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张悦;刘煜敏;陆敏;周娟;刘克剑;李靖
从贝叶斯网络的原理及其与中医辨证思维的相似性出发,介绍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数据预处理及具体应用.对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中医辨证研究在方法学上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思考,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作者:许朝霞;王忆勤;颜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含有硅酸盐类矿物中药的经方的肠道吸附作用.方法:重点分析和总结了4首含有硅酸盐类矿物中药的经方特点,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猪苓汤中的滑石、桃花汤中的赤石脂和黄土汤中的灶心土对肝脏、肾脏功能衰竭中的常见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其中与肝脏有关的是血氨,与肾脏有关的是肌酐、尿素氮和血钾.结果:体外实验证实,猪苓汤中的滑石和桃花汤中的赤石脂对肌酐、高血钾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黄土汤中的灶心土对血氨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它们的吸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递增关系.结论:此类经方可能有肠道吸附作用,应该是临床治疗肝脏、肾脏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此类药物不被吸收,不入血,基本没有副作用.
作者:吴中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的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胸腔积液征之间具有相关性,而与其他螺旋CT表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分型及部分螺旋CT表现可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亮;奚肇庆;吴承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黄四君子汤对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SAP组(B组),SAP+肠外营养(TPN)组(C组),SAP+TPN+谷氨酰胺(Cln)组(D组),SAP+肠内营养(EN)组(E组),SAP+TPN+中药组(F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肠内和肠外营养液等热卡为250 kcal·kg-1·d-1,氮热卡比值为1:100,Gln浓度为2g/100ml,大黄四君子汤浓度为1g/ml.术后第5天处死大鼠,检测胰腺、空肠黏膜形态学变化,观察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结果:B、C组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较D、E、F组均明显降低(P<0.01);E组高于D、F组(P<0.05);D组与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D、E、F组(P<0.05),以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高;检出细菌多数为革兰阴性肠道杆菌.结论:大黄四君子汤可减少SAP大鼠肠源性细菌移位,起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作者:顾群浩;张晓东;沙盈盈;张成刚;朱晓明;袁宝;张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石杉碱甲(Huperzine A)从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属(Huperzia)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中分离得到,其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疗效显著.由于石杉碱甲的化学合成在短时间内难以克服合成步骤繁琐、成本高、活性低等特点,自然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成为解决石杉碱甲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对近年来石杉碱甲药源植物研究所取的成果和难点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邵浩;吕会芳;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胃清口服液逆转大肠癌长春新碱耐药的作用,初步探讨其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耐长春新碱(VCR)细胞株HCT8/V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CR组、肠胃清组、肠胃清高剂量+VCR组、肠胃清低剂量+VCR组.治疗结束后计算瘤体抑制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瘤内VCR药物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瘤内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结果:肠胃清高低剂量联合VCR的瘤体抑制率为47.47%、69.62%,明显高于单用肠胃清或VCR组;对照组VCR的含量为0.1745μg/g瘤重,而肠胃清高剂量联合VCR组的浓度为12.2236μg/g瘤重,是对照组的70.05倍;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后,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以肠胃清联合VCR组作用强.结论:肠胃清逆转大肠癌移植瘤对VCR的耐药与通过增加瘤体内药物浓度、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许建华;邓皖利;孙珏;张勇;李朝衡;范忠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利用VOXEL-MAN开发平台,在可视人体上采用管状模型建模的方法得到经络的控制点集合,并在重要控制点处放置球体模型,通过适当的插值和成熟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基于三角面片的面绘制,配合光照模型、阴影处理,建立光滑的管状经络模型,实现经络的三维表达.
作者:刘红菊;赵静;严振国;庄天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患者体质、中医辨证、治疗以及基因组学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领域内的应用前景进行思考和展望.
作者:苏励;姚重华;曲环汝;顾军花;茅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优化侧柏炭炮制工艺为侧柏炭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槲皮素、槲皮苷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炒炭温度、炒炭时间、炒炭药材量对侧柏炭炒炭工艺的影响.结果:侧柏炭佳炒炭工艺为:取侧柏叶5 kg,炒炭的温度为450℃,炒炭时间为20 min.结论:优化工艺适合侧柏炭的炮制生产.
