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冬梅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乙醇中毒患者脑电图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出院后坚持随访)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调查患者的饮酒史和治疗史,比较分析不同饮酒史和治疗史患者的脑电图转归情况.结果 综合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进步45例,进步43例,无效20例;患者脑电图转归情况改善,治疗效果与脑电图转归有显著关系(P<0.05);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P<0.05);且饮酒史<15年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饮酒史≥1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脑电图变化与患者饮酒史、日饮酒量和乙醇依赖时间相关,脑电图变化情况能早期评估患者病例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干预组50例,对照组72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及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包括用药提醒、用药知识宣讲、心理干预等.对照组仅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随访三个月,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及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3个月,干预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为35.6%(18/50),对照组为83.3%(6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对照组血压、血脂、血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血脂及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用药提醒、用药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是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可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马艳;李结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血浆和肽素(copeptin)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基线资料均衡.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的血浆copeptin水平、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3.16%(24/38),对照组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观察组血浆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周血浆copeptin、NT-proBNP及LVEF水平改善不明显,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应用copeptin联合NT-proBNP综合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宝丰;蒋科威;梁旭;罗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黏膜染色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0.4%的靛胭脂对393例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小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处理,观察并记录腺管开口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对发现的早期大肠癌进行内镜下直接切除或者行EMR术.结果 在393例结肠镜检查出的微小病变中,发现早期大肠癌患者22例.在腺管开口分型中,ⅢL型中早期大肠癌占22.0%(9/41),Ⅴ型中早期大肠癌占40.6%(13/32),其中20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黏膜染色可更清晰观察早期小病变的腺管开口分型,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内镜治疗是早期大肠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伦伟健;黄鹤;梁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EM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 2)、糖类抗原125(CA125)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E 2、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LH、E 2、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屈孕酮与来曲唑联合治疗EM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调节机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急性DI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小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2万U/(kg·次);大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4万U/(kg·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大剂量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凝血指标变化优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DIC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各项凝血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预防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设计思路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3.8%)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徐松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43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文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治疗的82例初诊断为T2DM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强化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强化组胰岛素强化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及UAE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强化组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有效改善患者UAER、HbAlc、血脂水平,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病情向糖尿病肾病进展,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梁慰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74.51%)高于对照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80%)低于对照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3、7、14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
作者:袁方;赵凤华;高岩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功血患者164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术后闭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有效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闭经率为64.6%,术后3个月闭经率为73.7%,术后6个月闭经率为79.3%;术后6个月时贫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血安全有效.
作者:林婉;江少如;叶淑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 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张捷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与口腔鳞癌(OOS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Wang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1990-2017年国内及国外发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口腔鳞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进行Livin和口腔鳞癌关联性的Meta分析.结果 纳入关联性研究6篇文献,其中OSCC组263例,对照组160例(包括正常口腔黏膜94例和癌前病变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Livin在口腔癌组和非口腔鳞癌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为5.62(1.23,25.72),P<0.000].②Livin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P=0.24)、组织分化程度(P=0.01)、临床分期T(P=0.25)有相关性.结论 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征,可考虑作为口腔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黄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庄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双柏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患处双柏膏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敷贴膏行穴位贴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时段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较单用双柏膏贴敷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黄辉文;戚子荣;丘青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气管异物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躁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时,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欣;彭粤;桑轶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结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推广意义.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延续早期微量喂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比较NEC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NEC发生率(12.5%)高于观察组(2.5%)(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新生儿NEC发生,效果值得肯定;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作者:张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50例(观察组)接受序贯化疗,50例(对照组)则接受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其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IR)及胰岛 β 细胞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以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为主的序贯化疗方案较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减小患者血糖波动,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筝;陈红娜;王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血流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脐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测,并分析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胎儿脐血流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胎心监测无反应型和可疑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反应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羊水粪染、低体质量新生儿以及呼吸窘迫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脐血流异常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脐血流正常胎儿(χ2=43.658,P<0.05),胎心监测可疑型、无反应型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反应型胎儿(χ2=16.219,P<0.05).结论 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可推测胎儿是否宫内缺氧,以便及时给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应救治措施,改善胎儿围生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