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控制血压效果分析

张力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指导, 控制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社会因素, 治疗效果, 心理因素, 生活方式, 辅助手段, 统计表, 达标率, 组分, 选取, 随访, 病因, 报告
摘要: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影响着老年高血压的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1].原发性高血压的这种病因复杂的特点也导致了治疗的困难.统计表明,单一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较低[2].因此,针对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的健康教育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本研究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随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分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鳞癌2例

    例1.80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就诊,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增生,质硬,表面欠光滑,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89μg/L,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给予前列康、哈乐等治疗月余,排尿困难进一步加重,超声示前列腺7.5 cm×7.2 cm×6.2 cm,左外腺区2.1 cm×1.5 cm×1.3 cm的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轮廓欠规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动脉血流信号,患者日渐消瘦,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报前列腺鳞癌Ⅱ级,即于2005年4月18日人院,全身骨扫描见第三胸椎转移,给予膀胱造瘘,并内置种子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排尿困难症状缓解,超声示前列腺及左外腺区低回声区明显缩小,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

    作者:张勇;孙风岭;张瑞文;臧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68例分析

    顽固性鼻出血亦称难治性鼻出血或严重鼻出血,也是鼻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随着鼻内镜的应用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发展,对顽固鼻出血的治疗有了明显改进[1].我科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顽固性鼻出血168例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邹洁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膀胱副神经节瘤1例

    患者,女,36岁.2006年6月体检时超声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因患者无任何症状,拒绝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07年6月再次体检时超声仍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但一年来肿块无明显改变.于2007年8月28日入院,查体:血压120/90 mm Hg,心率66次/min,全身浅表淋巴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异常包块,移动性浊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超声肝脏、胆囊、脾脏、胰腺均正常,膀胱黏膜尚光滑,内壁可见一中强回声光团,大小约3.5 cm×2.0 cm×2.3 cm,边界清楚.

    作者:丁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腰椎骨折手术的体会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由于其麻醉起效迅速,作用完善,操作简单,平面可控性强和易于术后镇痛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旨在观察CSEA用于腰椎骨折手术的优越性.

    作者:刘平水;康书峰;赵华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博的中药治疗

    室性早博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在临床上常用化学药物来治疗,但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有毒副反应.为此选择并观察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杜荣品;谷剑;陈淑霞;王立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癔病学生的心理护理体会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受到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发病者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或感觉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神经和躯体的各种症状.近年来,由于升学、就业压力较大,学生在升人大中专院校前只注重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教育有所忽视,到了新环境,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造成癔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理疗法是治疗癔病的首选,对癔病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康复.心理治疗是癔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从学生患者心理特点着手,阐述对癔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并对如何预防和减少学生癔病发生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因扁桃体炎及肿大、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低氧血症,甚至气道狭窄而影响呼吸,常需行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本文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强瑞华;唐显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神经病综合征误诊3例报告

    多种神经病综合征(POEM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伴有神经、内分泌、消化、血液、皮肤、肾脏等多脏器损害的病症.其首发症状和病程不同时期的表现复杂、易误诊.将误诊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延峰;孙长虹;苏彦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情绪状态下平喘药物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哮喘)属于心身疾病,诱发因素有:变态反应性过敏原、感染和精神因素.研究表明,哮喘的发作是3种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一种因素可单独导致发病,但有精神因素参予的占70%,精神因素占优势引起哮喘发作的比例在30%以上.目前,在制定哮喘防治措施时,也主要基于这3个方面去考虑,但在临床上,应用各种平喘药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时,医护人员很少考虑患者精神因素对平喘药物疗效的影响,从而造成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甚至加重[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初步观察了患者情绪因素对平喘药物疗效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领域中常见、复杂、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3%,发病急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防止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2006~2007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5 093名产妇做了阴道出血量的统计,产后2 h内阴道出血超过程400 ml的59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车祸致重度脑挫裂伤1例护理体会

    重度脑挫裂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多受伤突然、病情危重且病死率、致残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6年11月21日收治了1名车祸致重度脑挫裂伤的患者,经过全面、细致、连续的病情观察,及时手术清除血肿,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 OSAHS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对OSAHS病情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苏力;翟瑜;孙洁静;李萍;牛占丛;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种方法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疗效评价

    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临床广泛开展了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我院常采用氨甲蝶呤(MTX)肌内注射+口服米非司酮、MTX药物灌注栓塞、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妊娠组织取出术3种保守方法,均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兰;高淑凤;陈梦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64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参数在脊柱骨折中的研究

    目的 前瞻性研究64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中的佳扫描及重组参数.方法 采用不同的扫描与重组参数获取30例脊柱骨折的MPR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图像质量.结果 (1)螺距对脊柱骨折MPR图像质量的影像(层厚0.6 mm,重组间隔50%):螺距0.9组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2.9±0.1)分;螺距1.5组为(2.7±0.3)分,2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层厚对脊柱骨折MPR图像质量的影响(重组间隔50%,螺距0.9):层厚0.6mm组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3.0±0.0)分;层厚1.0mm组为(2.1±0.3)分;层厚2.0 mm组为(1.6±0.2)分.层厚0.6 mm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另2组的评分(P<0.05).(3)重组间隔的选择对MPR图像质量的影响(层厚0.6 mm,螺距1.5):重组间隔50%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2.9±0.1)分,25%组为(3.0±0.0)分,75%组为(2.4±0.3)分,100%组为(2.2±0.4)分,重组间隔50%与25%组间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重组间隔75%和100%组的评分.结论在脊柱损伤中,采用层厚0.6 mm、螺距1.5、重组间隔50%、骨算法重组MPR图像,可使64层螺旋CT以短的扫描和重组时间、小的球管损耗显示佳图像.

    作者:魏培健;张英华;李晓娜;刘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T定位下多孔细管负压引流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老年自发性气胸急诊治疗的佳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的老年自发性气胸80例,其中采用CT定位下多孔细管负压引流治疗(治疗组)42例,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38例,对2组患者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住院天数(6.0±1.5)d,术后带闭式引流管时间(4.0±0.3)d;对照组住院天数(9.0±2.5)d,术后带闭式引流管时间(7.0±0.5)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痛苦小,疗效好;与对照组比较住院天数少、带胸管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张印发;石连臣;于印春;杨继涛;尹同利;薛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下腰痛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影响更大,有证据表明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随着人们对腰椎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进展,认为椎间盘内部结构紊乱退变也可以引起腰痛.虽然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及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认识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尤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1,2].本文就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杨洪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误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广泛的免疫损害引起多系统病变,常有一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而就诊于消化内科,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收住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分别被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析如下.

    作者:郭璐;殷学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也是脑卒中的前兆征象.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防止发展为脑卒中.因此,短期内快速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Aaslid等[1]发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准确判断颅内及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对TIA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客观依据.现就我院2004~2006年对38例TIA患者行TED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毛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43例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进展性的关节软骨退化并伴有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病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左松波;胡贺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醛固酮与肾间质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是许多进展性肾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与肾脏病变的进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终将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尽管肾脏纤维化发生的机制迄今仍未阐明,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参与了肾、心、肝、肺等器官组织的纤维化,是造成中小动脉损伤和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文就醛固酮与肾脏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健;郭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