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设为A组,34例椎动脉发育不良设为B组,比较两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阻力指数(RI)以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A组椎动脉内径大于B组,A组椎动脉高阻型血流频谱(RI≥0.8)、后循环脑梗死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内径和阻力指数(RI)是鉴别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敏感超声参数,且阻力指数(RI)敏感性较高.
作者:王社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及正常外阴组织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理科存档的石蜡标本,其中外阴鳞癌38例,外阴尖锐湿疣52例,正常外阴组织1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外阴癌、尖锐湿疣和正常组织组中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基因在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正常外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正常外阴组织为68.75%),外阴癌为68.42%,外阴尖锐湿疣为19.23%;p21基因在外阴尖锐湿疣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外阴癌与正常外阴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外阴组织与外阴癌中p21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外阴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外阴尖锐湿疣可能为外阴癌的癌前病变.FHIT基因与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峰;王玉玲;李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EM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 2)、糖类抗原125(CA125)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E 2、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LH、E 2、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屈孕酮与来曲唑联合治疗EM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调节机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43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文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EVR率(55%)、SVR率(37.50%)高于对照组EVR率(30%)、SVR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R率(7.50%)低于对照组NR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CV-RN、ALT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V-RN、ALT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突出、安全性高.
作者:王鹏;程琰;张永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结果 术后,观察组肛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搭桥术与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搭桥术,实验组行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为15.56%(7/45),对照组为33.33%(1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P<0.05).结论 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效果优于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赵东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气管异物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躁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时,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欣;彭粤;桑轶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血浆和肽素(copeptin)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基线资料均衡.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的血浆copeptin水平、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3.16%(24/38),对照组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观察组血浆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周血浆copeptin、NT-proBNP及LVEF水平改善不明显,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应用copeptin联合NT-proBNP综合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宝丰;蒋科威;梁旭;罗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效果显著,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少.
作者:李振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妈咪爱配合营养支持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生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及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比较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效果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总数、杆菌总数、球菌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在给予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风险,增加新生儿肠道菌群数量,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急性DI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小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2万U/(kg·次);大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4万U/(kg·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大剂量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凝血指标变化优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DIC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各项凝血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T患者120例(HT组)和Graves病患者120例(Graves组)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Graves组腺体内低回声以1级为主,HT组以2级为主;Graves组网格样强回声以0级为主,HT组以1级为主;Graves组甲状腺弹性分级以2级多见,HT组以3级多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蓝色面积比例(%AREA)、图像对应变值平均值(MEAN)水平均低于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69.58%(167/240),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87.50%(21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Graves病、HT诊断准确率.
作者:焦芸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张小玲;邱志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双柏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患处双柏膏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敷贴膏行穴位贴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时段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较单用双柏膏贴敷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黄辉文;戚子荣;丘青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74.51%)高于对照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80%)低于对照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3、7、14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
作者:袁方;赵凤华;高岩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血流联合胎心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脐血流检测和胎心监测,并分析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胎儿脐血流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胎心监测无反应型和可疑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反应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羊水粪染、低体质量新生儿以及呼吸窘迫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脐血流异常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脐血流正常胎儿(χ2=43.658,P<0.05),胎心监测可疑型、无反应型胎儿围生结局异常率高于反应型胎儿(χ2=16.219,P<0.05).结论 脐血流检测联合胎心监测可推测胎儿是否宫内缺氧,以便及时给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应救治措施,改善胎儿围生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功血患者164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术后闭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有效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闭经率为64.6%,术后3个月闭经率为73.7%,术后6个月闭经率为79.3%;术后6个月时贫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舒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血安全有效.
作者:林婉;江少如;叶淑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定向软通道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率、肺部感染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患者耐受性高、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贺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