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杨丽丽;张潇琳;白萍萍
目的 探讨经超声引导下于肩峰下滑囊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7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于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标志法于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及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于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作者:魏纯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10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益肝灵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指标LN、HA、PⅢP、Ⅳ-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护肝降酶药物.
作者:张竟臻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称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通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疗法42例,予以序贯机械通气疗法42例.比较常规和序贯通气患者各项时间指标,观察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生命体征,统计预后指标.结果 序贯通气患者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均少于常规通气患者(P<0. 05).出现PIC时,常规通气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高于序贯通气患者(P<0. 05).序贯通气患者病死率(0)、再插管率(4. 76%)低于常规通气患者(9. 52%、1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序贯通气法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通气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静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10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服用缬沙坦及常规抗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酮,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晚期蛋白氧化产物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协同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
作者:吕志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46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给予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比较超声检出例数与手术实际诊断例数,计算诊出率,同时比较肝癌与门静脉关系的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检出肝门部肿块1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9例,检出率为89. 47%;肝门部淋巴结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8例,检出率为38. 89%;浸润肝脏或胆囊6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3例,检出率为46. 15%;腹膜转移4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1例,检出率为36. 37%;在肝癌与门静脉关系诊断对比方面,5例门静脉受侵病患在手术诊断均得到证实,符合率为100%,7例超声诊断门静脉未受侵患者,6例门静脉未受侵患者在手术诊断中均得到证实,1例则为门静脉受侵病患,符合率为85. 7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符合率高,对病患无严重伤害,对该病的提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莹;向言平;关彩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法对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法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发热、咳嗽及干湿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法可有效降低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高丽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内固定法,观察组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伸膝大角度与屈膝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促进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邹红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90例因严重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FTA)、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膝关节屈曲术前(93. 58 ± 4. 73)°,术后(113. 61 ± 7.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TA术前(26. 4 ± 2. 5)°,术后(4. 3 ± 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SS评分术前(37. 52 ± 3. 89)分,术后(78. 13 ± 5. 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出现延迟愈合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无假体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马玉伟;原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 32 ± 9. 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 63 ± 9.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低于对照组(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齐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脑发育不良及脑发育正常小儿脑室脑沟脑池的CT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诊断小儿脑发育不良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诊的90例小儿脑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名健康儿童分为对照组,对两组观察对象行脑室脑沟脑池CT测量,记录测量结果.结果 研究组小儿脑室脑沟脑池的CT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岁以下儿童的蛛网膜下腔、额部脑沟和纵裂池CT测量值均比1~3岁儿童大,且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CT值逐渐降低.结论 脑发育不良小儿脑室脑沟脑池的CT测量值均比正儿童高,通过CT测量脑室脑沟脑池可以早期诊断小儿脑发育不良,为小儿脑发育不良的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王鹏;郭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行脾切除术患者63例,其中术后无门静脉血栓30例,术后有门静脉血栓33例.对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因素,如术前术后门脉直径、门脉流速差、脾容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质指数等,应用多元回归筛选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中,脾切除断流术后未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0例(47. 62%);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3例(52. 38%),均于术后1~6个月内发生.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脾脏容积、脾切除前后门脉流速差、术前及术后门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术后门脉流速差是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而术前及术后门脉血流速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体质指数与门脉血栓形成无关(P>0. 05).结论 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及术后门脉流速差是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高危因素.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治疗能够预防门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脾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嘉;徐继威;张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AVN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总转复率、首次转复率、追加药物转复率、转复时间、转复前后血压变化及1年内复发次数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律首次转复率分别为68. 29%和82. 93%,总转复率分别为80. 49%和90. 24%,两组患者首次转复率、总转复率、转复时间、血压变化和复发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 15%,高于观察组的14.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AVNRT患者时的转复和预防复发效果相当,但使用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杨南然;石兵;刘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P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77.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较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好,联合用药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13例行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57例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睁眼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麻醉后12、24 h观察组MM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1、T2、T3段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心率(HR)、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有效抑制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对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崔雪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研究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连抗原、细胞角蛋白CK1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23%(1/31),对照组为12. 90%(4/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 306,P=0. 012).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可更好降低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治疗后呈持续降低趋势,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1月7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7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70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指导喂养以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浓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 59%)高于对照组(78.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为(2. 4 ± 1. 3)d、退热时间为(1. 7 ± 0. 6)d、止吐时间为(1. 3 ± 0. 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浓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 05).两组患儿CD4 +、CD8 +、CD4 +/CD8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强机体细胞免疫能力,用药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蔡戈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肝包虫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属高发地区.手术及药物治疗是肝包虫病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器械、理念的更新,手术方式更多样化,手术效果却差别较大,临床上,胆汁漏是肝胆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胆汁漏可导致胆源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术后胆汁漏发生的原因及术中预防措施在肝胆手术中意义重大.
作者:罗布顿珠;边伊啦;于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炎症反应.结果 治疗后7、14、90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可减轻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郭建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筋膜蒂皮瓣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19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60例给予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效果及手指功能.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1. 67%)高于对照组(77. 97%),手术时间、两点辨别实验距离、手指耐磨率及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屈伸功能受限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外观佳,耐磨性强,屈伸功能良好.
作者:冯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取规范化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可靠,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妊娠结局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中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