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江少如;叶淑珠
目的 评价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碘化油+洛铂+吡柔比星形成混悬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随访6~24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T、ALT、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生存率8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85).结论 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肝功能,24个月累积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杰;凌永志;秦梓良;姜在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软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38例,均在接受肿瘤切除后,采用人工假体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同时接受软组织修复以及功能重建.治疗后随访6~35个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8例患者功能恢复优24例,良7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81.58%.随访6~35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周围骨折、假体断裂及松动.结论 软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可促进保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文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EM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 2)、糖类抗原125(CA125)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E 2、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LH、E 2、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屈孕酮与来曲唑联合治疗EM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调节机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 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张捷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实验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体征、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较理想,能及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东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血浆和肽素(copeptin)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基线资料均衡.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的血浆copeptin水平、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3.16%(24/38),对照组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观察组血浆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周血浆copeptin、NT-proBNP及LVEF水平改善不明显,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应用copeptin联合NT-proBNP综合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宝丰;蒋科威;梁旭;罗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T患者120例(HT组)和Graves病患者120例(Graves组)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Graves组腺体内低回声以1级为主,HT组以2级为主;Graves组网格样强回声以0级为主,HT组以1级为主;Graves组甲状腺弹性分级以2级多见,HT组以3级多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蓝色面积比例(%AREA)、图像对应变值平均值(MEAN)水平均低于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69.58%(167/240),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87.50%(21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Graves病、HT诊断准确率.
作者:焦芸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乙醇中毒患者脑电图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出院后坚持随访)为研究对象,采用脑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调查患者的饮酒史和治疗史,比较分析不同饮酒史和治疗史患者的脑电图转归情况.结果 综合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进步45例,进步43例,无效20例;患者脑电图转归情况改善,治疗效果与脑电图转归有显著关系(P<0.05);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日饮酒量>350 ml的患者(P<0.05);且饮酒史<15年的患者脑电图转归优于饮酒史≥1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脑电图变化与患者饮酒史、日饮酒量和乙醇依赖时间相关,脑电图变化情况能早期评估患者病例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FVC(用力肺活量)、FEV 1(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PEF(大呼气流量)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VC、FEV 1、FEV1/FVC和PEF值分别为(2.51±0.29)、(1.68±0.26)、(69.03±0.12)和(2.41±0.2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然分娩的4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接生术分娩,实验组予以无保护会阴接生术分娩.统计两组产妇在分娩中会阴侧切发生率,观察两组会阴撕裂程度及水肿程度.结果 对照组会阴侧切率(65.81%)高于实验组(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水肿发生率(19.65%)低于实验组(28.63%)(P<0.05);对照组会阴Ⅱ度撕裂发生率(62.82%)高于实验组(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会阴Ⅲ度撕裂.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术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降低会阴Ⅱ度撕裂程度,不会加重会阴水肿,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杨爱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血流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脐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测,并分析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胎儿脐血流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胎心监测无反应型和可疑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反应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羊水粪染、低体质量新生儿以及呼吸窘迫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脐血流异常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脐血流正常胎儿(χ2=43.658,P<0.05),胎心监测可疑型、无反应型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反应型胎儿(χ2=16.219,P<0.05).结论 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可推测胎儿是否宫内缺氧,以便及时给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应救治措施,改善胎儿围生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治疗的82例初诊断为T2DM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强化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强化组胰岛素强化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及UAE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强化组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有效改善患者UAER、HbAlc、血脂水平,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病情向糖尿病肾病进展,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梁慰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张小玲;邱志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心房纤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复杂事件的增加与AF有关连,AF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AF发病机制的研究离不开理想的动物模型,由于缺乏足够高质量数据的动物模型,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虽然受到限制,但AF发病机制在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建立了众多AF动物模型,其动物模型载体及建立方法各不相同,各种动物模型已被用于研究AF的病理生理学,包括分子基础、离子电流决定因素、解剖特征和宏观机制.
作者:代荣俗;蒲里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EVR率(55%)、SVR率(37.50%)高于对照组EVR率(30%)、SVR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R率(7.50%)低于对照组NR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CV-RN、ALT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V-RN、ALT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突出、安全性高.
作者:王鹏;程琰;张永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黏膜染色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0.4%的靛胭脂对393例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小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处理,观察并记录腺管开口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对发现的早期大肠癌进行内镜下直接切除或者行EMR术.结果 在393例结肠镜检查出的微小病变中,发现早期大肠癌患者22例.在腺管开口分型中,ⅢL型中早期大肠癌占22.0%(9/41),Ⅴ型中早期大肠癌占40.6%(13/32),其中20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黏膜染色可更清晰观察早期小病变的腺管开口分型,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内镜治疗是早期大肠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伦伟健;黄鹤;梁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双柏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患处双柏膏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敷贴膏行穴位贴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时段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较单用双柏膏贴敷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黄辉文;戚子荣;丘青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发性流产、存在血栓前状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活产率(93.75%)高于对照组(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8.75%)低于对照组(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和性激素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梅德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