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XYD-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大维;闫宝勇;刘广顺;朱振龙;孙晓峰

关键词:FXYD-3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FXYD-3(Mat-8)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XYD-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FXYD-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21/57),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2/20)(P<0.05).FXYD-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FXYD-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上调,可能只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阶段的一个早期事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可能关系不大.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食管狭窄2例

    例1,男,4岁.患儿生后即经常在吃奶后发生呕吐,时轻时重,发作严重时饮水亦困难,曾去各地大小医院求治,均遭拒绝.检查,患儿营养状况尚可,食管造影显示食管胸中段与胸下段交界处管腔狭窄长约3~4 cm (图1),其上食管管腔明显扩张,未查胃镜.

    作者:王珩;王永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2组进行血流变、经颅多普勒(TCD)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流变、TCD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国辉;曹冬梅;王春艳;杨建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2、IL-6的变化

    目的 探讨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内异症患者40例(内异症组,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9例,Ⅳ期4例)、非内异症患者10例(对照组)腹腔液中白介素-6(IL-6)、IL-2的含量;并对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浓度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分期(AFSr)及痛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 IL-6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IL-6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r=0.643,P<0.05).2个细胞因子与痛经评分均无相关性(r=0.241,P>0.05).结论 内异症组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6及IL-2是腹腔免疫动态环境失衡的部分原因.

    作者:冯利霞;徐韶杰;孔翠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内皮素-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胃黏膜是否有内皮素-1(ET-1)的异常表达,探讨ET-1在PHG血流动力学调节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取PHG、门脉高压症(PHT)无PHG、正常对照患者胃黏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ET-1在胃黏膜中的表达.同时测定3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PVF)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结果 PHG积分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相关性(HC=4.782, P>0.05).PHG积分与Child-Pugh积分无相关性(HC=3.956,P>0.05).PHG组患者PV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P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SVF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PHT无PHG组S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胃黏膜中ET-1的阳性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ET-1与PHG积分呈正相关(H=10.592, P<0.05).结论 ET-1在PHG患者中过度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树娟;邵石祥;耿国钰;蔡莉芬;卢建华;何朝霞;叶立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呼气冷凝液中总硝酸盐的变化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呼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ansate,EBC)中总硝酸盐(一氧化氮代谢物)的改变,为诊断2型糖尿病肺损害提供新方法.方法 本实验选择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非吸烟者;用Rtube收集器收集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总硝酸盐(nitrite/nitrate,NO-2/NO-3),同时检测并记录肺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总NO-2/NO-3水平增高(P<0.05);2型糖尿病与对照组之间肺功能FEV1%预计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弥散(DLCO)%预计值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总NO-2/NO-3在2型糖尿病肺损害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EBC中的NO-2、NO-2/NO-3的水平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冰;李志莹;巫翠华;周燕宁;聂丽;陈立波;洪永忠;钟春;黄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饮食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合理饮食干预,以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效果.方法 选择2007至2009年80例GDM孕妇, 随机分为制定食谱组(观察组)和口头指导组(对照组),2组孕妇均由产科医生定期随访,观察组同时有营养科医生定期随访.观察2组孕妇的母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均低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生期饮食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作者:焦瑞霞;孙亚平;齐亚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肾癌生物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 ~30%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20% ~40%的局限性和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术后可发生远处转移[1].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肾癌的金标准,术后辅助生物治疗对于肾癌愈后疗效确切[2].但应用生物治疗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彭秀晴;郭明珂;谷守义;刘廷江;王桂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措施预防门脉高压症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经各种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采取不同综合预防治疗措施的91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发生时间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54例中21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8.9%,治疗组37例中有6例再出血,再出血率16.2%, 二次手术后无再出血.结论 针对患者情况,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门脉高压症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并可改善患者肝功能, 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二次断流术后出血亦有防治作用.

    作者:常胜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sICAM-1和P-Selec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卵巢癌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手术前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卵巢癌组治疗前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和卵巢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旭平;郭丽娜;杨海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腰麻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手术微创技术的普及,要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围术期的安全,是临床麻醉积极关注的课题.本文选择我院近3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实施腰麻的100例老年患者,回顾分析腰麻用于老年患者TURP的注意事项、可行性、安全性.

    作者:陈何伟;汤洪;刘志奇;陈晶;张梦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药6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作者:苏立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的护理

    急诊介入心脏病学,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方案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具备心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救治患者的首选方案.其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溶栓治疗,尤其对溶栓有禁忌者.然而在直接PCI中,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的再灌注损伤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需严密的监护护理.本文就我中心导管室50例急诊PCI患者的急诊介入护理策略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威;李晓明;路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非计划妊娠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及对策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有1/2为非计划妊娠,有1/4为非意愿妊娠[1],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发生于妊娠期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类不耐受[2].本调查以产前孕妇资料为基础,对非计划妊娠与GDM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制定控制非计划妊娠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晓东;解德成;王玉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近期营养状况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选择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近期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106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采用了食管与空肠端侧加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Braun法)、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1月与6个月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术后1月与6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优于Braun法(P<0.05),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较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并发症也较少.结论 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李凤军;冯巧荣;宋少英;何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6例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因其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延,疗效不佳,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采用盐酸特拉唑嗪+盐酸洛美沙星+中成药物+前列腺按摩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涛;李月峰;周海静;赵新建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鲍曼不动杆菌30株基因同源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机会致病菌.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1],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河北省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我们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8月从河北省3家医院分离的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进行了测定,并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医院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为及时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秦洁;宋艳荣;王玉平;李继红;张丽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妊娠38周瘢痕子宫自发破裂1例

    患者,35岁,因停经38周于2008年3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5月在外院行剖宫产术,追问上次生产史,患者自诉产程较长,当时宫口已开全,新生儿出生体重3 500 g.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0 d,经期3~5 d,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07年6月13日,预产期2008年3月20日,患者一直在外院行产前检查,现因近预产期入院待产.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0次/min,心肺无异常,孕足月腹型,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宫缩.

    作者:付瑞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经高频超声检查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析淋巴结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6例,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下腹38例,位于脐周26例,混合出现或位于其他部位10例,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在2.6 cm×1.8 cm;12例在右下腹或脐周出现2~5个不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大在1.2~1.6 cm.48例有不同程度的肠间隙和盆腔积液.抗炎及抗病毒治疗1~2周后,病变处肠系膜淋巴结有明显缩小和消失,肠间隙及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也是儿童腹痛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杜宇;常玉英;杜平;张利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6例临床分析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上升与近年来阴道超声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和剖宫产数量增加有关[1].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胎盘植入3例报告

    胎盘植入系子宫内膜缺陷导致妊娠后子宫蛻膜全部或部分缺乏所致.近年来这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多[1],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及妊娠的结局,因此能及早发现或检出此类病变对这些孕妇的管理和预后将会有莫大的益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作者都在探讨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也有了一定的收获,其中应用为普遍的就是超声检查.现报告我们超声诊断的3例胎盘植入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杜秀英;周荣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