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目的 比较分析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18例,根据照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恢复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血清TBiL恢复时间为(3.48±0.68)d,观察组为(3.59±0.77)d,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性蓝光照射能够降低机体损伤,减少发热、皮疹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杜梅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CRP和ESR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能降低患者CRP、ESR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贵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血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CS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粘度以及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4.93%比13.4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利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鼻镜下双径路手术与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等免疫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单纯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鼻腔自我修复,缓解炎症反应,预防复发.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行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能有效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改善眼干、眼涩症状,有助于老年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姜晓丹;蒋燕铌;李爽;温权生;王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镜下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与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ODI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经皮内镜下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降低VAS、ODI评分,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胎盘蛋白13(PP1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孕妇4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P13、PAPP-A、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PP1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PP-A、PLG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PP-A筛查中特异度为48.63%,敏感度为64.18%;PLGF筛查中特异度为46.43%,敏感度为69.31%;PAPP-A和PLGF联合筛查中特异度为48.63%,敏感度为64.18%.结论 孕早期检测PP13、PAPP-A、PLGF水平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有效指标,子痫前期确诊后对孕妇进行早期诊治,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尤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通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瑞通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通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丁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案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临床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研究组采用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Ca2+)含量、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血Ca2+、PT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Ca2+、血P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案都能有效切除甲状腺,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立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重症脓毒症患儿1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分析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岁以下婴幼儿重症脓毒症发病率较高(52.68%);重症脓毒症患儿常见原发感染灶为呼吸道(33.04%)和消化系统(32.14%),主要病原菌为细菌(75.00%).多器官功能障碍数、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住院时间、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为影响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儿多发于1岁以下婴幼儿,主要原发感染灶为呼吸和消化系统,多为细菌感染,临床上加强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数和PCIS评分,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方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产前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为产前胎盘植入3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施MRI检查.观察产妇胎盘的信号均匀程度、形态、位置分布等,比较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及手术诊断的结果,分析MRI诊断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产前MRI检查诊断为胎盘植入31例,其中将植入型误诊为粘连型2例,准确率为80.56%(29/36),误诊率为5.56%(2/36).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胎盘-子宫交界不清,肌层内呈现T2WI稍高信号,而胎盘组织内T2WI呈现低信号,子宫下段显示局限性隆起,胎盘内呈现迂曲扩张血管影;经产前MRI检查未诊断出胎盘植入5例,漏诊率为13.89%(5/36),其中粘连型4例,植入型1例.结论 MRI可提高产前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以便及时给予有效防治措施,降低产妇大出血发生率.
作者:马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时机.方法 选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根据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时的病程分为A组(术前病程<15 d)与B组(术前病程≥15 d),其中A组48例,B组36例,比较两组热程、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热程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B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缩短热程,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发病15 d内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较佳治疗时机.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PFNA治疗,B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恢复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59%,B组为72.97%,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41).A组并发症发生率(5.41%)少于B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2).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勃;曾秋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3.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能缓解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11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87.50%)高于对照组(70.91%);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8.21%)高于对照组(94.5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虽然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手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外固定支架手术时间短,切开内固定手术时间较长,但早期腕功能恢复较佳.临床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依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41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两组受检者的血糖、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其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餐后2 h、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将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于临床诊断糖尿病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进展及病变程度,全面反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作者:张亚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卵巢癌腹膜转移腹水患者56例,按照化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TP),观察组给予TP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 ~2年)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14%(9/28),观察组为82.15%(2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5).随访6个月 ~2年,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及2年生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腹水,可缓解恶性腹水压迫症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AG与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CAG预激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HAG预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常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略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6%)低于对照组(29.0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G与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取得满意疗效,但HAG预激方案可快速缓解症状,有利于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杨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剥脱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于超声引导下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出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治疗内分泌失调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内分泌失调型骨质疏松症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碳酸钙D3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骨痛均减轻,且实验组治疗后疼痛减轻更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4%,无效17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治疗内分泌型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骨痛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安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