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杜梅芝

关键词:持续性蓝光照射, 间断性蓝光照射,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持续性与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18例,根据照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恢复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血清TBiL恢复时间为(3.48±0.68)d,观察组为(3.59±0.77)d,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93.22%,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性蓝光照射能够降低机体损伤,减少发热、皮疹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的方式麻醉,实验组(32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方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个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2时间节点时MAP、HR上升(P<0.05);实验组T2时间节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0)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闯;梁超;李志刚;屈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CGN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给予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Upro)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升高,血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贝前列素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CGN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鱼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取低分子肝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蛋白定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减少自由基生成,缓解肾小球病理性损伤,有效改善白蛋白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雄;林清;郭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PFNA治疗,B组给予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恢复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59%,B组为72.97%,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41).A组并发症发生率(5.41%)少于B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2).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湘勃;曾秋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完善关节功能复位与固定,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节苷酯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低于实验组(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17.69±3.21)与实验组的(17.54±4.11)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所致脑损伤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30.54±4.54)分低于实验组的(39.57±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低血糖所致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细胞呼吸功能,保护患儿脑部神经组织,对于改善患儿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通立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瑞通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瑞通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通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丁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下多种手术体位经特殊气道留置胃管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多种手术体位经特殊气道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 选取不适用常规留置胃管法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体位(卧位、半坐位、仰卧位)分别给予可视喉镜留置胃管法、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法、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结果 120例患者均留置胃管成功,其中60例采用可视喉镜法留置胃管,35例特殊体位者行经鼻插管引导留置胃管,10例采用气管插管钳留置胃管,15例采用气管插管钳与气管导管联合留置胃管法留置胃管.结论 特殊气道留置胃管,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为抢救危重患者节省宝贵时间,可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适合的胃管留置方法.

    作者:王苏;张思懿;刘兰萍;李亚歌;陈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畸形患者120例,均给予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其经宫腔镜、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宫腔镜确诊为纵隔子宫82例,经MRI确诊为鞍型子宫18例,经宫腔或者腹腔镜确诊为残角子宫12例,经MRI确诊为双角子宫8例.120例确诊患者中,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9.17%,三维超声为90.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宫底外观形态,临床诊断子宫畸形符合率较高,可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叶小燕;胡芳铭;尹丽君;雷慧恩;邱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分娩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分娩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对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手足口病1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治疗后临床结局.结果 154例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占61.0%,Cox-A16感染占16.9%;3~8月份125例,EV71阳性85例(68.6%),Cox-A16阳性11例(9.1%);9~2月份手足口病病例29例,EV71阳性9例(31.0%),Cox-A16阳性15例(51.7%).其中3例死亡患儿病原学检查均为EV71感染,年龄均小于18个月;2例并发重症肺炎患儿均为Cox-A16感染;2例并发重度心肌损伤.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布有一定的季节性,EV71是春夏季常见的重症手足口病毒感染类型,Cox-A16是冬季重症患儿常见感染类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易并发神经系统损伤、心肌损伤等,应尽早应用免疫球蛋白针、糖皮质激素等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作者:张盼;张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41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两组受检者的血糖、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其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餐后2 h、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将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于临床诊断糖尿病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进展及病变程度,全面反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作者:张亚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2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和腹痛症状积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症状积分[(6.73±1.06)分]低于对照组[(8.4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缓解胃肠道痉挛及腹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剑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脂肪肝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记录受检者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研究组AST、ALT、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TC、TG阳性检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DL-C、LDL-C阳性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实施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亓慧敏;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梗阻的CT与X线诊断价值与CT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CT与X线诊断肠梗阻的应用价值与肠梗阻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肠梗阻患者78例,均行CT和X线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CT及X线诊断结果,分析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诊断肠梗阻的检出率(96.15%)高于X线(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肠梗阻部位、病因及类型的符合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表现:小肠梗阻表现为管径增大、液平较短、肠壁变薄、气柱较高;结肠肠梗阻表现为横径方向不连贯的条状纹理.结论 与X线诊断比较,CT图像清晰,能多方位观察病变,可提高肠梗阻检出率,明确肠梗阻部位、病因及类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薛生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王学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三维适型调整放射治疗,观察组行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远期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少于观察组,1年存活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发生率(13.73%、21.57%)低于观察组(19.61%、31.3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及Ⅲ、Ⅳ级粒细胞减少比例(7.84%、3.92%)低于观察组(23.53%、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虽然优于单纯放疗,但其不良反应比例较高,临床应掌握合理使用剂量.

    作者:马新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常规剂量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治疗有效率(92.00%)与常规剂量组(90.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作者:侯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镜下双径路手术与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鼻镜下双径路手术与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等免疫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单纯鼻镜下中鼻道开窗术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鼻腔自我修复,缓解炎症反应,预防复发.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选取9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HDIVIG组)(48例)和亚剂量组(Sub-HD-IVIG组)(45例),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ICS)与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但IVIG给药剂量不同.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HDIVIG组有效率(91.67%)高于Sub-HD-IVIG(75.56%,P<0.05),HDIVIG组IgM、IgA及IgG水平均低于Sub-HD-IVIG组(P<0.05),HDIVIG组PLT水平高于Sub-HD-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更好,可提高PLT水平,持续缓解出血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