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清;董长征
目的 以穹窿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为观察靶位,通过伽玛刀治疗后SFO的变化,研究 SFO与伽玛刀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建立C6大鼠胶质瘤模型,对其行伽玛刀治疗,于治疗后14 d对SFO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大鼠SFO室管膜细胞凋亡数量增加,细胞坏死明显.结论 SFO的形态学变化与脑内免疫状态有关.
作者:赵庆秋;赵文清;周立霞;岳向勇;杜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性疾病,关于癫痫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癫痫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反复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又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癫痫发病率在美国为0.4%,在西欧为0.5%,在我国为0.4~1.5%.任何可能影响脑的结构和脑功能的病理过程,均可引起癫痫发作,其病因很多,包括先天畸形、感染、中毒、外伤、肿瘤、脑血管畸形,代谢,染色体异常和原因不明 .虽然大多数的癫痫病人经系统药物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效果,由于长期用药可致中毒及智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不良改变,约有25%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其中又有25%~60% 可获益于手术治疗.在此只阐述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有关方法.
作者:汪业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 试验组:采用异长春花碱(NVB)+顺铂(DD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单用NVB+DDP.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9.0%(23/39)和36.6%(15/41)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3.1%(9/39),而对照为43.9%(18/41),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5/39),对照组为24.4%(10/41),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体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康莱特联合NP方案化疗可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王振兴;张振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且起因比较复杂的慢性临床症候群 ,是以大脑神经元反复性、突发性异常放电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据统计, 目前在我国, 癫痫的发病率在3.5‰~4.8‰,每年新发癫痫病人约有30余万人.虽然抗癫痫药物可使70%~80%病人的发病得到控制或发作减少,但仍有20%左右的癫痫病人不能被药物所控制,或因药物毒副作用无法用药而成为顽固性癫痫[1].
作者:赵文清;董长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的护理关键在于护士的素质.护士群体素质的高低从一定意义取决于护士长的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走向市场.因而管理模式也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护理实践中运用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适应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理念.护士长的一切工作要正视人的私欲,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体价值.在具体工作中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的、本质的和核心的因素.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 ,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来扩大管理效能,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作者:刘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10年胃癌合并穿孔26例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术式选择.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7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其中3例于术后3周行腹腔淋巴结清扫术)、胃癌根治术6例,行空肠营养性造瘘术1例、行单纯腹腔引流、灌洗术1例.结果 本组死亡2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0/24)、58.9%(14/24)、33.3%(8/24).结论 早期诊断,采取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是治疗胃癌穿孔患者的佳方案,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学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客观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致双侧瞳孔散大的治疗效果. 方法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时减压组(治疗组)30例,常规减压对照组30例.同时减压组手术人员分为2组,同时行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骨瓣大小≥12 cm×15 cm).常规减压组,即行常规的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同时减压组存活20例(66.7%),死亡10例(33.3%);常规减压组存活8例(2 6.7%),死亡22例(73.3%).结论 双额、颞、顶同时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作者:刘熙鹏;赵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P33ING1及PINCH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新鲜胶质瘤标本50例,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33ING1和PINCH在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0例胶质瘤标本中P33ING1阳性表达率为90%(45/50),正常组织中全部表达阳性(100%);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P33ING1表达水平下降,2者呈负相关(P <0.01).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6%(38/50),正常组织中有3例表达,阳性率为37. 5%(3/8);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PINCH表达水平越高,2者呈正相关(P<0.01).P33 ING1与PINCH在胶质瘤中的蛋白表达水平(LI)呈明显的负相关(r=-0.5422,P< 0.01).结论 抑癌基因P33ING1的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而作为信号连接蛋白PINCH的表达则对胶质瘤的侵袭与转移起促进作用.P33ING1 与PINCH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是影响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焦保华;代彬;姚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探讨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HBV携带者136例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元;宁更献;彭霞;侯军良;王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央区占位性病变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并介绍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本组病例40例,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术前、术中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进行定位 .术后随访3月,对比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结果 4 0例患者,术前有功能受损者28例(70%),术后降为20例(50%);术前无功能受损12例(3 0%),术后为20例(50%).结论 感觉运动区占位病变手术切除依赖于精确的术前、术中定位和手术操作技巧.
