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孟忠;李康成;吉康荣
目的 探讨耻骨上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对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研究组采用耻骨上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02.5±12.4)min]、术中出血量[(115.7±34.1)ml]、留置尿管时间[(5.1±1.2)d]、住院时间[(8.6±1.3)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上小切口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德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方法及疗效,总结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2例,试验组采取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术+MC+颈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骨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颈前路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随访期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JOA评分、颈椎曲度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JOA评分、颈椎曲度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剑平;蔡宏华;刘伟乐;赖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均为奇数例)和对照组(均为偶数例),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均行1年期随访,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和镇痛药的使用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稍长,但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短,不使用镇痛药,且切口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未见严重并发症,安全可行.
作者:郑周红;朱婷娜;徐刚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1例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胀、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缓解等较为典型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表现,上腹部增强CT提示腹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结构正常,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间夹角较小,约26°左右,考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部MRI提示考虑小肠肿瘤伴肠系膜扭转或腹内疝.精做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环下方环腔黏膜见深凹溃疡,病检提示腺癌.结论 提高对PDC的警惕性,积累与其他消化道疾病鉴别的经验,避免PDC的误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黄更珍;杜宗汉;周晓晴;陈福敏;张耀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超声结合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UE)的诊断差异,寻找更灵敏的鉴别非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264例非哺乳期患者(312个乳腺病灶,恶性97个,良性215个)进行常规超声和UE检测,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比较,对比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 超声诊断检测结果良性病灶166个,检测正确149个,恶性病灶146个,检测正确80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9%、82.47%、69.30%、54.79%、89.76%;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为≤3分(良性)189个,检测正确176个,≥4分(恶性)123个,检测正确83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1%、83.51%、81.86%、65.85%、93.12%;超声结合弹性成像结果为良性病灶207个,检测正确197个,恶性病灶105个,检测正确90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5%、92.78%、91.63%、85.71%、95.17%.三组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超声合并弹性成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在诊断非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时,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具有重要临床检测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韩相国;鹿守印;罗爱琴;成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7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研究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并发症发生率(8.10%)明显低于对照组(3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石奇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三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特征与快速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5年行产前彩超检查并诊断出有三尖瓣反流特征的胎儿138例,按照三尖瓣反流类型分成生理组(生理性三尖瓣反流)和病理组(病理性三尖瓣反流),每组69例.分析并对比两组胎儿三尖瓣反流相关参数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结果 三尖瓣反流相关参数右心室与左心室横径比值(DRV/DLV)、右室壁与左室壁的厚度比值(TRV/TLV)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如大三尖瓣反流速(VTR)、反流速根部宽度(WTR)、反流持续时间与心室收缩时间比值(TTR/TS)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胎儿三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的相关参数的变化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类型.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7(CXCR7)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颈癌患者59例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86例为CIN组,并选择同期其他病因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颈组织20例为对照组,分析三组标本的CXCR7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CXCR7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88.1%)高于CIN组(45.3%)及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高于对照组(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CXCR7阳性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r=0.421,P<0.05).结论 CXCR7在子宫颈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邓鹏飞;黎华文;伍伟芬;左艳;任大宏;黄建宏;张丽帆;李丽华;刘琪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对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7种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群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生菌治疗,疗程为3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氨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与肝硬化相比,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肠道有益菌增加,血氨下降,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 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内毒素和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情况.
作者:王慧;李静;李锦绣;陈萍;冯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活跃期胎心音正常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活跃期胎心音正常羊水Ⅱ~Ⅲ度粪染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其中对照组产妇行阴道分娩,实验组产妇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对比产后两组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较对照组的8.8%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新生儿,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时的Apgar评分更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Ⅱ~Ⅲ度粪染但胎心音无异常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不会影响产后母婴结局,临床应对羊水粪染患者产程进展、阴道分娩条件和胎粪污染程度实施充分评估,并根据胎心监护结果确定分娩方式,以改善围生儿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吕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鼻罩、口鼻罩不同无创通气呼吸面罩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鼻罩、口鼻罩无创通气治疗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抗炎、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鼻罩治疗组(A组)和口鼻罩治疗组(B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血气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总有效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血气指标、总有效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组少(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但鼻罩组较口鼻罩组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患者更容易接受.所以本研究认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优先采用鼻罩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马利娟;杨秀芝;张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盆腔动脉栓塞术对原发性产后出血(PP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PPH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盆腔动脉栓塞方案,对照组使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方案,比较手术后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总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手术以后,在总止血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动脉栓塞术在减少出血量和提升止血成功率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治疗PPH的首要考虑方案.
