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代谢的影响

马晶波;冯树芳;李锋;黄岚;郑志忠

关键词:甘草黄酮, 美白化学物, B16黑色素瘤细胞, 黑素合成缮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并与一些美白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其美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氢醌、熊果苷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几种化合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后细胞黑素生成量显著减少.甘草黄酮和维生素C磷酸酯的细胞毒性较低,而氢醌和熊果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甘草黄酮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美白药物.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肺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血容量、心脏前负荷、肺血管外肺水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的髋关节手术病人24例,随机均分为组Ⅰ(对照组)和组Ⅱ(降压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Ⅱ术前进行等容血液稀释,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并进行自体血回输.术中测定静脉血细胞比容(Hct)和中心静脉压(CVP),经股动脉放置PiCCO(PV2014L13,Pulson Medical Systems)热稀释导管,监测动脉压(BP)、心脏指数(CI)、每搏心排量(SV)、外周阻力(SVR)、心脏舒张末期容量(GEDV)、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容积量(EVLW).结果组Ⅰ病人平均输库血量和出血量明显高于组Ⅱ;两组病人的Hct分别由基础值(42±2.3)%和(43±2.5)%降为(32±2.8)%和(39±3.2)%,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6%H-ES(200/0.5)扩容效果持久、稳定;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既保持了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同时不增加血管外肺水,另外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血液稀释后Hct仍大大超过低安全水平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仓静;马琦;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0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这些患者术前血清中的VEGF,另选40例健康女性作对照.结果对照组的VEGF中位数为70.52pg/mL,良性组为62.35 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乳腺癌组的VEGF为201.43pg/mL,高于对照及良性疾病组(P=0.003和P=0.001).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的VEGF为251.1pg/mL,而浸润性小叶癌的VEGF为72.67pg/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VEGF与患者是否绝经、肿块的大小、激素受体的状态、腋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肿瘤的分化无关.以对照组的95%可信限的上限203.45pg/mL作为临界值,VEGF在乳腺癌组的阳性率为29.70%.本实验中,血清VEGF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29.70%,特异度为98.25%.结论随着TNM分期的增加,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逐渐上升.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比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明显增高.血清中的VEGF在早期乳腺癌中阳性率较低,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朱玮;秦新裕;陈君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ICAM-1、Mac-1和MPO活性的变化

    目的研究缺血脑组织内的炎症反应过程及其在缺血基底节及其周围皮质的不同特征.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模型(pMCAO),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ICAM-1和白细胞Mac-1的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MCAO后4 h,缺血区ICAM-1阳性血管开始增加,24~48 h达高峰,72 h后减少;各时段缺血皮质区的阳性血管数均多于基底节.MCAO后24 h缺血基底节Mac-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48 h到达顶峰,72 h后缓慢减少;而在缺血皮质,MCAO后4 h,Mac-1阳性白细胞已开始增加,48 h达到顶峰,72 h后仍保持较高的数量,各时段缺血皮质区的Mac-1阳性细胞数均多于基底节区.MCAO后12 h缺血基底节MPO活性开始升高,24 h到达高峰,72 h后逐步下降;在缺血皮质,MCAO后12 hMPO活性小幅升高,24 h后达到顶峰,并维持较高水平至120 h.结论小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早期,缺血脑组织ICAM-1、Mac-1表达和MPO活性平行升高,提示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存在缺血性损伤诱导的主动性炎症反应,与缺血基底节区相比,周围皮质的炎症反应更为持久而强烈.

    作者:王知秋;陈衔城;杨国源;周良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986名15~3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已经掌握部分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不全面.女性对象的知识得分低于男性(x2=39.93,P=0.000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场所、希望获得知识的态度、正确认识AIDS的威胁6个因素;(3)调查对象相关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籍和杂志(71.2%),电视(64.1%),广播(29.4%)等.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知识的薄弱环节如STD/HIV的主要表现、避孕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开展宣教;女性应作为宣教干预的重点;应配合媒体的宣传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专业医师咨询、讲座、宣传小册子等方式的干预.

    作者:董青;李承希;赵根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栓塞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VTD)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肺通气/灌注(V/Q)扫描证实:约40%的DVT病人合并无症状的肺动脉栓塞[1].

    作者:李文涛;王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正常(牙合)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 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大开口幅度(12.18±3.64)mm,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多见.结论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苏剑生;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坏血酸透析液对尿毒症患者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影响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透析液对静脉铁剂诱导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应用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例,分别给予抗坏血酸透析液透析和在透析过程中静脉滴注抗坏血酸进行干预,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丙二醛(MDA)、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水平,通过计算MDA:胆固醇的曲线下面积(AUC0-180min)判断其疗效.结果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注射后,血糖MDA明显升高(P<0.05),60 min达高峰,抗坏血酸水平明显下降.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血浆MDA和AUC0-180min.(P<0.05),静脉注射抗坏血酸也可降低血浆MDA,但至后期出现再次升高的趋势,其AUC0-180min与未用抗坏血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途径.

    作者:李素娟;丁峰;顾勇;施雪枫;朱秋毓;薛骏;陆福明;林善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并与一些美白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其美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氢醌、熊果苷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几种化合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后细胞黑素生成量显著减少.甘草黄酮和维生素C磷酸酯的细胞毒性较低,而氢醌和熊果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甘草黄酮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美白药物.

