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比较

单颖军;崔佳文;费刚;张汉清

关键词:声带息肉, 复杂型, 喉镜检查,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比较显微支撑喉镜与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疗效,探讨不同声带息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共590例,其中显微支撑喉镜组404例,纤维喉镜组186例.术后随访3月,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比复杂型及双侧声带息肉患者的疗效.结果 显微支撑喉镜组和纤维喉镜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67),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P=0.001),双侧声带息肉患者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与纤维喉镜下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别(P=0.096).结论 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而对于双侧息肉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加入灌注液对移植小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加入灌注液对移植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 以单袖套法构建SD大鼠节段小肠移植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成SNP灌注组(实验组)与普通灌注组(对照组),动态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植入肠黏膜Na+-K+-ATP酶变化情况、层粘连蛋白在cDNA、mRNA及蛋白等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观察1周内植入肠存活情况与分泌肠液能力,初步分析SNP灌注对植入小肠黏膜的早期影响.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造口坏死及不良发生率低(P<0.05)、移植肠及受体生存率高(P<0.05)、黏膜组织Na+-K+-ATP酶含量高(P<0.05),层粘连蛋白在各个水平的表达均有提高(P<0.05).结论 利用SNP进行供肠灌注,能够保护大鼠植入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完整.

    作者:陈桂明;陈春球;张明军;施敏敏;尹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肺部感染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并且一直高居感染性疾病死因顺位之首.抗生素治疗无疑是基本和重要的手段.但是令人难以理解是,即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guired pnumonia,CAP)为例,自从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以及其后许多高效广谱抗生素开发和应用以来,CAP的死亡率并没有下降[1].

    作者:何礼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后路内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后路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T11 3例,T12 21例,L1 23例,L2 9例.结果 56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椎管占位25%~75%(平均37%),椎体压缩40%~70%(平均56%),cobb角21.5°~42.3°(平均29°).术后椎管内占位5%~20%(平均13.6%),椎体高度65%~98%(平均82.5%),cobb角3.1°~9.3°(平均5.6°).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结论 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方法,与单纯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周蔚;徐建广;孔维清;傅一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MNA-SF营养评价和SF-36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short-form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SF法)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对83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评价, 并对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78.3%,营养状况正常者占21.7%;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明显降低, 并随营养状况的下降而降低.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汪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治价值

    目的 评价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4例经阴道镜诊断为CIN,后行LEEP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预后及病理级别变化的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4~18 min,中位数为8 min.术中出血5~25 ml,中位数为9 ml;术后CIN分级上升的共有63例,占总例数的9.4%,级别相等的病例共有220例,占总例数的32.6%,术后分级下降的有391例,占总例数的58%.术后切缘累及共50例,占总病例数的7.73%.术后随访治愈率达98.7%.结论 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是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姚红霞;王玲;吴红;陈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条件性SV40 TAg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可调控的脑组织特异性表达SV40 TAg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构建由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因(rat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启动子驱动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载体,从而控制SV40 TAg基因的表达;受精卵雄原核显微注射该线性化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PCR方法鉴定首建鼠;RT-PCR方法检测小鼠组织中四环素反式激活子(rtTA)及SV40 TAg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显微注射获得17个首建鼠,其中的6个首建鼠建系成功;1#、6#品系小鼠的脑组织中表达rtTA基因;强力霉素诱导后,可检测到6#品系小鼠脑组织中SV40 TAg基因的特异性表达.结论 可调控的脑组织表达SV40 TAg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已经建立.

    作者:荆华;匡颖;王龙;毛积芳;费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显微支撑喉镜与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疗效,探讨不同声带息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共590例,其中显微支撑喉镜组404例,纤维喉镜组186例.术后随访3月,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比复杂型及双侧声带息肉患者的疗效.结果 显微支撑喉镜组和纤维喉镜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67),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P=0.001),双侧声带息肉患者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与纤维喉镜下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别(P=0.096).结论 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而对于双侧息肉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单颖军;崔佳文;费刚;张汉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持续戴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P)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来减轻术眼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201例(201只眼)PKP病例,其中术后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者159只眼,未戴镜者42只眼.定期观察患眼角膜知觉、角膜上皮愈合、新生血管形成、角膜内皮数量和形态.随访期6个月.结果 术后4个月,戴镜组角膜知觉减退(P<0.01),摘除镜片后1个月角膜知觉可恢复到同不戴镜组相似;戴镜组会更易形成表层植片新生血管,摘除镜片后1个月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戴镜组角膜上皮完整性较未戴镜组好,上皮修复迅速,不易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两组间无明显区别(均P>0.05).结论 PKP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术后早期刺激症状、保护角膜,加快上皮愈合.

