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慧;张晶晶;邢志勇;王怀颖;石瑜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递增,养老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这些养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李素英;孙泽民;董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病历简介患儿,10岁,因重度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流涎2h急诊入院.测T39℃,P164次/min,R30次/min,BP14/0kPa.患儿神志不清,四肢缩小,约1mm,双眼球结膜充血,呼吸节律不规则,有呼吸暂停,双肺呼吸音粗,布满水泡音,立即给予吸氧,反复彻底洗胃,清洁皮肤,阿托品静推,解磷定静点,20%甘露醇快速静点,急查胆碱脂酶活力为零.入院后第4天,患儿神志不清,做头颅CT示:左额颞顶枕叶缺血性改变.心肌酶示CK2355U/L,CK-MB55U/L.患儿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脑重要脏器损害.患儿神志不清,失语,偏瘫,脑水肿明显,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共住院15d好转出院,随诊2个月,肢体功能及语言恢复.
作者:霍鹏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王不留行及伪品进行了电泳鉴别,并考察考马斯亮蓝G-250的染色效果及电泳方法的效果.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泳.结果王不留行及伪品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电泳图谱可作为王不留行及伪品的鉴别依据,所用电泳方法简便、快捷,考马斯亮蓝G-250可用于中药的电泳鉴别.
作者:马晓莉;候大宜;周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片增强镇静催眠药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为临床增添了一个中西药结合的镇静催眠合剂提供药理依据.方法应用抖笼换能器法观察藿香正气片对小鼠的自发活动的影响.由此观察藿香正气片与镇静催眠药的协同作用.测定藿香正气片与镇静催眠药对小鼠的入睡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的作用.两个实验均分成四组,生理水组、藿香正气片组、安定组、安定+藿香正气片组.结果1.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1)藿香正气片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安定组与安定+藿香正气片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藿香正气片增强镇静催眠药对小鼠的睡眠作用.(1)藿香正气片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藿香正气片+安定组与安定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藿香正气片与安定合用对镇静及催眠确有协同作用.
作者:侯大宜;李建恒;张杏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应用FQPCR法,抗原、抗体检测应用ELISA法.抗原、抗体分别与DNA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eAg的OD值与DNA定量呈正相关(P<0.001),HBsg的OD值与HBV DNA定量不相关(P>0.2),抗-HBe与DNA定量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清HBeAg的OD值可很好反映体内HBV的复制程度,HBsAg的OD值与病毒复制程度无关.HBeAg转化为抗-HBe后病毒复制水平下降.
作者:马士恒;彭广军;刘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对动植物的生命至关重要.作为生命物质构成的主要成份之一,多糖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自70年代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以来,对多糖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现就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房红梅;田丽;徐月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发作性睡病为较少见的睡眠障碍.1877年Westphal首次报道.1880年Gelineanu定名为narcolepsy.1902年Loowenfeld认识到本病为几个症状的综合征[1].本病为睡眠障碍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发作性难以抗拒的短暂入睡,不但发生于易入睡的环境,亦可出现于不应入睡的地点或时间,尚可合并其它症状如猝倒、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
作者:张艳泓;张杏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积极控制疾病,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方法对临汾地区人民医院内科模式病房和非模式病房的8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采用POM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百分比构成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住院的健康教育,病人的满意度好于出院教育;模式病房与非模式病房在接受入院、住院的人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出院教育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模式病房好于非模式病房;健康教育的信息来源于医生、护士的情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病人对健康教育大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及病人的满意度好于非模式病房;病人喜欢的佳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是个体教育和医护人员的面对面的口头宣教.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是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护士应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作为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应针对这些特殊的受教育者,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认知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等特点,按其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形式、方式及方法,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以促进和加速护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郭淑明;井坤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对多位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的观察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体育专业队列队形练习教学的站位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关于教学确定站位位置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站位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和举例,从而使得在队列队形练习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站位有了较系统化、条理化的理论依据.
作者:原晓春;杨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资料及方法1.1对象1997年10月-1998年10月住院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372例中的资料完整的48例,均除外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检查阴性,经光疗后48例患儿胆红素全部降到正常范围.
作者:李俊玲;邱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CO中毒为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性疾病,可造成多脏器损害,然而人们过去对肾脏损害论述较少,为此我们对1998年1月-2000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重症CO中毒患者做了尿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LgG)、尿免疫球蛋白(Uβ2-MG)、血β2微球蛋白(Bβ2-MG)测定,并与健康查体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广军;赵学琴;潘焕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由于脑血管循环障碍对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心肌的影响而出现心脏活动的改变,临床上称为脑心卒中.其中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梗塞.本文就本院所见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霍忠信;任广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术后持续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肺动脉压升高,镇静作用十分重要.本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58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VSD+PH)患儿术后应用芬太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改翠;何颖曦;王荣相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525张,有继续医学教育(CME)对象617人.自1997年起运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实施的3年中,先后举办了省、市级Ⅰ类学分班10期,参加人数计12,000余人次;举办Ⅱ类学分院内讲座共计162讲,计有42,126人次参加了学习.
作者:王春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经临床医学分析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证实,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以及生活方式等均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常规因素,但这些均不能完善地解释此类病变的发病机制.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肺炎衣原体感染也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用抗生素消除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对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有利的.
作者:石少慧;张晶晶;邢志勇;王怀颖;石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本院内科自1983年收治猪囊虫病人1066例.其中1983年-1991年收治722例,治疗好转710例,占94%,恶化12例,占6%.1992年-1998年,收治344例,好转343例,占99.7%,恶化死亡1例,占0.3%.经统计,处理前后两阶段治疗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几年来我们的基本服药剂量未变,即丙硫咪唑0.2g/次,服3次/d,连用6d,或服吡喹酮50~60mg·kg-1·d-1,分3次服,连用3d(以上均系成人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头颅平片、CT、MR以及脑血管造影表现.结果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是:MR扫描T2W1出现明显而均匀的高信号,3例均有此征象.CT扫描难以和脑膜瘤鉴别.头颅平片对本病诊断意义不大.结论磁共振扫描是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的诊断方法,明确诊断后可先行放射治疗再手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梁广路;贾连春;杨庆生;崔增学;赵翔纬;杨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受寒、低热、头痛、轻咳于2001年1月15日下午5时肌注庆大霉素16万μ,1h后再次给予庆大16万μ静点,滴速50滴/min,静脉用药5min后排酱油尿约60ml.继续用药20min,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腰痛、腹痛、恶心急送来医院.既往体健.查体:T38.8℃、R34次/min、P126次/nin、BP13.3/9.3kpa,呼吸困难,神志恍惚,全身皮肤暗紫色,压之可退色,巩膜黄染,两肺布满哮鸣音,P126次/min,律整,心音亢进.腹胀满,上腹部叩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双肾区叩痛.抽血做化验检查,血液经多次离心均不能分离出血清而无法进行检测.
作者:段克欣;苑廉;贾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方法用回顾性病历对照的方法.结果在治疗的痊愈时间上,术中是否出血及术后痊愈情况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在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段斐;张伟;许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耐药谱,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到的69株淋病奈瑟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97.10%,四环素79.71%,环丙沙星55.07%,壮观霉素1.45%,阿奇霉素和头孢三嗪未发现耐药.结论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普遍耐药,不再适合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应推荐头孢三嗪和阿奇霉素为本地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宏儒;刘艳芳;赵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