    作者:马晶波;冯树芳;李锋;黄岚;郑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特点.方法选择179例住院的尿病原学阳性的尿感患者.据有无糖尿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资料、病原体的分布及两种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较高,对治疗的反应性较差,并且易于发生多重致病菌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真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在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尿病原体的培养,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抗生素的联合运用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钟一红;丁小强;邹静怀;胡必杰;徐少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部恶性肿瘤

    目的了解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采用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同时辅以化疗.结果 10例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无远处转移迹象,1例局部复发.MSTS功能评分提示所有患者各项评估都在3.5分以上,表明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是治疗膝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的特点.

    作者:张弛;姚振均;陈峥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B超定位剔除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报道

    临床资料患者37岁,因停经51 d,宫内节育器合并妊娠于2002年4月8日在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及取环术.术中仅刮出少量内膜组织未见绒毛,取出金属环1枚.病理诊断为蜕膜样组织及分泌期内膜.B超检查:宫内仍见完整孕囊.疑漏吸而在B超监视下再次刮宫,仍吸不到孕囊,考虑子宫肌壁间妊娠可能,收入院治疗.

    作者:曹时珍;陈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途径切除10例,经后腹腔途径切除2例.从手术的适应证、手术途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2例成功11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30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20~200mL,平均出血量50 mL.引流管1~30 d拔除.术后住院6~30 d,平均10 d.术后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1例,Trocar穿刺孔皮下组织脂肪液化和感染各1例.成功11例病理结果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其中原醛症和皮质醇症各2例),原醛腺瘤样增生1例,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中转开放1例为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论如能熟练操作腹腔镜,并选择合理的适应证,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安;王国民;徐志兵;刘宇军;王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牙釉质表面氟浓度与患龋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牙齿不同部位之间、易患龋牙与非易患龋牙之间牙釉质表面氟浓度有无差异.方法收集上海、北京和深圳3个地区儿童的下颌乳中切牙45颗,并利用微样酸蚀法分析乳牙釉质表面氟元素的分布.结果氟浓度从釉质表面到内部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牙磨耗是牙齿丧失氟的重要元素,未发现釉质表层氟浓度与龋蚀指数(CSI)、龋补牙数(dft)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牙釉质表面氟浓度与患龋状况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子华;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系统的应用进展

    棘突间钢丝是经典的颈椎后路固定技术,但对于多节段骨折、合并棘突骨折、椎板骨折、颈椎后伸和旋转不稳定等损伤的疗效不佳[1].颈椎侧块钢板螺钉由Roy-Camille等在1970年首先报告[2],应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病人,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内固定手段[3~5].

    作者:魏亦兵;顾玉东;周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趋化因子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的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崩解时间为指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崩解时间和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崩解时间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交联聚维酮用量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4和0.998 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佳条件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3.0 g,交联聚维酮的用量为0.3 g.佳处方的崩解时间理论值与预测值差为-2.68%.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作者:吴伟;阙俐;陈健;沈熊;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H-脱氧葡萄糖掺入判断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的疗效

    目的用3H-脱氧葡萄糖(3H-DG)掺入判断6MV 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MTS)的疗效.方法 MTS分别作低剂量分割和单次照射,中等剂量单次照射.MTS消化成单个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比率.96孔盘每孔1个MTS,加37 kBq3H-DG后掺入60 min,吸出MTS抽滤后测量β计数.结果 2~8 Gy低剂量照射后未见明显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分割照射组MTS的摄取减低,4.84 Gy单次照射后的摄取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5~30 Gy照射后,细胞G2-M期阻滞百分率增加,各照射组3H-DG摄取均小于对照组(P<0.05),随照射剂量递增,MTS摄取3H-DG的能力降低;15 Gy照射后第10天有活细胞增殖,25或30 Gy照射后第40天有活细胞增殖.结论用3H-DG可以监测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MTS的疗效,不同剂量照射后球体细胞的再增殖时间对于设计放疗方案和安排18F-FDG显像时间有指导作用.

    作者:史德刚;黄钢;苗积生;林祥通;贺晓东;苏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11月-1996年8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癌1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年随访.结果术后6年,症状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术前减少16.6,残余尿(RUV)从平均151.2 mL减少至29.1 mL,平均尿流率(MFR)从平均3.0 mL/s增加到11.1 mL/s.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寿命不长的尿潴留患者.

    作者:徐志兵;王国民;张永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AI-2的两个突变体对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抗性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的两种不同突变体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活性差异,探讨PAI-2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对其抗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突变体PAI-2D和PAI-2M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筛选出能稳定表达PAI-2D和PAI-2M的阳性细胞株.用MTT法检测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抗凋亡的活性,并利用计算机同源模建,比较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空间构象的变化.结果突变体PAI-2M能抑制TNF-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而PAI-2D则不能.PAI-2M较好地保持了野生型PAI-2的空间构象,而PAI-2D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论 PAI-2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于其CD螺旋间区空间构象的完整性,而与PENF结构域(PENF73-76)无关.

    作者:张宇清;侯敏;王霞;孙兴会;李平;朱运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