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

梁淑新;王淑仙;刘希华

关键词:血清蛋白, 电泳, 图谱分析
摘要:随着全自动电泳仪的出现,血清蛋白电泳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因其检测速度快,图谱清晰,重复性好,电泳仪自动扫描后通过计算软件能较精确地计算出各类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再乘以总蛋白还可得到各成分的绝对含量及A/G比值(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现将正常蛋白电泳区带组成及图谱以及常见图谱的分型及其特征介绍如下.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与分次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钠与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肝素钠50mg,2/d静脉滴注,连用5d.对照组给予低分于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2/d,连用5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普通肝素分次静点较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且相对安全.

    作者:代瑞廷;曹艳霞;李晓芳;王淑仙;苏立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物纤维素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近20年来,很多学者对食物纤维素的理化性质、生理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现仅就食物纤维素对肠道功能方面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胡庆;杨桂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各150例临床分析

    本院于2004年5月开展无痛人流以来,取得较好效果,深受术者好评,因解除受术者的疼痛,时间短、出血少,因此与同期普通人流各150例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芬;闫同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ICU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护理

    ICU是收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的专科,它以严密的临床监护、分析手段对患者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挽救濒死患者,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病情趋于稳定的临床效果.而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1].

    作者:刘伟;郭艳萍;佟建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保护帽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患者一般状况好转后拔管前需要试堵3~7d,笔者自2001年-2004年尝试将一次性引流袋保护帽收集后作为气管切开患者的试堵管材料,先后为81名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试堵管,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响琴;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采用传统的卫生宣传教育基础上实施了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38例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卫生宣传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齐娟;张桂萍;宋艳茹;孟景娜;薛桂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医疗环境

    作为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行业,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良好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减轻病痛的同时告别冷漠,感受真情和温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和改进行风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医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景娟;康莉;张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20例临床体会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GN)是口腔科就诊患者中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牙痛而反复拔牙,甚者拔除一侧所有牙后疼痛仍不减而就诊,总结本科自1990年至今共收治的120例TGN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人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行至今尚无法加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的抗原极易发生变异,使人们难弄清其变化的真正规律,同时也使人群无论是通过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所获得的免疫力失去作用[1].

    作者:葛少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速效感冒颗粒治疗褥疮

    自2002年3月-2004年11月,笔者对9例Ⅱ.~Ⅲ.褥疮病人采用速效感冒颗粒外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少军;孟景娜;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盂内压与腹内压增加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肾盂内压与腹内压增加的相关性.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全麻下分别置入导尿管、腹腔导管及颅压监测仪导管来测定膀胱内压、腹内压及肾盂内压.首先测定基础压力,然后每次使腹内压增加4cmH2O,在同一腹内压水平每隔5min重复测定膀胱内压及肾盂内压,这样30min为一周期,腹内压增加至25cmH2O为止.结果随着腹内压增加,肾盂内压上升显著(P<0.001).肾盂内压和腹内比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7.394+1.983X,相关系数r=0.874,两者成高度正相关.膀胱内压与腹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内压增加可造成肾盂内压显著性升高,类似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因此,腹内压增加可能是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赵春利;杨文增;周洪月;王全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46例急诊死亡病人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

    急诊病人死亡成为一大医学问题,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给医院急诊工作带来许多的法律问题.正确分析其病因及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纠纷的产生.笔者对近年来东营市急救中心及胜利油田急救中心的546例急诊死亡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干预,针对引起死亡的原因及产生的善后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慧君;蒋中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60例疗效观察

    本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应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共计观察60例,发现其脱水、回估脑细胞功能恢复等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佟建洲;曹秀君;李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西药防治进展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Glaumann等发现,恢复缺血肾脏的血液供应后,可加重原有的单纯缺血性损伤,首先提出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e,简称RIRI)的概念[1].

    作者:张晶晶;王怀颖;石少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术中血糖的影响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扩充血容量,快速提升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其在围手术期的作用已被公认.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肝功能、肾功能、血PH值和电解质的影响研究甚多,但其对血糖的影响报道较少.

    作者:安海水;余丽娟;姚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保持操守的影响

    海洛因依赖者在经急性脱毒后,如何使之持久操守,目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及处理的难点.本院初期戒毒以单纯的急性脱毒治疗为主,脱毒后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9%.自2000年以后在急性脱毒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康复治疗,保持操守超过半年的达13.5%.现报告本院开展急性脱毒时心理干预的方法与结果.

    作者:曹国原;张国强;赵常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威奇达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8岁.以病理诊断肺癌住院.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方法:生理盐水500ml+威奇达3.0静脉滴注(用药前作青霉素皮试阴性).输入药液1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呕吐,面部及口唇严重紫绀,喘憋,呼吸困难,出冷汗,脉速127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75/40mmHg,SaO280%,即刻给予停药,改用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更换输液器,0.1%肾上腺素lmg皮下注射,氟美松10mg静脉注入,大流量面罩吸氧8L/min,平卧位,保暖.

    作者:李桂兰;李婷婷;高彦华;孙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亚叶酸钙与氟美松同时应用引起不良反应2例报告

    亚叶酸钙主要用作叶酸拮抗剂的解毒剂,与氟脲嘧啶联合应用,可增加氟脲嘧啶的效果,以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氟美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可用于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两者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这两种药配伍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越;许丽平;张文学;李婷婷;高彦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银杏黄酮甙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1及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4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予银杏黄酮甙(银杏叶片)6.2mg/kg·d,每日一次灌胃,于6、10周观察结果.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1、P选择素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黄酮甙可降低血浆内皮素-1、P-选择素的水平,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对糖尿病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侯淑芬;张海松;李英;刘占全;陈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临床少见病的遗传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临床医学工作者在对目前临床上某些少见疾病的诊治实践中,增强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意识,以提高疾病的确诊率和预防保健指导作用.方法从成骨不全症、Peutz-Jephers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3种临床少见病的先证者入手,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调查,结合综合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病理及与之相关科室的检查等做出诊断,绘制系谱,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遗传学特征,基因多效性、延迟显性和遗传异质性及临床表现的相应关系是鉴别诊断中的重要内容.结论临床医生应注重对具有单基因遗传病特点的临床少见病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常见病的鉴别,强调遗传学分析,以便于提高对疾病的确诊率以及对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做出正确的咨询指导.

    作者:蒋雪;梁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