此,家属的鼓励、关心和理解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艳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