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莉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取规范化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可靠,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妊娠结局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中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称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通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疗法42例,予以序贯机械通气疗法42例.比较常规和序贯通气患者各项时间指标,观察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生命体征,统计预后指标.结果 序贯通气患者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均少于常规通气患者(P<0. 05).出现PIC时,常规通气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高于序贯通气患者(P<0. 05).序贯通气患者病死率(0)、再插管率(4. 76%)低于常规通气患者(9. 52%、1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序贯通气法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通气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静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药物使用不合理率(6. 67%)低于对照组(42.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有利于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作者:杜志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46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给予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比较超声检出例数与手术实际诊断例数,计算诊出率,同时比较肝癌与门静脉关系的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检出肝门部肿块1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9例,检出率为89. 47%;肝门部淋巴结7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8例,检出率为38. 89%;浸润肝脏或胆囊6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3例,检出率为46. 15%;腹膜转移4例,手术诊断实际证实为11例,检出率为36. 37%;在肝癌与门静脉关系诊断对比方面,5例门静脉受侵病患在手术诊断均得到证实,符合率为100%,7例超声诊断门静脉未受侵患者,6例门静脉未受侵患者在手术诊断中均得到证实,1例则为门静脉受侵病患,符合率为85. 7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符合率高,对病患无严重伤害,对该病的提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莹;向言平;关彩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应遵循个体化、科学化原则,注重营养风险评估与定期发育监测,强调识别生长迟缓高风险与营养不良的早产儿,以便更具有针对性地对早产儿进行强化营养支持,消除出生后早期营养储备不足与缺失,加快合理追赶生长,改善早产儿远期预后.为了减少早产儿发育异常性疾病与残疾的发生,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本研究探讨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王艳;李晓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超声引导下于肩峰下滑囊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7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于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标志法于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及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于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作者:魏纯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早孕者2 037例,均进行甲状腺筛查,其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2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 914例(甲功正常组);2 037例早孕者中共有先兆流产患者253例,分为先兆流产甲减组(61例)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192例).有111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在我院分娩,111患者中83例在孕期定期复查甲功并及时调整优甲乐剂量,作为甲减治疗组;21例患者应从性差,自行停药,未进行定期复查,7例患者因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拒绝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28例患者归为甲减未治疗组.先兆流产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肌注和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观察保胎成功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甲减组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为49. 59%(61/123),高于甲功正常组的10. 03%(192/1 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78,P<0. 05).先兆流产甲减组和先兆流产甲功正常组的孕酮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 337,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重度贫血、妊高症、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甲减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甲减治疗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甲减未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高,但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先兆流产孕妇无差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孕早期孕妇应进行常规甲状腺筛查,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俊杰;李彩霞;申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内固定法,观察组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伸膝大角度与屈膝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促进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邹红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P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77.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水平,疗效较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好,联合用药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肝包虫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西部属高发地区.手术及药物治疗是肝包虫病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器械、理念的更新,手术方式更多样化,手术效果却差别较大,临床上,胆汁漏是肝胆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胆汁漏可导致胆源性腹膜炎,病死率高,若处理不及时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术后胆汁漏发生的原因及术中预防措施在肝胆手术中意义重大.
作者:罗布顿珠;边伊啦;于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84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 19 ± 0. 63)min、(24. 26 ± 1. 21)h、(1. 32 ± 0. 43)d、(4. 21 ± 0. 53)d,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4281. 24 ± 165. 25)元,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 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复发率为 4. 76%,低于对照组的 1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414,P =0. 0064 ).结论 对腹外疝患者的治疗,采取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荐.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行脾切除术患者63例,其中术后无门静脉血栓30例,术后有门静脉血栓33例.对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因素,如术前术后门脉直径、门脉流速差、脾容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质指数等,应用多元回归筛选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中,脾切除断流术后未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0例(47. 62%);发生门脉系统血栓33例(52. 38%),均于术后1~6个月内发生.术后血栓及术后无血栓者脾脏容积、脾切除前后门脉流速差、术前及术后门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术后门脉流速差是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而术前及术后门脉血流速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体质指数与门脉血栓形成无关(P>0. 05).结论 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及术后门脉流速差是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高危因素.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治疗能够预防门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脾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嘉;徐继威;张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固缝合联合弹力绷带对包皮环切患者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40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组在术后同时采用加固缝合与弹力绷带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切口换药次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外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将加固缝合与弹力绷带联合应用于包皮环切术患者的术后切口固定,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加快切口愈合,同时减少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
作者:冯铭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预防早产儿佝偻病的效果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7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早产患儿给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早产患儿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25-羟基维生素D、血钙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佝偻病患病率为8. 57%,低于对照组的22.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早产儿的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血钙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早产儿的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20-(OH)D及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剂量维生素D可明显降低早产儿佝偻病发生率,改善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提高血钙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敏霞;颜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22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122例)与常频机械通气组(10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氧合指数(OI)为(7. 92 ±4. 27)mm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为(0. 26 ±0. 12)、血氧分压(PaO2)为(54. 29 ± 14. 39)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4. 23 ± 2. 51 )mmHg、(0. 37 ± 0. 21)、(63. 29 ± 15. 21)mmHg.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PaCO2为(39. 39 ± 5. 92)mmHg、pH值为(7. 38 ± 0. 37)、PaO2为(79. 67 ± 7. 62)mm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32. 15 ± 6. 42)mmHg、(7. 37 ± 0. 32)、(88. 92 ± 6. 36)mmHg.两组患儿PaCO2与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的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对于患儿的肺氧合功能以及血氧有着良性的作用.
作者:王金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消旋卡多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儿泻停颗粒,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 29%)高于对照组(77. 1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消旋卡多曲与儿泻停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且未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统计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内镜诊断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55. 00%.200例患者中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为A型58例,B型61例,C型81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A型21例,B型16例,C型73例;其对应内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6. 20%、26. 23%、90. 12%.其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不能完全吻合,存在一定差异.内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应给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癌变发生率.
作者:栗安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派特灵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10例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派特灵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观察未采取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及病灶清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转阴率及病灶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派特灵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人乳头瘤病毒清除效果,促进病灶消退,进而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作者:曹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软性输尿管镜下200 μm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上尿路结石患者45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肾结石27例.45例均给予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后第3天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残余结石的情况及双J管位置,术后1个月继续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排石情况,3个月后复查泌尿系造影观察残余结石情况.结果 4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3 d高热,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残余部分结石13例,平均住院7. 5 d,术后随访3个月,肾下盏残余结石5例.结论 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手术损伤小,感染率低.
作者:黄少情;叶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10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为(50. 32 ± 9. 51)分,低于对照组的(60. 63 ± 9.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低于对照组(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阳性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齐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