    作者:陈婴;毕燕龙;金轶平;管宇峰;盛敏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

    目的 前瞻对比性研究AkreosTM系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术眼波前像差的表现.方法 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例(40只眼),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A组20例(20只眼)植入非球面(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B组16例(20只眼)植入传统正球面AkreosTM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和一月检查,采用ZEIZZ波前像差仪测量波前像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大于0.9;非球面(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组术后四阶像差(S4)低于植入传统正球面AkreosTM人工晶状组,两组术后的波前像差值中的四阶像差S4和Zernike多项式中的Z(2,0)、Z(4,0)、Z(5,1)和Z(6,0)有统计上的差异,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消像差AkreosTMAO人工晶状体在夜视条件下即瞳孔直径大时,较植入传统正球面人工晶状体AkreosTM的波前像差稍低,成像质量更好.

    作者:李艳红;盛敏杰;陈轶卉;金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肠息肉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结肠息肉的关系.方法 经胃、肠镜检查,入选100例结肠息肉,另150例结肠无明显异常者为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的血清学分型,并取结肠息肉、胃黏膜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结肠息肉组Hp阳性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与对照组相比,直、乙、降结肠息肉及多发性结肠息肉Hp阳性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04).但Hp血清分型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结肠息肉发生的一个因素.

    作者:王韶英;惠萍萍;叶荣菊;吴剑;王娜;陈锡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MMP-3水平与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作相关性分析.方法 确诊ACS的135例患者和71例非ACS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gensini score,GS).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MMP-3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46例,MMP-3浓度(36.66±13.23)μg/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 组47例,MMP-3浓度(41.82±13.86)μg/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组42例,MMP-3浓度(69.27±34.02)μg/L.NSTEMI组及STEMI组的MMP-3浓度与对照组MMP-3浓度(35.29±13.10)μg/L有显著差异(P<0.01).将所有ACS组Gensini评分资料根据MMP-3血清浓度的25%、50%、75% 分界点分为4组,发现ACS患者MMP-3血清浓度越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越高.相关分析显示桡动脉血MMP-3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749,(P<0.01).结论 MMP-3血清水平与ACS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血清MMP-3是ACS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作者:闻静;张戟;杨虹;陈艳清;于学靖;徐亚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纤维桩在老年磨耗上颌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纤维桩在老年严重磨耗上颌前牙修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老年修复病例严重磨耗的上颌前牙130颗,对130颗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纤维桩系统和铸造桩恢复桩核后作全冠修复,随访1~2年.结果 其中铸造组57例桩冠修复体完好,成功率为81.4%;其中纤维桩组58个桩冠修复体良好,成功率为96.6%,纤维桩系统修复组较铸造桩核组有更高的治疗成功率.结论 用预成的根管玻璃纤维桩系统进行修复老年磨耗上前牙,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减少根折,提高牙齿再可能,缩短就诊次数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仲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遗传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通过投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方法,比较同卵双生子间颅骨、颌骨、牙齿、软组织的形态学差异,初步探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 正畸治疗前,对12对同卵双生子同期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取记存模型,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软件和数显游标卡尺分别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及牙齿进行测量分析.综合Downs、Steiner等分析法对12对同卵双生子的35个骨骼和牙齿参数进行测量;同时按照Holdaway等分析法对6个软组织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①双生子中颅骨及上下颌骨间形态位置关系无显著差异;②双生子牙-牙槽骨测量参数中,U1-SN和U1-NA间距及上颌前牙不齐指数和上颌牙列拥挤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遗传因素对颅骨和上下颌骨及上、下颌牙弓的形态起到决定性作用;②环境因素对上颌切牙的唇倾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下颌前牙的唇倾度影响不大.

    作者:李九军;李勤;贺永春;陈凤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Aza-CdR对膀胱癌EJ细胞系生长及Apaf-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 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膀胱癌EJ细胞增生、细胞周期影响及其对此细胞株中Apa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处理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活性;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72 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Apaf-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eal-time 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Apaf-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2×10-6、5×10-6、1×10-5mol/L 5-Aza-CdR处理膀胱癌EJ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生受到抑制, 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 不同药物浓度处理EJ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指数降低明显:5×10-6、1×10-5mol/L组分别为(34.09±0.79)、(28.55±1.76),与对照组(42.78±1.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Aza-CdR处理前未检测到膀胱癌EJ细胞系的Apaf-1基因的mRNA表达, 经过5-Aza-CdR处理后, Apaf-1基因在膀胱癌EJ细胞系中甲基化状态得到了逆转,Apaf-1基因的mRNA重新表达.结论 5-Aza-CdR对膀胱癌EJ细胞具有增生抑制作用;Apaf-1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有关.

