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病变致绝经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商莉

关键词:绝经后, 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病理学,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119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查体及妇科检查,宫颈防癌刮片、B型超声波(腹部或阴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女性激素,主要包括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行分段性刮宫,刮出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期子宫内膜69例,腺囊型增生18例,腺瘤型增生6例,萎缩型子宫内膜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2例.分泌期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萎缩型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绝经后腺囊型增生或腺瘤型增生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3%.结论生殖器官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为引起绝经后出血主要原因.发病时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血距初诊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大.故绝经后早期开展定期妇科检查,积极治疗能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常见疾病,就可以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汽化并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28例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更为有效的腔内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EVAP)并用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128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ml,无1例输血,未发生电切综合征(TURS).平均3 d拔除尿管,术后排尿通畅,平均3~5 d出院.经3个月~1年的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7.8±2.5降至术后7.8±0.3(P<0.01),大尿流率(MFR):由术前平均(6.4±1.8)ml/s,术后增加为(17.5±2.5)ml/s.B超测残余尿(R):术前平均(150±24.5)ml,术后平均为19.5ml.术后继发出血4例,并发前尿道狭窄3例.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并用电切术治疗BPH取两者的优点,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BPH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志书;张长庚;王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95例

    随着内窥镜技术和微波技术在耳鼻咽喉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我科试将鼻内窥镜技术与微波手术结合,于2000年4月~2001年10月,在鼻内窥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PAR)95例,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汤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轴扫评价长针深刺中脘穴安全措施

    目的应用CT轴扫影像,实体观察临床针灸深刺中脘穴时针体对机体相关组织的干扰实况,从而综合分析评价长针应用的安全因素.方法选择长针深刺中脘穴治疗的病例,进针完成后不出针实时做CT轴扫,观察研究针体所穿经的组织器官及其相应状态,并分析产生影响安全的因素.结果本组35例,针刺深度70~140mm,均可见有针体穿过腹部器官情况存在,其中以胃体、横结肠为多见.结论依据一定的原则,如缓慢进针、小幅捻转、忌提插等原则,深刺中脘穴的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啜振华;王子臣;葛路岩;苑静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06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0.8%)、大肠埃希菌(26.3%)、铜绿假单胞菌(12.7%)、阴沟肠杆菌(8.1%)、沙雷杆菌(5.7%)、变形杆菌(4%)、不动杆菌(3.8%)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头孢菌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结论几种常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任福荣;曲旭亮;吕水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喙-锁螺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8例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1],而锁骨远端骨折占锁骨骨折的10%[2],常为直接暴力引起.Neer[3]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两型:Ⅰ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存在,骨折无移位,但有时由于上肢的重量和暴力的持续作用,使远侧骨折端向下前方轻度移位,属于稳定性骨折;Ⅱ型指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联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可导致锁骨近折端向后上方移位,加大了骨折两断端的距离,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齐向北;潘进社;彭阿钦;赵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度妊高征及并发症96例临床分析

    妊高征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重度妊高征是妊高征发展严重阶段,且对孕妇及围生儿生命威胁极大.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重度妊高征96例,治疗采取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及适时终止妊娠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1例孕产妇死亡,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齐向红;秦英;孙春荣;冯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老年人胃癌280例分析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肿瘤死亡的第一位,一般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以50~70岁多见.为了解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96~2001年内镜下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临床资料做一分析.

    作者:张素云;陈利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价值

    目前,对血液成份的质量、输血安全和输血疗效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血液成份中含有一定数量白细胞所导致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等,我国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何路军;李永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综合判定规则在血液检验自动化管理中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处理血站行业血液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汇总、血源、血液产品之间的信息关联已不是技术难题.但如何使之更科学、更完整的体现对标本检验的全过程的监控,便于日后关键事件的追踪回溯,不同的软件设计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中心使用的由澳斯邦公司开发的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软件(简称CAABB),检验科利用其设计加载的检测综合判定规则模块,保证结果判断的严谨性.

    作者:常缨;赵凤绵;邵智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例

    患者,女,36岁.2年前扭伤后出现腰及双下肢麻木疼痛,逐渐加重,以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管狭窄收入骨科.

    作者:秦春梅;沈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心理障碍引起厌食症2例分析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军;王英仿;苗秀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4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D)属危重急症,病死率高,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漏诊,故早期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7月~2002年1月共收治AD患者42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东;王春霞;徐振民;杜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介入治疗

    我院于1999年6月~2001年11月采用立体定向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130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

    我院心外科自1994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53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肺高压(PH)者130例,死亡1例.现将1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志楷;王建明;王哲;王明海;林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及其分析

    胎儿先天性畸形在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中占很大比例,是严重影响新生人口健康素质的疾病,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极大负担.对畸形胎儿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尤为重要.随着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应用B型超声能较早诊断出胎儿畸形.

    作者:李桂岚;袁立昭;杜明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HCV与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丙型肝炎是一种肠道外传播的疾病,易造成慢性化,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应对其作出早诊断及治疗.抗-HCV和HCV-RNA作为诊断丙肝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本文通过我院丙肝患者抗-HCV及HCV-RNA的测定,对其意义加以探讨.

    作者:胡云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病变致绝经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绝经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119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查体及妇科检查,宫颈防癌刮片、B型超声波(腹部或阴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女性激素,主要包括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行分段性刮宫,刮出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期子宫内膜69例,腺囊型增生18例,腺瘤型增生6例,萎缩型子宫内膜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2例.分泌期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萎缩型与其他各病理组织学类型比较,P<0.01.绝经后腺囊型增生或腺瘤型增生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3%.结论生殖器官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为引起绝经后出血主要原因.发病时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血距初诊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大.故绝经后早期开展定期妇科检查,积极治疗能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常见疾病,就可以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商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病人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其病变程度;病人均检测CHO、LDL、VLDL、HDL、TG、ApoA1、ApoB水平,并计算ApoA1/ApoB值.比较冠脉不同病变水平时各血脂的差异性.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病变各组间比较,各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CHO、LDL、VLDL、HDL、TG、ApoA1、ApoB、Apo1/ApoB比值等差异有显著性;在冠脉病变三个亚组间,三支病变组的HDL、LDL、ApoB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将冠脉病变三个亚组合并为冠心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ApoB在P=0.0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脂紊乱尤其是高LDL、ApoB血症、低HDL血症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高明东;田立芝;孙根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评价及研究进展

    自奎尼丁始用于复律心房纤颤以来,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问世已有100多年历史.该类药物在防治心脏发生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将临床对某些药物的评价、药物代谢部位及影响代谢的主要因素等进行分述,以便借鉴.

    作者:李延昌;石秀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乙肝)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胸腺五肽(97卫药准字X-109)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平;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