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董青;李承希;赵根明

关键词:流动人口, 性病/艾滋病, 知识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986名15~3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已经掌握部分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不全面.女性对象的知识得分低于男性(x2=39.93,P=0.000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场所、希望获得知识的态度、正确认识AIDS的威胁6个因素;(3)调查对象相关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籍和杂志(71.2%),电视(64.1%),广播(29.4%)等.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知识的薄弱环节如STD/HIV的主要表现、避孕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开展宣教;女性应作为宣教干预的重点;应配合媒体的宣传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专业医师咨询、讲座、宣传小册子等方式的干预.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牙合)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 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大开口幅度(12.18±3.64)mm,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多见.结论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苏剑生;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11月-1996年8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癌1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年随访.结果术后6年,症状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术前减少16.6,残余尿(RUV)从平均151.2 mL减少至29.1 mL,平均尿流率(MFR)从平均3.0 mL/s增加到11.1 mL/s.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寿命不长的尿潴留患者.

    作者:徐志兵;王国民;张永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途径切除10例,经后腹腔途径切除2例.从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途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2例成功11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30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20~200mL,平均出血量50 mL.引流管1~30 d拔除.术后住院6~30 d,平均10 d.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1例,Trocar穿刺孔皮下组织脂肪液化和感染各1例.成功11例病理结果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其中原醛症和皮质醇症各2例),原醛腺瘤样增生1例,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中转开放1例为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论如能熟练操作腹腔镜,并选择合理的适应证,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安;王国民;徐志兵;刘宇军;王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趋化因子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反义VEGF121 cD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构建人反义VEGF121 cDNA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反义基因治疗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VEGF121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酶切鉴定.用此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法测定转染前后T24细胞中VEG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前后T24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利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和电镜等检测转染前后T24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反义VEGF121 cDNA质粒表达重组质粒.VEGF121反义RNA部分阻断了T24细胞中VEGF表达,转染后肿瘤细胞VEGFmRNA和VEGF蛋白表达都明显减少;转染后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形态学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器扩张和肿胀,核染色质边集,凝集成块,可见明显的凋亡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反义VEGF121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该质粒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为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金建军;王跃祥;丁强;李纲;瞿连喜;宋后燕;张元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并与一些美白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其美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氢醌、熊果苷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几种化合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后细胞黑素生成量显著减少.甘草黄酮和维生素C磷酸酯的细胞毒性较低,而氢醌和熊果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甘草黄酮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美白药物.

    作者:马晶波;冯树芳;李锋;黄岚;郑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系统的应用进展

    棘突间钢丝是经典的颈椎后路固定技术,但对于多节段骨折、合并棘突骨折、椎板骨折、颈椎后伸和旋转不稳定等损伤的疗效不佳[1].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由Roy-Camille等在1970年首先报告[2],应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病人,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内固定手段[3~5].

    作者:魏亦兵;顾玉东;周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部恶性肿瘤

    目的了解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采用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同时辅以化疗.结果 10例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无远处转移迹象,1例局部复发.MSTS功能评分提示所有患者各项评估都在3.5分以上,表明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是治疗膝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的特点.

    作者:张弛;姚振均;陈峥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儿童口腔黏膜细胞内Ca2+含量与患龋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黏膜细胞内Ca2+含量与儿童患龋状况的关系.方法将46名3~5岁儿童根据龋蚀指数分为两组:龋病高危组(25例)、无龋组(21例).刮取儿童口腔黏膜脱落细胞,Fluo-3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值,统计分析其与龋患程度的关系.结果高危组儿童口腔黏膜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低于无龋组,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儿童口腔黏膜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与dft、CSI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儿童口腔黏膜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与龋患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龋患程度重则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低.口腔黏膜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值或可作为预测儿童龋病易感性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吉雅丽;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986名15~3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已经掌握部分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不全面.女性对象的知识得分低于男性(x2=39.93,P=0.000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场所、希望获得知识的态度、正确认识AIDS的威胁6个因素;(3)调查对象相关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籍和杂志(71.2%),电视(64.1%),广播(29.4%)等.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知识的薄弱环节如STD/HIV的主要表现、避孕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开展宣教;女性应作为宣教干预的重点;应配合媒体的宣传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专业医师咨询、讲座、宣传小册子等方式的干预.

    作者:董青;李承希;赵根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腺病毒介导p21基因转染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研究抗增殖性p2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腺病毒介导将外源性p21基因转入HVSMC,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1基因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DNA片段梯度分析及流式细胞分析(FCM)观察靶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利用酶联免疫光度仪分析靶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1基因转染后的HVSMC可高水平表达p21蛋白,而另两组无表达.感染后5 d,Adp21组的细胞数为0.275 5±0.01(525 nm波长下吸光度A值),AdlacZ组为0.340 9±0.02,空白组为0.347 5±0.02,Adp21组较另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DNA片段梯度分析及FCM检测均提示靶细胞发生了凋亡.FCM检测还发现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Adp21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6.23%,S期细胞比例为10.18%,而另两组G0-G1期和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7.73%、30.56%和45.31%、32.34%.结论复制缺陷性腺病毒在体外可有效介导外源性p21基因转染HVSMC,转染后的细胞除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外还出现明显的凋亡,其生长增殖受到抑制.

