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近期营养状况比较观察

李凤军;冯巧荣;宋少英;何明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方式, 营养状况
摘要: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选择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近期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106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采用了食管与空肠端侧加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Braun法)、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1月与6个月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术后1月与6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Braun法(P<0.05),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较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也较少.结论 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饮食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合理饮食干预,以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效果.方法 选择2007至2009年80例GDM孕妇, 随机分为制定食谱组(观察组)和口头指导组(对照组),2组孕妇均由产科医生定期随访,观察组同时有营养科医生定期随访.观察2组孕妇的母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均低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生期饮食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作者:焦瑞霞;孙亚平;齐亚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晶体植入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白内障是由许多因素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 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1].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目前一种较成熟的技术,利用机械振动,使浑浊变硬的晶体粉碎呈乳状,通过灌注抽吸系统抽吸干净,从而达到摘除白内障, 再植入人工晶体恢复视功能的目的[2].为减少手术风险,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制定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的规范流程,特观察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4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均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康玉芳;田平花;刘志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新辅助化疗对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 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 0.05). 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作者:杨建柱;孙丽霞;丁洋;刘俊茹;王冬;高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栓塞症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栓塞症(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1例PE患者为PE组,并选择年龄、性别比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Triage BNP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及PE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值.结果 PE组血浆BNP为(231±42)pg/ml,对照组为(35±1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BNP下降为(102±20)p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 PE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水平下降,这对PE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刘素云;张瑞宁;祖秀光;郝玉明;刘金明;李拥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

    随着我国乡村及小城镇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广大农民对遵守交通法制法规的意识淡薄,以交通事故为主因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迅速增加,而这些患者的首诊医院大多在基层县级医院,所以基层医院处理这些患者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愈后,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我院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349例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医通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CAM-1和P-Selec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卵巢癌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手术前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卵巢癌组治疗前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和卵巢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旭平;郭丽娜;杨海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36例,另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中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EDN组hs-CRP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发生DN的风险.

    作者:康剑云;刘宝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经高频超声检查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析淋巴结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6例,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下腹38例,位于脐周26例,混合出现或位于其他部位10例,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在2.6 cm×1.8 cm;12例在右下腹或脐周出现2~5个不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大在1.2~1.6 cm.48例有不同程度的肠间隙和盆腔积液.抗炎及抗病毒治疗1~2周后,病变处肠系膜淋巴结有明显缩小和消失,肠间隙及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也是儿童腹痛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杜宇;常玉英;杜平;张利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抗体的干预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自身抗体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0 mg/d,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由熟地、杜仲、山茱英、蛇草等味组成,用自动煎药机煎取中药液300 ml,分装2袋,分早晚2次温服)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采用EILSA法检测外周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水平,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EMAb、ACA转阴情况等方面进行前后对比治疗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有率)为86.79%;对照组总有效率43.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抗体转阴率均在第2疗程出现高峰,治疗组1~2个疗程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疗程的转阴率,治疗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可以多环节、多靶点的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消除并抑制EWAb、ACA,从而使EMAb、ACA转阴,恢复正常生殖功能.

    作者:程聚玲;马淑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HGF、ALK5 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因子(pHGF)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及胶原Ⅲ的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促肝细胞生成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物保护机制.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及pHGF治疗组.每组于术后第3、7、14天分批处死,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中HGF、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的情况,HE、MASSON染色评定3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 UUO组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pHGF治疗组明显低于UUO组(P<0.05);UUO组HGF于第3天表达高,第7天稍有回落,第14天表达弱;pHGF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H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期UUO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相对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 pHGF能有效抑制肾间质中TGF-β1,从而进一步抑制ALK5的过度表达、使胶原Ⅲ合成减少;同时促进肾间质中HGF表达,从而能够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陈丽平;叶凡;王保兴;刘保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1.5年.复查未见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端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及外固定后,骨盆环位置保持满意,耻骨联合分离<1 cm.结论 对TileB型骨盆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永刚;李治国;丁英奇;孙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天芝草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天芝草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放疗同时口服天芝草胶囊,对照组则单纯放疗.放疗剂量5 000~7 000cGy,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复查CT或MRI评价疗效,同时评价放疗不良反应以及血象变化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达到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0例;对照组CR 11例,PR14例,2组总有效率(C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芝草胶囊口服可使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效果明显提高,而且头颈部放疗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可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金;张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腰麻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手术微创技术的普及,要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围术期的安全,是临床麻醉积极关注的课题.本文选择我院近3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实施腰麻的100例老年患者,回顾分析腰麻用于老年患者TURP的注意事项、可行性、安全性.

    作者:陈何伟;汤洪;刘志奇;陈晶;张梦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髓室底穿孔及其治疗现状

    髓室底穿孔是牙髓治疗、病理吸收或龋坏等原因造成的髓腔和牙周组织的联通,极易导致牙周组织炎症,引起牙槽骨吸收、肉芽组织形成,如修补不及时或修补不当终可导致牙髓治疗失败,甚至患牙被拔除.因此,预防意外穿孔及穿孔后治疗是很有意义的[1].本文就穿孔发生的原因、部位、治疗方法及其治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介绍.

    作者:杜凤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肾癌生物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 ~30%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20% ~40%的局限性和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术后可发生远处转移[1].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肾癌的金标准,术后辅助生物治疗对于肾癌愈后疗效确切[2].但应用生物治疗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彭秀晴;郭明珂;谷守义;刘廷江;王桂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呼气冷凝液中总硝酸盐的变化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呼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ansate,EBC)中总硝酸盐(一氧化氮代谢物)的改变,为诊断2型糖尿病肺损害提供新方法.方法 本实验选择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非吸烟者;用Rtube收集器收集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总硝酸盐(nitrite/nitrate,NO-2/NO-3),同时检测并记录肺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总NO-2/NO-3水平增高(P<0.05);2型糖尿病与对照组之间肺功能FEV1%预计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弥散(DLCO)%预计值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总NO-2/NO-3在2型糖尿病肺损害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EBC中的NO-2、NO-2/NO-3的水平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冰;李志莹;巫翠华;周燕宁;聂丽;陈立波;洪永忠;钟春;黄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Tr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病死率高,需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根据病因,上消化道出血大体可分为两类,静脉曲张破裂型.近年来随着药物、设备、治疗观念的改变,其诊断和治疗也不断发展,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薛敏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倾斜10~15度心包积液穿刺术临床应用

    心包积液为心包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并发症.心包积液穿刺抽液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心包积液穿刺属危险操作,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选择佳穿刺方法非常重要,特别对中等量以下的心包积液更有价值.2005年以来,我们对2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40次心包穿刺抽液,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义芹;赵爱君;张文君;尹淑新;杨海英;李学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高压蒸汽灭菌过程应用PCD批量监测效果评价

    PCD及灭菌过程挑战装置是对灭菌过程构成的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1].高压蒸汽灭菌是医学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灭菌方法,通过蒸汽释放大量潜热进行灭菌,它经济,有效,安全,快捷,无残留,无毒性.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腔镜手术已广泛开展,各种管腔器械越来越多,它就给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进行了2085次有关PCD监测试验观察,结果和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孟淑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昼夜阿托品用量特点分析及护理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6例,在应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有40例患者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淑艳;周英莲;宋文英;田少静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