    作者:冷俊;翁文浩;李智;许闪闪;李晶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MTU对大鼠SAP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DMTU)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所致肺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治疗a组(注射DMTU a组)、对照a组(注射生理盐水a组)和假手术a组,每组6只.在存活实验中,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b组、对照b组和假手术b组)每组包括20只大鼠.应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牛黄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DMTU(500 mg/kg体质量、150 mg/kg体质量,2次/d).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体质量).术后观察72 h后通过心脏放血处死大鼠,取走肺及胰腺组织.观察大鼠肺脏组织的髓过氧化酶(MPO)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和组织学变化及DMTU对其的影响.在存活实验中,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 对照a组的MPO活性增强,MDA水平提高;DMTU可以明显降低肺组织的MPO活性和MDA水平,同时DMTU可以减轻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损害而没有改善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术后72h内各时间点治疗b组的大鼠生存率均比对照b组高.结论 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参与了SAP的病理生理过程.DMTU可直接降低SAP大鼠肺组织MPO活性和MDA水平而减轻组织脂质过氧化和肺组织病理损害,终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双庆;杨涛;侯炯;邓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体测量参数与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索人体测量参数对胰岛素、C肽分泌水平的预测作用.方法 予123例志愿者(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非糖尿病患者65例)行75 g无水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分析体质指数、腰围、腰围/臀围比值与胰岛素、C肽水平的关系.结果 各组均显示体质指数、腰围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腰臀围比值与30 min和(或)60 min胰岛素、C肽水平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人体测量参数与胰岛素和C肽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防治糖尿病的简易预测标志参数.

    作者:贺铭;王博;李颖;谢壮丽;刘琦;张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单用TD方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对照组)与TD联合米托蒽醌方案(治疗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23例,沙利度胺开始剂量为100 mg/d,每2 d增加50~100 mg,直到200 mg/d.米托蒽醌2 mg/d,地塞米松20~40 mg/d静脉滴注,第1~4天,28 d为1疗程.对照组,23例,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的剂量和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2%(1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15/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显效时间(time to response,TTR)为36.6 d(30~60)d.对照组的中位TTR为50 d(30~90)d.(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MM较单用TD方案中位显效时间短,起效快,肿瘤负荷下降快,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韦苇;周帆;侯健;张忆梓;杨盛玲;郭列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合金烤瓷牙龈沟液IL-8含量的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钴铬、金合金烤瓷牙修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IL-8含量水平,了解这两种合金在不同时期对牙龈的刺激程度.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各60例钴铬、86.2%金合金烤瓷牙制备前、修复后1周、修复后3 个月和修复后6个月烤瓷牙龈沟液IL-8总量和含量及龈沟液量.结果 两组合金不同时期IL-8总量、龈沟液量之间在修复后1周存在显著差异(P<0.01),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时,回复修复前水平;不同时期IL-8含量之间无差异.两组之间IL-8总量、龈沟液量、IL-8含量在不同时期无差异.结论 IL-8参与炎症的免疫调节,可作为评价合金对龈组织刺激程度的指标.两种合金对牙龈不存在长期刺激,可作为烤瓷牙修复的内冠材料.

    作者:俞律峰;苏剑生;邹德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转录因子Sp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表达对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Sp1的表达情况,分析该因子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5/60),伴有门静脉侵犯和神经侵犯患者Sp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门静脉侵犯和神经侵犯患者,而Sp1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否伴有十二指肠侵犯及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Sp1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2个月,Sp1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9个月,Sp1阴性组患者生存期长于Sp1阳性组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p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呈过度表达和活化,Sp1对胰腺导管腺癌侵犯门静脉和胰周神经具有提示作用,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陈泉宁;袁平;范跃祖;张景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连素抑制促炎症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于中脑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应用脂多糖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炎症机制模型,黄连素(10、20 μg/ml和 40 μg/ml)与脂多糖(1~100 ng/ml)同时处理该培养体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液闪测定法测定多巴胺摄取力,并检测促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ELISA法)、一氧化氮(NO)(Griess反应)和超氧化物(细胞色素c还原法)的变化.结果 黄连素(10、20 μg/ml和 40 μg/ml)对脂多糖(1~100 ng/ml)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黄连素也显著降低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NO和超氧化物的生成.结论 黄连素抑制促炎症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作者:张宇红;汪锡金;叶民;陈玉娟;杨红彦;刘学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