    作者:余波;张学利;王铁平;李平;蔡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牙釉质表面氟浓度与患龋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牙齿不同部位之间、易患龋牙与非易患龋牙之间牙釉质表面氟浓度有无差异.方法收集上海、北京和深圳3个地区儿童的下颌乳中切牙45颗,并利用微样酸蚀法分析乳牙釉质表面氟元素的分布.结果氟浓度从釉质表面到内部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牙磨耗是牙齿丧失氟的重要元素,未发现釉质表层氟浓度与龋蚀指数(CSI)、龋补牙数(dft)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牙釉质表面氟浓度与患龋状况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子华;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绿茶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bFGF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绿茶对人乳腺癌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mRNA的水平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结果 40μg/mL的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GTE)或绿茶主要有效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epigallocatechin-3gallste,EGCG)①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人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内及细胞分泌入条件培养基中bFGF多肽水平,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能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内的bFGF mRAN表达水平.结论GTE或EGCG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bFGF表达,绿茶可能通过该机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李鹤成;侯意枫;陆劲松;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脂肪酸组分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23种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法(GC).方法使用岛津公司GC17A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经固相萃取后的脂质用14%BF3甲醇在80℃反应40 min,甲酯化后进样.色谱柱为DB-23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同时程序升压技术,初始柱温为140℃,程序升温速度3℃/rmin,终止温度为234℃;初始柱压为130 kPa,程序升压速度为1 kPa/min,终压力为163 kPa.结果 16:0的低检测限为3.6×10-111g;18:0、18:1n9c的低检测限为2.4×10-11g.脂肪酸组分的线性范围为3.2~600ng/μL(r>0.99).方法回收率良好(84.40%~104.12%).各种脂肪酸的天内精密度为0.25%~9.82%(n=5),天间精密度为0.47%~9.88%(n=5).结论本方法专一、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脂肪酸血清浓度的监测.

    作者:姜文宇;方京冲;史虹莉;朱禧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崩解时间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用量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4和0.998 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3.0 g,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0.3 g.佳处方的崩解时间理论值与预测值差为-2.68%.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作者:吴伟;阙俐;陈健;沈熊;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栓塞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VTD)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肺通气/灌注(V/Q)扫描证实:约40%的DVT病人合并无症状的肺动脉栓塞[1].

    作者:李文涛;王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坏血酸透析液对尿毒症患者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影响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透析液对静脉铁剂诱导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应用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例,分别给予抗坏血酸透析液透析和在透析过程中静脉滴注抗坏血酸进行干预,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丙二醛(MDA)、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水平,通过计算MDA:胆固醇的曲线下面积(AUC0-180min)判断其疗效.结果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注射后,血糖MDA明显升高(P<0.05),60 min达高峰,抗坏血酸水平明显下降.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血浆MDA和AUC0-180min.(P<0.05),静脉注射抗坏血酸也可降低血浆MDA,但至后期出现再次升高的趋势,其AUC0-180min与未用抗坏血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途径.

    作者:李素娟;丁峰;顾勇;施雪枫;朱秋毓;薛骏;陆福明;林善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H-脱氧葡萄糖掺入判断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的疗效

    目的用3H-脱氧葡萄糖(3H-DG)掺入判断6MV 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MTS)的疗效.方法 MTS分别作低剂量分割和单次照射,中等剂量单次照射.MTS消化成单个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比率.96孔盘每孔1个MTS,加37 kBq3H-DG后掺入60 min,吸出MTS抽滤后测量β计数.结果 2~8 Gy低剂量照射后未见明显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分割照射组MTS的摄取减低,4.84 Gy单次照射后的摄取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5~30 Gy照射后,细胞G2-M期阻滞百分率增加,各照射组3H-DG摄取均小于对照组(P<0.05),随照射剂量递增,MTS摄取3H-DG的能力降低;15 Gy照射后第10天有活细胞增殖,25或30 Gy照射后第40天有活细胞增殖.结论用3H-DG可以监测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MTS的疗效,不同剂量照射后球体细胞的再增殖时间对于设计放疗方案和安排18F-FDG显像时间有指导作用.

    作者:史德刚;黄钢;苗积生;林祥通;贺晓东;苏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兔分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MEP在判断运动预后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21只兔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分别用60、120gcf gram×centimeter×force(gcf)冲量打击兔T10-11脊髓,建立不同程度SCI模型,并在伤前及伤后24 h连续记录兔双侧腓肠肌MEP,用Tarlow's评分衡量兔下肢运动神经功能.结果脊髓轻度打击伤时,兔MEP波幅明显降低,但恢复良好;中度打击伤时,MEP波幅的下降更明显,且不能完全恢复;重度打击伤时,MEP波均无法引出,至24 h也不能恢复MEP波形.结论 MEP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护脊髓功能的手段,并可作为判断运动神经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吕飞舟;姜建元;张志玉;黄煌渊;顾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0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这些患者术前血清中的VEGF,另选40例健康女性作对照.结果对照组的VEGF中位数为70.52pg/mL,良性组为62.35 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乳腺癌组的VEGF为201.43pg/mL,高于对照及良性疾病组(P=0.003和P=0.001).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的VEGF为251.1pg/mL,而浸润性小叶癌的VEGF为72.67pg/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VEGF与患者是否绝经、肿块的大小、激素受体的状态、腋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肿瘤的分化无关.以对照组的95%可信限的上限203.45pg/mL作为临界值,VEGF在乳腺癌组的阳性率为29.70%.本实验中,血清VEGF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29.70%,特异度为98.25%.结论随着TNM分期的增加,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逐渐上升.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比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明显增高.血清中的VEGF在早期乳腺癌中阳性率较低,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朱玮;秦新裕;陈君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