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焦建宝;刘勇;徐丽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缺血性疾病发作3h至23d的患者行常规CT和CT灌注成像,5例进行MRI检查,2例行DSA检查.结果 11例患者CT平扫共检4例,CT灌注成像共检出6例,均经随访CT、MRI及DSA证实.7例表现为CBF下降;7例MTT延长;6例无TP出现;4例CBV下降.1例起病后10hCBF、CBV增加,MTT、TP无变化.1例起病后10d病灶表现为MTT、TP延长,CBV下降.结论结合常规CT及MRI、DSA扫描,CT灌注成像不仅有利于显示超急性期脑缺血病灶,而且可观察其他脑内缺血病灶的血流灌注变化.
作者:张素仙;高凤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今,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高,老年人数与日俱增,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中有智能障碍者约占10%,其中50%为老年性痴呆.临床上老年性痴呆症多见的是脑血管性痴呆,也称为继发性痴呆.这类患者中伴有中风史或CT检查提示有陈旧性梗塞病灶者,可伴有脑萎缩.下面介绍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韩桂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24岁,孕39(6)/(7)周第十胎,于1999年3月19日入院.3月22日11时分娩1男婴.查体:子宫收缩好,宫底脐下3指,阴道出血同月经量.嘱其多饮水,解小便.因17:00不能自解小便(膀胱充盈),通知医生,17:10遵医嘱新斯的明1mg肌注.17:30患者自诉寒颤,噪子堵塞,舌根发麻,心慌、气短,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立即给氧气吸入,测T36℃,P106次/min,R24次/min,BP14/10kPa,同时肌注氟美松5mg,30min后病人好转,持续吸氧1h后症状消失.考虑新斯的明过敏反应.
作者:张炜;彭普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科自1995年-2000年共收治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病人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川;檀艳丽;宋建立;崔增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卫生资源配置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卫生事业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笔者结合编制<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过程中的体会,谈谈我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作者:张宗光;李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以内窥镜鼻腔泪总管开放术方法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吻合瘢痕闭锁.方法 1996年始收治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闭锁病例4例,行窥镜下吻合口瘢痕组织切除,并将泪总管直接开放于鼻腔,即内窥镜鼻腔泪总管开放术.结果 4例手术全获成功,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内窥镜鼻腔泪总管开放术是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闭锁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学斌;张玉山;高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9岁,主因偶然发现左大腿外侧无痛肿物10余天就诊.体检:于左腿外侧触及一肿物,直径约3cm,活动度较差,质较硬,表皮未见异常.手术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包膜不完整,与周围分界欠清,切除后送病理.
作者:杨立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科学,内容庞杂,专业性强,囊括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三分之一的医学名词,记忆性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学起来比较枯燥,成人院校的学员尽管他们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但记忆力差却是成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大障碍.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注重兴趣教学,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理论和临床有机渗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记忆力差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长君;姜金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前一些先进的医院管理都是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为基础的,图书馆是医院的信息源、是医院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武警8640部队医院图书室新近配置了微型计算机,笔者根据图书室的规模,微机硬盘的存贮容量,临床医生对文献查询的需求,以及图书室的人力因素,制定了医院图书室开展微机管理的计划,即首先从图书的采购和期刊的检索两方面入手.
作者:秦晓红;陈志军;戴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招生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医学院校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来源广泛,文化基础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个性比较突出,这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医学生将肩负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就职业而言,社会要求他们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为此,因材施教就变的十分重要,意义深远.在教育的实施中,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教师是关键.试想,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精神,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
作者:段亚平;周朋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0岁.他人用铁棍击其左腰部,先感觉左腰局部疼痛,后左上腹持续性剧痛,继而全腹痛3h来本院,急诊B超检查.采用日立EuB-30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采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常规全腹扫查.当将探头置于左肋间做斜断面扫查脾脏时,探及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包膜连续中断,脾实质回声紊乱,于脾门处的脾实质内探及大小不等数块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并于腹腔内探及游离的液性暗区.超声诊断:脾破裂.手术中证实脾脏破裂,见有5块3~6cm长短不等的裂口以脾门为中心向四周呈星形放射排列,均深达实质,并于腹腔内吸出大量血液及血凝块.
作者:张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2例曾试行封闭治疗,疗效不佳,终手术.手术1~3个月恢复正常者8例,6个月恢复者1例,另1例观察3年部分恢复.结论腓总神经卡压征,应及早手术探查,查明致压原由,解除卡压并彻底行神经松解术.
作者:王琳;焦建宝;刘勇;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医学专业教材中,对昆虫的定义是:自然界中数量多、与人类关系密切,对经济发展或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一类节肢动物.很多昆虫对人类有害是众所周知的,如蚊、虱、蜱等.有些昆虫对人类有极高的经济及药用价值,却被忽视了.谈到蝇,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四害,很多疾病都是由它传播造成的,如消化道疾病肠炎、腹泻;呼吸道疾病结核等,蝇的幼虫在人体寄生引起蝇蛆病等.
作者:苑文英;张红;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明胶海绵做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妇科查体、B超或CT及病理等检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而确诊为子宫肌瘤的病例16例,其中浆膜下肌瘤2例,粘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7例,混合多发者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术后肌瘤自行脱落,经阴道排出者1例.术后1年所有病例瘤体均有缩小,缩小率10%~100%,症状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
作者:任翰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学生的素质.教师应具备专业、人文、政治等各方面的素质;教师的高素质在思想品德方面造就了学生的高素质,教师广泛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
作者:何蓓;左群;李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学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料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其读者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与图书馆收藏的专业信息密切相关,部分专家读者还是该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做好读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彩娟;许士娟;郝玉琦;高贵军;戚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30岁.自1999年开始持续性鼻塞头痛、头胀、嗅觉明显减退,夜间张口呼吸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曾治疗多次效果不佳,鼻镜,鼻腔检查下鼻甲见高低不平桑椹状肥厚,粘膜呈苍白色.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微波治疗.术后给予0.5%诺通滴鼻液点鼻,点药后约2min出现双侧鼻内奇痒,连续喷嚏20余个,大量的水样分泌物,继而面部潮红,颈部、胸部、臂部、四肢出现密布粟粒状或片状丘疹,稍高于皮肢表面,出冷汗呼吸急促,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测BP9.3/6.6kPa,P136次/min,R38次/min.处理:立即平卧、吸氧,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5%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5mg静点,经治疗半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取鼻内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作者:李娟;李京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心电图则是检查心脏病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心电图问世近百年以来,以其经济、简便、无创得到了很快发展.五十年代,黄宛老前辈首次将心电技术引入我国,随着心电学在世界领域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心电事业也蒸蒸日上,气象万千,至今,心电大军已有十万人左右,心电图已成为我们在日常诊疗工作和抢救中的必备基本诊断技术.无论心电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必须明确心电图的优势、劣势,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
作者:刘月霞;高文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养狗的人越来越多,因而人被狗咬伤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有的伤势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一些狂犬病预防药品使用说明书的影响,认为一旦被狗咬伤,无论伤势怎样,也不能缝合与包扎,只是清洗即可.这种情况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从而使一些病人失去了很好的治疗机会.自1994年10月-2000年10月,本科门诊处理狗咬伤11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香;王军;史同焕;刘树桐;陈艳平;罗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在计划生育方面一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人流也往往给受术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病人担心、恐惧、优虑、紧张、躯体不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近二十年来药物流产以其痛苦小、简便易行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二者各具优缺点.作者观察了近两年来本院人工流产2036例与药物流产1988例,简单将二者总结如下.
作者:蒙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