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

王艳;李晓璇

关键词:早产儿, 出院后, 营养管理, 追赶生长
摘要: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应遵循个体化、科学化原则,注重营养风险评估与定期发育监测,强调识别生长迟缓高风险与营养不良的早产儿,以便更具有针对性地对早产儿进行强化营养支持,消除出生后早期营养储备不足与缺失,加快合理追赶生长,改善早产儿远期预后.为了减少早产儿发育异常性疾病与残疾的发生,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本研究探讨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固缝合联合弹力绷带对包皮环切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加固缝合联合弹力绷带对包皮环切患者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40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组在术后同时采用加固缝合与弹力绷带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切口换药次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外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加固缝合与弹力绷带联合应用于包皮环切术患者的术后切口固定,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加快切口愈合,同时减少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

    作者:冯铭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90例因严重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FTA)、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膝关节屈曲术前(93. 58 ± 4. 73)°,术后(113. 61 ± 7.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TA术前(26. 4 ± 2. 5)°,术后(4. 3 ± 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SS评分术前(37. 52 ± 3. 89)分,术后(78. 13 ± 5. 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出现延迟愈合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无假体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马玉伟;原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研究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连抗原、细胞角蛋白CK1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23%(1/31),对照组为12. 90%(4/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 306,P=0. 012).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可更好降低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治疗后呈持续降低趋势,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差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统计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内镜诊断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55. 00%.200例患者中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为A型58例,B型61例,C型81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A型21例,B型16例,C型73例;其对应内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6. 20%、26. 23%、90. 12%.其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不能完全吻合,存在一定差异.内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应给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癌变发生率.

    作者:栗安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46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给予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比较超声检出例数与手术实际诊断例数,计算诊出率,同时比较肝癌与门静脉关系的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检出肝门部肿块1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9例,检出率为89. 47%;肝门部淋巴结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8例,检出率为38. 89%;浸润肝脏或胆囊6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3例,检出率为46. 15%;腹膜转移4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1例,检出率为36. 37%;在肝癌与门静脉关系诊断对比方面,5例门静脉受侵病患在手术诊断均得到证实,符合率为100%,7例超声诊断门静脉未受侵患者,6例门静脉未受侵患者在手术诊断中均得到证实,1例则为门静脉受侵病患,符合率为85. 7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符合率高,对病患无严重伤害,对该病的提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莹;向言平;关彩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减轻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减重总有效率为96. 00%(24/25),高于对照组的80. 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整体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加重疗效确切,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波动,还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派特灵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派特灵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10例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派特灵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观察未采取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及病灶清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转阴率及病灶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派特灵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人乳头瘤病毒清除效果,促进病灶消退,进而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作者:曹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包虫病术后胆汁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肝包虫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属高发地区.手术及药物治疗是肝包虫病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器械、理念的更新,手术方式更多样化,手术效果却差别较大,临床上,胆汁漏是肝胆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胆汁漏可导致胆源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术后胆汁漏发生的原因及术中预防措施在肝胆手术中意义重大.

    作者:罗布顿珠;边伊啦;于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序贯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称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通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疗法42例,予以序贯机械通气疗法42例.比较常规和序贯通气患者各项时间指标,观察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生命体征,统计预后指标.结果 序贯通气患者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均少于常规通气患者(P<0. 05).出现PIC时,常规通气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高于序贯通气患者(P<0. 05).序贯通气患者病死率(0)、再插管率(4. 76%)低于常规通气患者(9. 52%、1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序贯通气法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通气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静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22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122例)与常频机械通气组(10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氧合指数(OI)为(7. 92 ±4. 27)mm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为(0. 26 ±0. 12)、血氧分压(PaO2)为(54. 29 ± 14. 39)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4. 23 ± 2. 51 )mmHg、(0. 37 ± 0. 21)、(63. 29 ± 15. 21)mmHg.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PaCO2为(39. 39 ± 5. 92)mmHg、pH值为(7. 38 ± 0. 37)、PaO2为(79. 67 ± 7. 62)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32. 15 ± 6. 42)mmHg、(7. 37 ± 0. 32)、(88. 92 ± 6. 36)mmHg.两组患儿PaCO2与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的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对于患儿的肺氧合功能以及血氧有着良性的作用.

    作者:王金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早孕者2 037例,均进行甲状腺筛查,其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2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 914例(甲功正常组);2 037例早孕者中共有先兆流产患者253例,分为先兆流产甲减组(61例)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192例).有111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在我院分娩,111患者中83例在孕期定期复查甲功并及时调整优甲乐剂量,作为甲减治疗组;21例患者应从性差,自行停药,未进行定期复查,7例患者因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拒绝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28例患者归为甲减未治疗组.先兆流产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肌注和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观察保胎成功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甲减组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为49. 59%(61/123),高于甲功正常组的10. 03%(192/1 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78,P<0. 05).先兆流产甲减组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的孕酮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 337,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重度贫血、妊高症、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甲减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甲减未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高,但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先兆流产孕妇无差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孕早期孕妇应进行常规甲状腺筛查,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俊杰;李彩霞;申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72例卵巢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卵巢功能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卵巢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家族性肥胖与非家族性肥胖健康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健康干预了解家族性肥胖症与非家族性肥胖症减肥效果,为进一步针对肥胖原因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15例家族型肥胖症和132例非家族性肥胖症患者进行健康干预,3个月后再次体检,观察干预后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家族性肥胖(男性和女性)健康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非家族性肥胖(男性和女性)健康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同样的健康干预措施,对于家族性肥胖和非家族性肥胖效果明显不同,对于家族性肥胖,应针对肥胖基因的治疗,解决肥胖问题.

    作者:王燕;杨丽丽;张潇琳;白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下200 μm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上尿路结石患者45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肾结石27例.45例均给予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后第3天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残余结石的情况及双J管位置,术后1个月继续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排石情况,3个月后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残余结石情况.结果 4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3 d高热,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残余部分结石13例,平均住院7. 5 d,术后随访3个月,肾下盏残余结石5例.结论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手术损伤小,感染率低.

    作者:黄少情;叶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 32 ± 9. 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 63 ± 9.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低于对照组(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齐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2型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49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8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对症治疗,丹红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单药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血糖控制指标(非空腹血糖和空腹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与内皮素(ET)检测值,及脑梗死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非空腹血糖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NIHSS评分、NO与ET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 05).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NO、ET值均较丹红组、依达拉奉组有所改善(P<0. 05).联合治疗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丹红组与依达拉奉组(P<0. 05).丹红组、依达拉奉组与联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 7%(13/83)、19. 3%(16/83)与22. 9%(19/8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498).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较好,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多,可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刘永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VN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总转复率、首次转复率、追加药物转复率、转复时间、转复前后血压变化及1年内复发次数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律首次转复率分别为68. 29%和82. 93%,总转复率分别为80. 49%和90. 24%,两组患者首次转复率、总转复率、转复时间、血压变化和复发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 15%,高于观察组的14.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AVNRT患者时的转复和预防复发效果相当,但使用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杨南然;石兵;刘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炎症反应.结果 治疗后7、14、90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可减轻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郭建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球囊压迫止血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球囊压迫止血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82例拟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凝止血,观察组患者予球囊压迫止血,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渗血时间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每搏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电切术结合球囊压迫止血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创面出血,确保血液流变学稳定.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并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STEMI并应用PCI术治疗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术后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疗程为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后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术后根据TIMI分级标准分级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替格瑞洛相较于氯吡格雷在联合阿司匹林治疗STEM患者PCI术后疗效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周芃;陈丰毅;孙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