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

李振灵

关键词:替格瑞洛,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效果显著,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少.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型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佳恢复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指数低于对照组,术中异常情况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婕;陈荟郦;黄祖烽;陈玄之;曾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50例(观察组)接受序贯化疗,50例(对照组)则接受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其胰岛 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IR)及胰岛 β 细胞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以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为主的序贯化疗方案较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减小患者血糖波动,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筝;陈红娜;王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妈咪爱配合营养支持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妈咪爱配合营养支持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生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及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比较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效果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总数、杆菌总数、球菌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在给予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风险,增加新生儿肠道菌群数量,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搭桥术与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搭桥术与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搭桥术,实验组行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为15.56%(7/45),对照组为33.33%(1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P<0.05).结论 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效果优于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赵东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患者130例为实验对象,分析超声诊断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 130例患者行组织病理诊断8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75%(71/80).超声诊断包裹性积液7例,经积液穿刺检查确诊6例,诊断符合率为85.75%(6/7).结论 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疾病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预防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设计思路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3.8%)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徐松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碘克沙醇与碘普罗胺在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碘克沙醇与碘普罗胺在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照组造影剂选用碘普罗胺,观察组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23.81%(10/42)]高于观察组[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造影剂选用碘克沙醇安全性更高,对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影响较小,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温宝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术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术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双极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62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瓣膜手术但未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113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患者心律转复及维持、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比例为90.32%(56/62),对照组为77.08%(8/113),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00).实验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均较术前减小(P<0.05);实验组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瓣膜手术的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能有效转复患者心房颤动心律为窦性心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朱勇锋;赵巧艳;李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大肠癌的黏膜染色诊断及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黏膜染色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0.4%的靛胭脂对393例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小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处理,观察并记录腺管开口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对发现的早期大肠癌进行内镜下直接切除或者行EMR术.结果 在393例结肠镜检查出的微小病变中,发现早期大肠癌患者22例.在腺管开口分型中,ⅢL型中早期大肠癌占22.0%(9/41),Ⅴ型中早期大肠癌占40.6%(13/32),其中20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黏膜染色可更清晰观察早期小病变的腺管开口分型,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内镜治疗是早期大肠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伦伟健;黄鹤;梁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庄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epaSphere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碘化油+洛铂+吡柔比星形成混悬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随访6~24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T、ALT、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生存率8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85).结论 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肝功能,24个月累积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杰;凌永志;秦梓良;姜在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张小玲;邱志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肝损伤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化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期的大剂量化疗结束后第5天复查肝功能,对照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63.33%,19/30)高于观察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肝功能损伤患者均未出现肉眼黄疸.化疗结束后5 d复查肝功能,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2.16±100.2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7.23±85.19)U/L,观察组ALT(63.36±62.20)U/L、AST(43.33±38.37)U/L,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药物性肝损伤,能有效改善患者ALT和AST水平,肝功能损伤程度轻、恢复快,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 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张捷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软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

    目的 探讨软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38例,均在接受肿瘤切除后,采用人工假体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同时接受软组织修复以及功能重建.治疗后随访6~35个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8例患者功能恢复优24例,良7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81.58%.随访6~35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周围骨折、假体断裂及松动.结论 软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可促进保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文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6个月胆囊壁厚度低于术前,胆囊收缩功能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降低胆囊结石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胆囊收缩功能.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时机注射小剂量甲氧明预防剖宫产手术麻醉期间低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注射小剂量甲氧明预防剖宫产手术麻醉期间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产妇均于第3~4腰椎(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简称腰麻);观察组在腰麻完成后立即注入甲氧明注射液2 mg,对照组完成腰麻药注入后待产妇血压下降幅度>15%时注入甲氧明注射液2 mg.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腰麻后5 min(T 1)、腰麻后10 min(T 2)、腰麻后15 min(T 3)时间点的SBP、DBP值均低于腰麻前(T 0),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麻后5 min到手术结束(T 1~4)时间段内的HR值均低于T 0时间点的HR值,且对照组T 1~4时间段HR值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7.27%)高于观察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静脉预注甲氧明可有效减少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利于维持剖宫产术中的循环稳定性,产妇的生命指标变化幅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效果显著,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少.

    作者:李振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