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芹
目的 评价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碘化油+洛铂+吡柔比星形成混悬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随访6~24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T、ALT、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生存率8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85).结论 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肝功能,24个月累积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杰;凌永志;秦梓良;姜在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设为A组,34例椎动脉发育不良设为B组,比较两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阻力指数(RI)以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A组椎动脉内径大于B组,A组椎动脉高阻型血流频谱(RI≥0.8)、后循环脑梗死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内径和阻力指数(RI)是鉴别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敏感超声参数,且阻力指数(RI)敏感性较高.
作者:王社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乙醇中毒患者脑电图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出院后坚持随访)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调查患者的饮酒史和治疗史,比较分析不同饮酒史和治疗史患者的脑电图转归情况.结果 综合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进步45例,进步43例,无效20例;患者脑电图转归情况改善,治疗效果与脑电图转归有显著关系(P<0.05);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P<0.05);且饮酒史<15年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饮酒史≥1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脑电图变化与患者饮酒史、日饮酒量和乙醇依赖时间相关,脑电图变化情况能早期评估患者病例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心房纤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复杂事件的增加与AF有关连,AF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AF发病机制的研究离不开理想的动物模型,由于缺乏足够高质量数据的动物模型,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虽然受到限制,但AF发病机制在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建立了众多AF动物模型,其动物模型载体及建立方法各不相同,各种动物模型已被用于研究AF的病理生理学,包括分子基础、离子电流决定因素、解剖特征和宏观机制.
作者:代荣俗;蒲里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碘克沙醇与碘普罗胺在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照组造影剂选用碘普罗胺,观察组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23.81%(10/42)]高于观察组[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安全性更高,对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影响较小,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温宝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治疗的82例初诊断为T2DM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强化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强化组胰岛素强化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及UAE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强化组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有效改善患者UAER、HbAlc、血脂水平,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病情向糖尿病肾病进展,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梁慰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FVC(用力肺活量)、FEV 1(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PEF(大呼气流量)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VC、FEV 1、FEV1/FVC和PEF值分别为(2.51±0.29)、(1.68±0.26)、(69.03±0.12)和(2.41±0.2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EVR率(55%)、SVR率(37.50%)高于对照组EVR率(30%)、SVR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R率(7.50%)低于对照组NR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CV-RN、ALT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V-RN、ALT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突出、安全性高.
作者:王鹏;程琰;张永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6个月胆囊壁厚度低于术前,胆囊收缩功能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降低胆囊结石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胆囊收缩功能.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50例(观察组)接受序贯化疗,50例(对照组)则接受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其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IR)及胰岛 β 细胞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以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为主的序贯化疗方案较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减小患者血糖波动,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筝;陈红娜;王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结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推广意义.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延续早期微量喂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比较NEC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NEC发生率(12.5%)高于观察组(2.5%)(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新生儿NEC发生,效果值得肯定;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作者:张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PC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憩室改善情况、经期恢复、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经期恢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前后憩室宽度、深度测定值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憩室宽度、深度测定值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与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手术均可作为治疗PCSD的有效疗法.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少,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T患者120例(HT组)和Graves病患者120例(Graves组)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Graves组腺体内低回声以1级为主,HT组以2级为主;Graves组网格样强回声以0级为主,HT组以1级为主;Graves组甲状腺弹性分级以2级多见,HT组以3级多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蓝色面积比例(%AREA)、图像对应变值平均值(MEAN)水平均低于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69.58%(167/240),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87.50%(21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Graves病、HT诊断准确率.
作者:焦芸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与口腔鳞癌(OOS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Wang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1990-2017年国内及国外发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口腔鳞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进行Livin和口腔鳞癌关联性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关联性研究6篇文献,其中OSCC组263例,对照组160例(包括正常口腔黏膜94例和癌前病变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Livin在口腔癌组和非口腔鳞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为5.62(1.23,25.72),P<0.000].②Livin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P=0.24)、组织分化程度(P=0.01)、临床分期T(P=0.25)有相关性.结论 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征,可考虑作为口腔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黄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预防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设计思路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3.8%)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徐松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结果 术后,观察组肛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患者130例为实验对象,分析超声诊断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 130例患者行组织病理诊断8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75%(71/80).超声诊断包裹性积液7例,经积液穿刺检查确诊6例,诊断符合率为85.75%(6/7).结论 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疾病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EM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 2)、糖类抗原125(CA125)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E 2、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LH、E 2、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屈孕酮与来曲唑联合治疗EM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调节机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