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目的探讨用明胶海绵做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妇科查体、B超或CT及病理等检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而确诊为子宫肌瘤的病例16例,其中浆膜下肌瘤2例,粘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7例,混合多发者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术后肌瘤自行脱落,经阴道排出者1例.术后1年所有病例瘤体均有缩小,缩小率10%~100%,症状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
作者:任翰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门诊病案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诊断治疗过程中所记录的文件.这些记录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医院的基础医疗,起到了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间的桥梁作用.门诊病案被科研利用的机会不如住院病案,而门诊病人数量远远大于住院病人数量.因此,门诊病案的信息价值将有增无减,且门诊病案的信息不仅医院可用,病人及单位可用,社会也可以利用.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门诊量的日渐增长,门诊病案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门诊病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医院去加强管理.
作者:王秀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更加充分地发挥计算机在成人医学院校中所起的作用,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本院计算机实验室近几年来的管理和维护的角度谈使用Ghost软件体会.
作者:牛齐明;林皓波;牛春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十全大补汤(SDT)对荷瘤鼠脾内巨噬细胞IL-6和TNF-α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以TA2移植性乳腺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50%SDT和白开水灌胃,检测其脾细胞IL-6、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十全大补汤可显著提高荷瘤鼠脾内巨噬细胞的IL-6和TNF-α的自发分泌和刺激分泌.结论十全大补汤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抑肿瘤的作用.
作者:曹志然;杨宏莉;邢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碘缺乏病(IDD)主要分布在文化比较落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区,这些客观条件,给防治造成许多困难.学校是一个文化阵地,是组织性、纪律性相当强的集体.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开展碘缺乏病防治.
作者:贾建茹;赵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科学,内容庞杂,专业性强,囊括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三分之一的医学名词,记忆性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学起来比较枯燥,成人院校的学员尽管他们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但记忆力差却是成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大障碍.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解剖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注重兴趣教学,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理论和临床有机渗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记忆力差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长君;姜金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在计划生育方面一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人流也往往给受术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病人担心、恐惧、优虑、紧张、躯体不适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近二十年来药物流产以其痛苦小、简便易行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二者各具优缺点.作者观察了近两年来本院人工流产2036例与药物流产1988例,简单将二者总结如下.
作者:蒙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是体外循环手术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是否成功及预后.心肌保护是心脏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进行探讨.
作者:林薇;吴军;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而心电图则是检查心脏病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心电图问世近百年以来,以其经济、简便、无创得到了很快发展.五十年代,黄宛老前辈首次将心电技术引入我国,随着心电学在世界领域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心电事业也蒸蒸日上,气象万千,至今,心电大军已有十万人左右,心电图已成为我们在日常诊疗工作和抢救中的必备基本诊断技术.无论心电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必须明确心电图的优势、劣势,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
作者:刘月霞;高文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医学院校,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几乎每个专业在进入临床课学习之前,都要学习生理学.由于本校是一所成人院校,学生来源及开设专业多样化,因此,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应考虑到其特殊性,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搞好医学成人高校生理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明艳;史小琴;韩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今,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关键的资源,而且要求在园区、企业、公司各部门之间信息能够准确、迅速的传输,实现高质量的多媒体应用及系统的各种特殊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有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此,一个部门应从本身的工作出发,制定出信息技术发展战略.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国家教科网的建设,全国各地的学校陆续开展了校园网络的建设.
作者:刘文瑾;侯迎春;张洪义;田宝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30岁.自1999年开始持续性鼻塞头痛、头胀、嗅觉明显减退,夜间张口呼吸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曾治疗多次效果不佳,鼻镜,鼻腔检查下鼻甲见高低不平桑椹状肥厚,粘膜呈苍白色.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微波治疗.术后给予0.5%诺通滴鼻液点鼻,点药后约2min出现双侧鼻内奇痒,连续喷嚏20余个,大量的水样分泌物,继而面部潮红,颈部、胸部、臂部、四肢出现密布粟粒状或片状丘疹,稍高于皮肢表面,出冷汗呼吸急促,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测BP9.3/6.6kPa,P136次/min,R38次/min.处理:立即平卧、吸氧,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5%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5mg静点,经治疗半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取鼻内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作者:李娟;李京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今,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高,老年人数与日俱增,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中有智能障碍者约占10%,其中50%为老年性痴呆.临床上老年性痴呆症多见的是脑血管性痴呆,也称为继发性痴呆.这类患者中伴有中风史或CT检查提示有陈旧性梗塞病灶者,可伴有脑萎缩.下面介绍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韩桂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其余6例较平稳,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麻醉选择和必要的有创监测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杰;宋颖;张静;李耀纬;张韶华;陈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卫生防疫站实行计算机档案管理是加强卫生防疫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市场经济形势下深入卫生防疫档案管理改革,稳定卫生防疫机构和队伍,提高卫生防疫管理业务水平,促进卫生防疫站工作的发展,全面加强卫生防疫机构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和卫生防疫机构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立元;吴艳萍;李景彬;杨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真菌感染机会也日益增多[1];在以往调查中,临床以念珠菌属为常见,为了解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抗真菌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我们对临床分离的440株念珠菌作了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此作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兰;王德景;梁淑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科自1995年-2000年共收治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病人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川;檀艳丽;宋建立;崔增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缺血性疾病发作3h至23d的患者行常规CT和CT灌注成像,5例进行MRI检查,2例行DSA检查.结果 11例患者CT平扫共检4例,CT灌注成像共检出6例,均经随访CT、MRI及DSA证实.7例表现为CBF下降;7例MTT延长;6例无TP出现;4例CBV下降.1例起病后10hCBF、CBV增加,MTT、TP无变化.1例起病后10d病灶表现为MTT、TP延长,CBV下降.结论结合常规CT及MRI、DSA扫描,CT灌注成像不仅有利于显示超急性期脑缺血病灶,而且可观察其他脑内缺血病灶的血流灌注变化.
作者:张素仙;高凤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0岁.他人用铁棍击其左腰部,先感觉左腰局部疼痛,后左上腹持续性剧痛,继而全腹痛3h来本院,急诊B超检查.采用日立EuB-30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采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常规全腹扫查.当将探头置于左肋间做斜断面扫查脾脏时,探及脾脏形态不规则,脾包膜连续中断,脾实质回声紊乱,于脾门处的脾实质内探及大小不等数块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并于腹腔内探及游离的液性暗区.超声诊断:脾破裂.手术中证实脾脏破裂,见有5块3~6cm长短不等的裂口以脾门为中心向四周呈星形放射排列,均深达实质,并于腹腔内吸出大量血液及血凝块.
作者:张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的研制成功,为控制全球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在当前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中作为首选疫苗加以应用.尽管如此,随着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由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麻痹病例越来越少,而减毒活疫苗致命的缺陷,及其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停止使用减毒活疫苗前,疫苗相关病例将持续存在.
作者:周艳春;孙大水;张振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