作者:赵婷;刘力;冯双全;王长虹;王峥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近年来有关中西汇通学派医家张锡纯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学术观点研究与评析、杂病辨治经验、用药及组方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研究现状和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
作者:方东行;何立群;徐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对血瘀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施加任何手术,其余两组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问盘退变模型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建立血瘀型颈椎病模型.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出现舌质瘀紫、尾色瘀青,血黏度、CD62p增高,cAMP增高,颈椎间盘退变,Ⅱ型胶原表达减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黏度、CD62p、三酰甘油、cAMP降低(P<0.05或P<0.01);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Miyamoto评分下降(P<0.05),Ⅱ型胶原表达增加(P<0.01),Agcl、Col2a1、TIMP-1表达增高(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可通过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凝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改善血瘀型颈椎病大鼠的证候指标,延缓椎间盘退变.
作者:江建春;卢盛;卞琴;梁倩倩;李晨光;周泉;崔学军;周重建;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芷芦荟凝胶对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方法:将14名接受放射线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给予外用白芷芦荟凝胶和类固醇药膏防治放射性皮肤炎;对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炎的损伤程度以及患者痛、痒感觉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严重度无明显差异,中药组患者的疼痛和瘙痒程度与西药组相比较有减轻的趋势.结论:白芷芦荟凝胶具有一定的改善急性放射性皮肤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
作者:高依帆;陈怡婷;张恒鸿;杨贤鸿;吴宜鸿;郭忠祯;乔圣琳;胡倩婷;曾雁明;洪志宏;陈俊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医学图像后处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实现对这些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论证了Matlab处理这些医学图像问题的方便性、灵活性、多样性.
作者:杨烨;车立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中医康复治疗经临床反复验证具有确切的疗效.课题组在查阅相关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康复方案.
作者:宇文亚;谢雁鸣;邹忆怀;李宗衡;王永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陆续出土了成批简牍帛书,其中有数量可观的医学文献,涉及当时医药卫生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故试将涉医简帛文献的出土概况进行概述.
作者:丁媛;张如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介绍在综合性中医院利用传统强项和特色学科,建设专病诊疗中心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诊疗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各学科的诊治水平,促进学术梯队的形成,为更好地发扬中医特色和提高中医内涵做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胡宗德;周华;赵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血、气、津液与心脉的关系出发,论证了冠心病之本在于脉道血气不清,其标责之于痰瘀凝滞血脉,治疗上应遵循化痰消瘀、和畅营血、清顺气血、流通津液的基本原则,并列举了临证中的注意事宜.
作者:何立人;张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B)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A-B治疗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SA-B治疗组灌喂SA-B水溶液(12.5 mg/kg).第14、21天处死大鼠,观察肾功能的变化,HE和PASM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肾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Westem blot法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2(TIMP-2)蛋白表达,明胶酶谱观察MMP-2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肾小球正常,肾问质增宽,间质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和问质细胞出现,肾小管扩张较明显,后期可见到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的基底膜明显增厚;肾组织的MMP-2蛋白、活性和TIMP-2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假手术组.SA-B干预后,血肌酐、尿素氮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上述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肾组织的MMP-2蛋白、活性水平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A-B可抑制肾组织MMP-2和TIMP-2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UUO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
作者:陆海英;张悦;刘煜敏;陆敏;周娟;刘克剑;李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总结<黄帝明堂灸经>的灸疗特色,包括取穴有度、施灸有序、头面四肢少灸、倡导化脓灸、艾灸保健、热证可灸等.
作者:穆敬平;范逸品;吴焕淦;王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在查阅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心力衰竭的专家咨询调查表,分别向国内9个省(市)13家大型中医医院的31位专家进行调查.结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面的依次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血瘀水停、气虚血瘀、心气亏虚等证型;从证型分布情况看,以本虚标实证为多,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结论:心衰的基本证型可概括为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停、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停.
作者:崔小磊;毛静远;王贤良;王恒和;李国政;刘洪伟;张富亮;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