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梅;郝志芳;苏月巧;王秀娟;王倩
创伤性心脏骤停是导致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复苏总体存活率非常低.据报道, 创伤性心跳骤停发生在受伤后1 h内,存活率仅为4.76%[1].我院成功救治了1例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康复出院且无留下任何后遗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郝青;李燕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胸胃排空障碍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原因较多,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文献报道发生率1.16%-4.58%[1],河北省宁晋县医院自2000年2月与2009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手术1 860例,发生胃排空障碍15例,发生率为0.81%.本文对其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孙永辉;李保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继体外循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手术只需根据患者的病变位置在患者不同的肋间区切开 3 个 1-2 cm的小切口,不必切除肋骨,开胸、关胸快,术中出血少,对患者肺功能损伤小,目前已成为各医院胸部手术的选择.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施行手术180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本文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志芳;梁英梅;刘淑芳;张国山;姜英;陈玉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羊水指数(AFI)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筛查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0例孕34-43周孕妇随机分为4组,A组:NST监测组,B组:AFI监测组,C组: S/D值监测组,D组:SP1值监测组,每组120例.分别在产前、产时行NST、S/D值、AFI、SP1的测定,产后追踪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胎儿预后,比较各种监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B组与A组阳性病例在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脐血血气分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阳性病例在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脐血血气分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在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及符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在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符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中S/D值、SP1的测定优于NST、AFI,但是4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作者:苏军领;刘梅菊;宋素景;郑晓霞;鲁红梅;郭伟男;李梦轩;李丽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热疗.放疗,肿瘤大径<5 cm,3.8-4.5/次,隔日1次,DT 44-45 Gy;肿瘤大径>5 cm,2 Gy/次,1次/d,放疗结束1 h内热疗,采用国产HY7000肿瘤射频热疗机,每周1-2次,共6-8次.结果 治疗结束后2-3个月进行CT复查,总有效率为72%,腹痛缓解率100%,黄疸消退率8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恶心,食欲下降及乏力,4例出现白细胞下降.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满意,尤其是止疼效果好,且不良作用轻.
作者:李会兰;郭成安;刘志侠;蒋剑;赵丽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创面大,术后常发生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开展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乳腺癌患者31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发生皮下积液21例,上肢水肿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皮瓣坏死7例,患者围手术期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化疗,均好转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王占琴;王海梅;李润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小骨窗颞极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徐江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bimanual microincisional cataract surgery,B-MICS)与传统同轴超声乳化吸除术(conventional coaxial small-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C-SICS)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西文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结合手工检索的方式,对纳入的有关B-MICS和C-SICS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判定B-MICS和C-SICS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计算纳入文献的异质性,根据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对资料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按照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0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合并OR值为0.48(95%CI为0.2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所得结果与之基本一致,合并0R值为0.45(95%CI为0.24-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有资料表明B-MICS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琪;宋秀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输血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控制血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输血治疗的风险仍然存在[1].输血后患者出现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抗体阳性,为了区分患者所患疾病是输血传播或院内感染,还是患者入院前就已感染,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手术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本文对清河县人民医院2 560例患者术前及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旨在为本县受血者感染状况提供数据基础.
作者:黄双美;邱万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阴道侧切的产妇在缝合切口前,用甲硝唑液冲洗伤口预防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住院阴道分娩总数1 022例,行会阴切术210例,占阴道分娩总数的20.5%.将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甲硝唑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05例.有会阴水肿、贫血、妊高征及外阴道炎等高危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宋永敏;石晶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发生率达20%-40%,肌瘤恶变为肉瘤少见,仅为0.4%-0.8%.主要危害是月经量过多、不孕、继发贫血、疼痛及肌瘤压迫所造成的尿频或腹胀等.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对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以不同的优势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本文将主要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高雅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细菌感染患者186例,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试验组(药用加替沙星注射液),每组93例.2组均每日给药2次,每次200 mg,疗程7-12 d.结果 2组在疗程结束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65%和84.88%与56.82%和87.50%.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3%与98.70%.疗程结束后7 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88%与100%.以上结果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6%与20.45%,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作者:陈灵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颈椎外伤常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片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情况,临床称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2].我科自1999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4例,笔者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差别以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邦建;何磊;段泽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本院共治疗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12例(63.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2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其中以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室间隔缺损10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直接缝合2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远期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术后随访3个月-10年,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其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赵昌学;宋艳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hinp 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本地区正常人群中细胞学阳性率、影响细胞学阳性率的相关因素,及其细胞学阳性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TCT在正常人群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体检中心体检的10 000例人群进行TCT检查和TBS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 10 000例图片中检查出异常涂片330例(3.33% ),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262例(2.6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8 例(0.3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1例(0.11%),鳞状细胞癌(SCC)1 例(0.01% )非典型腺细胞18例(0.18%).30-39岁年龄段,异常涂片145 例(43.94%),其次是40-49岁年龄段81例(24.55%),与其他年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LSIL736.8%、HSIL 99.99%、SCC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常玉梅;蒋旭东;郑娜;马洁琳;冯玉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28例幽闭恐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疏导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均经2位临床医师诊断为幽闭恐怖症.其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采用美国GE signa 1.5T超导型MRI机.扫描机架中心扫描孔成桶形,直径70 cm,孔长170 cm,内设通风扇、照明灯,头颈扫描线圈架上放置棱镜.
作者:吴焕阁;康立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本研究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川芎嗪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代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中老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埋头工作,工作紧张且压力大,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神经衰弱等.本文对这一群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丽华;王梅;贾京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化学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K和VEGF蛋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K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MK蛋白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性显著(r=1.55,P<0.01;r=1.11,P<0.05),MK与VEGF 蛋白表达阳性者VEGF明显高于阴性者,二者呈正相关(r=1.76,P<0.05).结论 MK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与VEGF相关.
作者:刘淳;张丽娟;范秀华;李雅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都有散发感染,常造成小范围的流行.近年MP感染呈上升趋势[1],特别是儿童MP感染,不仅损害其呼吸系统,还可以造成肺外多脏器损害,在初诊过程中对发热患儿做详细检查,注意肺外表现,并做血清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防止和减少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儿童MP感染43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岩;唐风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