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价值分析

张小露;江黎黎;夏静怡

关键词:输血检验技术, 低离子聚凝胺, 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的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市人民医院进行,以此时段的80例受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盐水配血法为对照组,以低离子聚凝胺检测为观察组,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检测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灵敏度、稳定性、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2.5%,对照组的为2.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5.0%,对照组的为75.0%,观察组灵敏度、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P< 0.05.结论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安全性较高,敏感度和稳定性较好,方便快捷,值得在今后的检测中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骨科临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同一厂家的VSD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负压源,对73例骨科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引流,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27d不等,为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60例一期痊愈,创面愈合率82.19%,11例好转,后经皮瓣转移或其它换药方法,创面好转率15%,2例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7%.结论:骨科临床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效果显著,患者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战友;于振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呼吸护理对预防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分析该护理措施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 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畅永萍;吴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维、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三维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三维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采共血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在医学临床当中对血液质量具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求,血液质量的好坏关乎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安危,加强护理操作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血液质量,能够提升对献血者护理质量的水平,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而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采供血护理质量是衡量采供血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宣传、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作者:何育红;李建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93±8.12)min vs对照组(97.60±10.33)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30.69±13.24)mL vs对照组(165.77±24.50) 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1.35±0.65) mL vs对照组(4.98±1.22)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的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市人民医院进行,以此时段的80例受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盐水配血法为对照组,以低离子聚凝胺检测为观察组,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检测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灵敏度、稳定性、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2.5%,对照组的为2.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5.0%,对照组的为75.0%,观察组灵敏度、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P< 0.05.结论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安全性较高,敏感度和稳定性较好,方便快捷,值得在今后的检测中应用.

    作者:张小露;江黎黎;夏静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经我院研究决定于2017年6月开始运用模块化管理模式对影像科技术检查及护理,将开展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9例术前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科室的安全核查工作准确率达100.0%,重复扫描比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准备时间及时率和患者物品、药品准备准确率较开展模板化管理前明显提升,差异性显著(P<0.05);影像科开展模板化管理后,患者对影像科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开展前79.4%,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的开展应用,使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及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周春梅;唐艳艳;王建敏;白林刚;李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免疫检验的标本进行分析,共90份,观察以下影响因素: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中设备因素包括故障维修、日常维护、操作规范、参数校准;试剂因素包括保存状况、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90份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验人员操作水平31%、设备因素50%、试剂因素13%、其他因素6%;其中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等,应当以此为依据对免疫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免疫检验的准确度.通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策略,可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度.

    作者:廖志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674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7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服用利敏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IL-5指标降低,IL-2、IFN-γ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指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 (320/337)高于对照组79.8% (26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6% (29/337)低于对照组的25.2% (8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4% (25/337)vs7.7% (2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敏舒可有效降低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炎症水平,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作者:谈华龙;吴晓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高血压病高危风险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门诊途径发现筛查干预,实验组采用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包括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率、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并采用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实验组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率、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88.96±1.65)分,常规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70.24±1.5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显著,可准确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亚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Ⅳ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Ⅳ期宫颈癌疗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Ⅳ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TP方案治疗组(对照组)和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完成周期显著高于对照组,rhG-CSF、rh-EPO、Ⅲ~Ⅳ级和Ⅰ~Ⅳ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肾功能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的WBC、RBC、Hb、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各子项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的WBC、RBC、Hb、IL-2、CD3+、CD4+、CD8+、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Ⅳ V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杨;宋双生;李新平;叶永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全胰切除术治疗胰腺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胰腺癌起病隐匿,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1],而手术切除为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例胰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全胰腺切除,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体重指数BMI值:31.25kg/m2,因“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于2016年4月16日收住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口服尼群地平1粒,tid.否认肝病、吸烟饮酒史.

    作者:许宏伟;杨娟娟;夏海兵;孙伟;孙渴望;刘夕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2-2016年南充市手足口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南充市2012-2016手足口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12-2016手足口病原学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1650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率67.4% (1112/1650),其中CVA16组病毒构成比28.1% (312/1112),肠道EV71构成比38.3% (426/1112),EV未分型构成比33.6%(374/1112),以肠道EV71型的为主.监测病例数男女比例为1.42∶1,阳性病例数男女比例是1.50∶1,男性阳性率68.8%高于女性阳性率63.3%;0~3岁组的阳性率为65.2%(805/1234).结论:南充市2012-2016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为肠道EV71和未分型肠道病毒,以6岁以下患儿为主,男女生监测病例病毒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朱昱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再次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宫体注射缩宫素10U的方式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产妇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微克进行预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并分析产妇的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通过数据对比,在手术时间方面和术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方面,观察组有2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为4%,对照组有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为1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帮助产妇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肖乾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采取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杜绝护理缺陷率、护理记录完整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质量评价指标管理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研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红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进入我院被诊断出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98例患者,将其按照诊断顺序划分为参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观察护理3周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住院过程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为期3周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对住院过程的满意度评分较高于参照组,同时参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接受脑内出血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作者:陈万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推拿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分析,梳理和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总结出一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完整手法,其中痊愈占75%,明显好转占20%,无效占5%,发现疗效较高,且不易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推拿辩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对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和对照组各分得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孔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重组脑利钠肽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心衰患者循环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在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心衰病患的治疗中采用重组脑利钠肽对其循环炎性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心衰病患40例,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设为甘油组,另一组病患给予重组脑利钠肽进行治疗设为钠肽组,每组各有20例病患,对两组病患术前术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患术前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甘油组术后72h比较,钠肽组病患的hS-CRP、sICAM-1、IL-6、sVCAM-1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钠肽组病患的室壁运动积分、肌酸磷酸激酶(CK)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优于甘油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心衰病患的治疗中采用重组脑利钠肽,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雪梅;刘攻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