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经高压氧(HBO)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动态变化,以便了解中毒程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自1995年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本文报告12例产后阴道血肿的临床情况,以期引起注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产后大出血病例108例,其中阴道壁血肿12例占11.1%.
作者:丁文玲;赵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报道较多,但剂量不同.我院门诊自1999年9月~2000年9月对52例子宫肌瘤者使用米非司酮10 mg,其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青;韩静;赵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06株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率占前几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30.8%)、大肠埃希菌(26.3%)、铜绿假单胞菌(12.7%)、阴沟肠杆菌(8.1%)、沙雷杆菌(5.7%)、变形杆菌(4%)、不动杆菌(3.8%)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头孢菌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结论几种常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任福荣;曲旭亮;吕水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培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可用于尿路、呼吸道、皮肤感染及脑膜炎、败血症等热的治疗.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少数病例有头昏、眩晕、震颤,偶见皮疹、血清谷丙转氨酶上升、白细胞减低等,近来有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望临床应用时加以重视.
作者:周存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血尿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有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两种.引起血尿的的病因繁多,其中药物性血尿在临床中更是屡见多发[1].
作者:冯爱萍;王英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军;王英仿;苗秀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极易发展成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作者:董会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指胚胎或胎儿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8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运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50岁,某部飞行员.主因右上后牙疼痛1个月,于1999年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月以来,在空中飞行时,右上后牙出现阵发性疼痛,向同侧头颞部放射,返回地面则症状缓解.
作者:朱文华;魏俭明;刘学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效果,并与红霉素进行了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琴;郝丽娟;石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乙肝)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胸腺五肽(97卫药准字X-109)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平;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化学性眼部烧伤是常见眼科急救病种之一,采用相应急救和早期治疗是决定伤眼命运的关键.近年来化学性眼部烧伤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我院1998~2000年收治308例(482眼)化学性眼部烧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素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例1.患者,男,39岁.因静脉炎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0.9%NS 500ml加红花注射液(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00505)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强力脉痔灵300 mg口服,每日2次.
作者:梁丽萍;李和敏;孙同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心外科自1994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53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肺高压(PH)者130例,死亡1例.现将1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志楷;王建明;王哲;王明海;林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当前高科技影像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CT照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提高CT图像质量,我们收集了480张CT废片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造成废片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文枫;赵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2000年1月~2001年11月,我院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并与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玮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奎尼丁始用于复律心房纤颤以来,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问世已有100多年历史.该类药物在防治心脏发生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将临床对某些药物的评价、药物代谢部位及影响代谢的主要因素等进行分述,以便借鉴.
作者:李延昌;石秀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相当快,新品种不断推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可避免地造成抗菌药物的应用复杂化,出现了抗菌药物的应用偏多、偏滥以及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等,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对我院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肛肠外科、骨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8个科室126例手术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沈建幸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