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刘菊秀
目的:观察卒中患者在电针及主动运动状态下即刻双侧半球脑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分别让患者行患侧拇指的主动对掌运动及电针患侧曲池、合谷,记录并比较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拇指对掌运动时,患侧大脑半球δ波功率下降(P<0.05),电针亦同样使其δ波功率明显下降(P<0.01),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还能使非梗死侧大脑半球β2波的平均功率升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主动运动及电针刺激均能即刻改善患者的脑电活动状态,且电针还能引起非梗死侧大脑半球电活动增强.
作者:林栋;吴强;李成;林卿;梁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慢性附睾炎多由急性者未治或治疗不彻底造成,也有起病即呈潜隐性无急性期症状者.患者自觉阴部隐痛或不适,痛可放射至阴囊及小腹部,附睾肿大,质地变硬伴压痛,近端精索有时增大或变粗,输精管可以完全或部分阻塞,形成继发性不育.其病情顽固,常经久不愈.
作者:陈孝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臀部三角取穴法治疗梨状肌损伤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冬;张学勋;杜琳;唐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寻求治疗手掌湿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7例手掌湿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51例,采用穴位注射加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为两组,分别采用与治疗组相同药物肌肉注射加外用药物治疗及单纯外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2%,对照组分别为46.2%和25.0%,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徐永平;王英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胆囊炎42例 ,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分别采取针刺、灸法及点刺放血的治疗方法,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刘菊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文献查询,传统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导致各家疗效相差较大,很难对各家的疗效差异作出客观评价.
作者:朱文罡;时永禄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异常机能状态发生前、即时和发生后几个不同阶段实施针刺的效应差异.方法:以静脉持续输入盐酸山莨菪碱液制作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的异常状态背景.实验分3个观察组:①在制作背景前30 min预先针刺处理并在制作异常状态背景时即时针刺;②在制作背景时即时针刺;③在制作异常状态背景开始后延时5 min针刺.针刺穴位足三里.比较各个观察组胃电节律规整性的针刺调节效果.结果: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针刺潜伏期依次延迟;针刺效果依次减弱.结论:在异常状态的不同阶段针刺所产生的针刺效果不同,针刺预处理将提高和加快针刺效果.
作者:黄晓卿;陈凌;姚志芳;胡翔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刺血通经健脑法对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不锈钢七星针治疗和口服颅痛定治疗,观察两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采用刺血通经健脑法,选用脑聪三线区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刺血通经健脑法针刺脑聪三线区域对治疗脑外伤后顽固性头痛疗效肯定.
作者:石奕丽;付如华;方明星;刘焕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截瘫是临床常见病,中西医皆认为针灸疗法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截瘫的恢复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将笔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略陈于下.
作者:张智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历来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临床报道屡见不鲜.笔者自临证以来,曾收治数百例,发觉有许多病例单用常规取穴收效甚微,而辨病辨证针对病因治疗,则可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震宇;郎伯旭;金城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与口服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钟建国;陈洪沛;王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巨针巨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巨针巨刺组44例与毫针巨刺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多项指标参数,但巨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两种刺法均有效,巨针法优于毫针法.
作者:刘光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腰部胀痛症多是感冒、发热后的伴随症状,双侧出现,多有小便黄,常令人坐卧不安.笔者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此症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贵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痔疮出血属祖国医学血证范畴,临床上药物治疗痔疮出血有时难以即时止血,故而寻找中医针灸治疗.笔者自1997~2000年用梅花针叩刺治疗痔疮出血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俊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2%,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灸法.
作者:刘宜军;周友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腧穴拮抗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腧穴配伍,使原有腧穴效应降低.笔者对腧穴拮抗效应有一点肤浅的认识,现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徐放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笔者自2000年来以针刺治疗神经衰弱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阎金凯;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发病3天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刺络组另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5分钟、30分钟、50分钟、80分钟患者的神志变化(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1)刺络组患者各时段GCS评分改善,与刺络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刺络放血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GCS的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丁晶;郭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寻找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佳方法.方法:采用针刺跗骨窦治疗踝关节扭伤35例,同时设传统的针刺疗法35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0%和20.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取穴少,不失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吉健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患者90例,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灸、胸腺肽肌肉注射及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结果:子午流注组与针灸组、药物组治疗后比较,患者体内所含IFN-α、IL-2、CD3+、CD4+、CD8+、CD4+/CD8+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能显著提高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
作者:张锦华;邵志林;费新应;江跃;严双岚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