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女性HPV感染现状分析

王育芳;朱艳华;施新焕

关键词:大理地区, HPV感染,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970例如性宫颈细胞标本,采用DNA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该人群宫颈HPV感染率、单独感染及多重感染状况、年龄分布特点以及各型别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2970例样品中,HPV感染阳性样品为666例,阳性率为22.4%.从年龄阶段分析发现,30岁以下年龄组HPV感染为120例,阳性率为18%;31~ 4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28例,阳性率为34.2%;41 ~ 5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14例,阳性率为32.1%;51 ~ 6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85例,阳性率为12.8%;60岁以上年龄组HPV感染为19例,阳性率为2.9%.结论: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的女性感染HPV的比率为22.4%,感染者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些HPV感染者发生的感染以单一亚型为主,并且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83.8%高于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16.2%,其中高危型主要是HPV52、HPV58、HPV16、HPV51,低危型以HPV81感染为主.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提高采共血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在医学临床当中对血液质量具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求,血液质量的好坏关乎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安危,加强护理操作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血液质量,能够提升对献血者护理质量的水平,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而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采供血护理质量是衡量采供血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宣传、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作者:何育红;李建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日到2018年2月8日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2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燕;汤晓燕;曹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维、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三维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三维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性期前收缩为(260.33±25.84)次、室性期前收缩为(141.65±14.06)次、交界性期前收缩为(264.82±25.59)次,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发生次数为(5.47±0.53)次、缺血总时间为(16.18±1.59)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蒋天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结果:观察组首台手术等待(42.51±1.73)min、连台手术等待(20.00±1.66)min、工作效率评分为(96.13±2.01)分、护理质量评分(94.75±3.58)分、护理风险发生率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日间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缩宫素加欣母沛方案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缩宫素加上欣母沛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产后1小时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产妇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血压、心率以及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面色潮红、一过性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肯定.

    作者:李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较,在心理状态、功能状态、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明显改善.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敏舒治疗婴幼儿过敏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674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7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服用利敏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IL-5指标降低,IL-2、IFN-γ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指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 (320/337)高于对照组79.8% (269/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6% (29/337)低于对照组的25.2% (8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4% (25/337)vs7.7% (2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敏舒可有效降低婴幼儿过敏性湿疹患者炎症水平,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作者:谈华龙;吴晓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女性HPV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970例如性宫颈细胞标本,采用DNA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该人群宫颈HPV感染率、单独感染及多重感染状况、年龄分布特点以及各型别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2970例样品中,HPV感染阳性样品为666例,阳性率为22.4%.从年龄阶段分析发现,30岁以下年龄组HPV感染为120例,阳性率为18%;31~ 4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28例,阳性率为34.2%;41 ~ 5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214例,阳性率为32.1%;51 ~ 60岁年龄组HPV感染为85例,阳性率为12.8%;60岁以上年龄组HPV感染为19例,阳性率为2.9%.结论:大理地区妇科住院及就诊的女性感染HPV的比率为22.4%,感染者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些HPV感染者发生的感染以单一亚型为主,并且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83.8%高于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16.2%,其中高危型主要是HPV52、HPV58、HPV16、HPV51,低危型以HPV81感染为主.

    作者:王育芳;朱艳华;施新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与常规凝血试验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同常规凝血试验之间的关系,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180例患者分别进行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记录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并对比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TEG血栓弹力图试验明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时间短,且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结论:两种试验之间存在相关性,且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较短,与常规凝血实验的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趋势.

    作者:张水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采取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杜绝护理缺陷率、护理记录完整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质量评价指标管理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肝功能评估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肝功能评估指标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的病因学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展开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肝功能指标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价值.结果:1~3个月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高发时期,CMV感染性肝炎以及胆道闭锁是当前导致患儿出现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病因.同时,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情况可以看出,接受治疗后患儿的ALP、ALT、DBIL以及IBIL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肝功能评估指标变化情况,可以真实反映出患儿的病情状态,对于后期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姣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94例,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顺产产妇中混合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全奶粉喂养率低于剖宫产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乳不足、早产儿吮吸力差、产妇未掌握哺乳技巧等为影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主要问题.结论: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母乳不足、早产儿吮吸力差、产妇未掌握哺乳技巧等,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熊永英;邓成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 7年1-12月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30例每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辛伐他汀高,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宫姝宁;武彩风;张玲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患者176例设为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管理,并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未行疼痛护理管理收治的154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采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后使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降低,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科门诊患者对于宫颈癌认知程度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对于宫颈癌认知程度以及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0例就诊患者,并根据宫颈癌筛查的主动性将其分为甲组(非主动),乙组(主动),各100例.对比两组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并探讨女性对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及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影响.结果:乙组的轻、中、重度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检出率4.0%均低于甲组的轻、中、重度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检出率14.0% (P< 0.05).结论:应加强宫颈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女性患者对宫颈癌筛查意识的主动性,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郭小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骨科临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同一厂家的VSD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负压源,对73例骨科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引流,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27d不等,为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60例一期痊愈,创面愈合率82.19%,11例好转,后经皮瓣转移或其它换药方法,创面好转率15%,2例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7%.结论:骨科临床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效果显著,患者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战友;于振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参照组(17.78%),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置换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和术后进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在老年单侧全膝置换围术期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6例,年龄65 ~ 75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组):患者手术前行患侧FICB;B组(术后组):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前行患侧FICB.手术后均使用PCIA镇痛泵,镇痛泵配方及参数一致.观察并记录To、T1、T2、T3、T4的MAP,HR,SPO2等指标以及术后2h,6h,12h,24h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后24h内PCA次数及PCA总用量.分别于To、T2、T3、T4四个时点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样,用ELISA法对血清儿茶酚胺进行检测.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中MAP,HR(T3)和芬太尼用量均较低[88.53±10.31 vs 100.41±10.20,P=0.003;64.65±8.09 vs 82.83±5.82,P=0.026],T2,T3时间点血清皮质醇、E、NE、ACTH浓度也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观察发现术前进行FICB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在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进行患侧FICB的患者,并且应激反应也较轻.但术后镇痛效果没用明显差异.

    作者:刘圣杰;蔡爱兰;贾树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93±8.12)min vs对照组(97.60±10.33)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30.69±13.24)mL vs对照组(165.77±24.50) 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1.35±0.65) mL vs对照组(4.98±1.22)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