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探讨

王战友;于振海

关键词:VSD, 骨科临床, 愈合时间
摘要:目的:对骨科临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同一厂家的VSD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负压源,对73例骨科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引流,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27d不等,为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60例一期痊愈,创面愈合率82.19%,11例好转,后经皮瓣转移或其它换药方法,创面好转率15%,2例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7%.结论:骨科临床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效果显著,患者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藿朴夏芩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藿朴夏芩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24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治疗,采用藿朴夏苓汤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用小儿消食药吗丁啉治疗对照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过程中,使用藿朴夏芩汤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蔺俊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维、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三维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三维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采共血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在医学临床当中对血液质量具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求,血液质量的好坏关乎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安危,加强护理操作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血液质量,能够提升对献血者护理质量的水平,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而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采供血护理质量是衡量采供血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宣传、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作者:何育红;李建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研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红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7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后以患者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的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89%,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永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推拿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分析,梳理和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总结出一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完整手法,其中痊愈占75%,明显好转占20%,无效占5%,发现疗效较高,且不易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推拿辩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构建的意义及措施

    本文将对中医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构建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王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与常规凝血试验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同常规凝血试验之间的关系,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180例患者分别进行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记录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并对比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TEG血栓弹力图试验明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时间短,且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结论:两种试验之间存在相关性,且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较短,与常规凝血实验的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趋势.

    作者:张水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骨科临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同一厂家的VSD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负压源,对73例骨科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引流,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27d不等,为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60例一期痊愈,创面愈合率82.19%,11例好转,后经皮瓣转移或其它换药方法,创面好转率15%,2例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7%.结论:骨科临床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效果显著,患者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战友;于振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Ⅳ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Ⅳ期宫颈癌疗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Ⅳ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TP方案治疗组(对照组)和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完成周期显著高于对照组,rhG-CSF、rh-EPO、Ⅲ~Ⅳ级和Ⅰ~Ⅳ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肾功能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的WBC、RBC、Hb、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各子项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Ⅳ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的WBC、RBC、Hb、IL-2、CD3+、CD4+、CD8+、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治疗Ⅳ V期宫颈癌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杨;宋双生;李新平;叶永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进入我院被诊断出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98例患者,将其按照诊断顺序划分为参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观察护理3周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住院过程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为期3周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对住院过程的满意度评分较高于参照组,同时参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接受脑内出血手术后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作者:陈万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腹症是一类很危险的急性腹痛症状的统称.急腹症通常可以发生于患者腹部受到损伤以及在发生多种腹部疾病之后,常见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发作.急腹症的症状表现很多,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仔细询问病史,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病史症状、疾病的演变及特点和治疗反应,辅助检查等,反复分析、鉴别和综合,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作者:曹志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技术,具有操作便捷,生理干扰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旨在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原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方法、常用药物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作者:于金花;孙雪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于缓解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术后1、2、3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3.33%,两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云凤;李娜;冯娟;孙菲菲;韦倩;刘义蒙;陆连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联合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X线引导下与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30例晚期恶性肠梗阻患者在十二指肠镜联合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B组26例同样患者在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置管成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恶性肠梗阻两种置管方法都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上十二指肠镜、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年勇;方海星;李国伟;何静;夏群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女性HPV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970例如性宫颈细胞标本,采用DNA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该人群宫颈HPV感染率、单独感染及多重感染状况、年龄分布特点以及各型别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2970例样品中,HPV感染阳性样品为666例,阳性率为22.4%.从年龄阶段分析发现,30岁以下年龄组HPV感染为120例,阳性率为18%;31~ 4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28例,阳性率为34.2%;41 ~ 5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14例,阳性率为32.1%;51 ~ 6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85例,阳性率为12.8%;60岁以上年龄组HPV感染为19例,阳性率为2.9%.结论: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的女性感染HPV的比率为22.4%,感染者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些HPV感染者发生的感染以单一亚型为主,并且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83.8%高于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16.2%,其中高危型主要是HPV52、HPV58、HPV16、HPV51,低危型以HPV81感染为主.

    作者:王育芳;朱艳华;施新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经我院研究决定于2017年6月开始运用模块化管理模式对影像科技术检查及护理,将开展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9例术前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科室的安全核查工作准确率达100.0%,重复扫描比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准备时间及时率和患者物品、药品准备准确率较开展模板化管理前明显提升,差异性显著(P<0.05);影像科开展模板化管理后,患者对影像科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开展前79.4%,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的开展应用,使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及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周春梅;唐艳艳;王建敏;白林刚;李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674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7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服用利敏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IL-5指标降低,IL-2、IFN-γ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指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 (320/337)高于对照组79.8% (26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6% (29/337)低于对照组的25.2% (8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4% (25/337)vs7.7% (2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敏舒可有效降低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炎症水平,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作者:谈华龙;吴晓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较,在心理状态、功能状态、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明显改善.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0.25%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科室行剖宫产手术的54例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给予0.25%的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0.20%的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24h及36h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情况比对照组轻,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两组6h、12h疼痛感、Ramesay镇静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0.25%的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效果优.

    作者:李慧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