作者:卢圣奎;郭二坤;焦保华;耿少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自由基水平,探讨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63例骨性关节炎患者(OA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A患者血清中NO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关节液中NO和MDA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1,P<0.05),SOD含量低于血清中的含量(P<0.05).结论 OA患者体内自由基水平增高,NO和氧自由基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锋;聂喜增;马湘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疾病,临床上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能低下、脑性瘫痪和癫痫等.降低HIE患儿的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患儿及其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瑄;丑广程;杨小巍;冯会清;谢雪兰;王二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族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各种蛋白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能特异性抑制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及代谢平衡中两个重要的酶系,参与多种与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重塑有关的生理过程,如组织发生、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等,二者表达的失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慢性溃疡、皮肤老化、牙周炎以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近来研究表明,MMP及其抑制剂与多种皮肤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蔡丽;丁政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男,53岁.主因咳嗽1个月,支气管镜检查:左肺上叶支气管可见新生物,咬检报告:肺鳞癌.选择紫杉醇化疗,用药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20 mg分2次口服,即用紫杉醇前12 h用10 mg,用紫杉醇前再用10 mg.0.5 h前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0 mg 和西咪替丁400 mg作药前预处理,以防过敏反应发生,于2006年8月25日10:30,给紫杉醇 (商品名福王,扬子江药业生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批号06032901,24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约1 min后,患者突然感恶心伴剧烈呕吐,头晕伴胀痛,颜面色青紫,心慌气短.
作者:李保庆;张云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中枢直接和间接损伤、误吸、咳嗽、吞咽反射减弱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部感染等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致使伤员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迅速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等异物,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能有效缓解低氧血症,减少对脑组织的继发损害[1-4].本文通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
作者:孙红燕;韩艳珍;燕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其广泛应用于尿潴留、腹部手术以及全麻、昏迷、肾功不全患者.在神经外科中脑外伤致长期昏迷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较长,且此类患者因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较差,若护理不当极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和财力浪费.为降低院内感染,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本文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作者:付淑平;田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预后.方法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198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在显微镜下手术:脊髓脊膜膨出切除修部术+内外终丝切断松解术,藏毛窦切除+内外终丝切断松解术,或合并脂肪瘤切除术、神经松解或单纯外终丝切断松解术.结果 随访1~2年,131例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恢复良好者60 例(活动自如,肌力5级,无畸形,无感觉障碍)占43%;中等恢复71例(轻度畸形, 单足内翻,肌力4~5级,可自主活动,无感觉障碍)占53.4%;无明显恢复者8例肌力同术前,感觉同术前.1例术后1周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加功能锻炼效果显著.
作者:王贤书;倪端宇;杨志国;程征海;岳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对27例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1周内开始以40 mg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保留30 min,每周1次,连续用8周.观察预防复发的疗效.结果 26例完成1个疗程,1例复发.灌注期间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患者可耐受.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作者:郭跃先;郭铁;段习勤;杨士杰;王伟;马建国;蒋玉清;李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进行学习、记忆、思维及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时,人们需要一个暂时的信息加工与存储机制,它能够保存被激活的信息表征,以备进一步加工之用,1974年Baddeley等[1]称这种机制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代表执行工作记忆的典型反应为延迟反应.在功能上,工作记忆包括执行控制和贮存激活表征两个方面.表征是暂时或永久储存在神经元网络里的符号码.
作者:王贵振;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掌握山西省河津市碘缺乏病病情的动态变化,评价食盐加碘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根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要求,在本市碘缺乏病监测点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2005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雪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