作者:钟俊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子宫异常出血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CRE治疗.分析手术过程中操作的改善情况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术后回访,分析术后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8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减少,仅为(48.97±14.82)min;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仅为(67.34±21.85)ml.无明显术中并发症出现,仅有3例患者出现颅内低压现象.术后回访显示,80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月经恢复率高达95.24%;4例患者月经量增多,并通过服用药物治疗后,其月经量也得以恢复.结论 宫腔镜下行TCRE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安全性良好、治愈率高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手术疗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行上肢手术的患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定位下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中为了维持患儿麻醉深度给予不同剂量的七氟醚.对两组患儿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效果、七氟醚用量以及血液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效果好、七氟醚用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很好地满足小儿上肢手术中对麻醉的需要,起效快、效果好、相关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新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5年9月120例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分流术组和断流术组,每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与断流术组患者相比,分流术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的好转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断流术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分流术组(P<0.05);分流术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30.0%,明显高于断流术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分流术组4例患者出现肝性脑病,而断流术组患者无肝性脑病发生.两组患者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流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对肝功能影响小,操作简单,是治疗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区颖豪;粱丽婷;陈晓;黄灿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新生儿左半小结肠综合征(neonatal small left colon syndrome,NSLCS)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儿功能性低位肠梗阻疾病,首次提出于1974年[1],其临床表现为生后24~72 h内不明原因出现的进行性腹胀、胆汁性呕吐及胎粪不排等消化道梗阻症状,且这种症状可随时间推移消失或经保守治疗很快治愈,此后不再发作,其典型大肠气钡双重造影特征为一狭窄的左半结肠,于脾曲有一突然移行区,可伴有横结肠、升结肠扩张.NSLCS作为一种罕见的新生儿疾病,国内相关报道较少,难免存在一些认识问题,且其临床表现与某些疾病初期症状极为相似,如长段型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胎粪栓塞综合征、新生儿肠套叠等,容易误诊、漏诊,一旦出现结肠穿孔,病情危重,此时如处理不当,往往会伴随较高病残率和死亡率[2-4],因此行外科手术干预是极为必要的,而手术方式的选择极为关键,目前结肠穿孔的治疗方法较多,很难抉择.目前NSLCS的病因尚不明确,由于疾病不仅会加重家庭一些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会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若能从病因学方面认识并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如对病历的询问及组织病理活检等,发现孕期疾病、基因因素等可能与 NSLCS的发病有关.本文现就 NSLCS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琴;张大;杨合英;杨林;王家祥;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释放压力、支架直径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直接支架植入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梁;陈丽敏;李娜;袁益清;罗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规范、高效治疗提供参考,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7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3SELPaZ/18ELPa化疗方案)与观察组(3CVLPa/18VLPa方案),每组36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液免疫(IgG、IgA、IgM)及细胞免疫(CD4+、CD8+)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病灶吸收及空洞变化情况、不良反应.随访2年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63.9%,明显高于对照组(36.1%,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1.7%、77.7%,明显高于对照组(55.6%、50.0%,P<0.05).两组患者各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除CD8+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且安全,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复发.
作者:陈廷宪;莫思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七氟烷、异丙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对脊椎骨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疼痛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45例,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指数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细胞间黏附因子-1、白细胞介素-6、内皮细胞选择素、血小板选择蛋白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疼痛感患者11例(24.4%),低于实验组的21例(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取麻醉方案.
作者:李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不同给药剂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比治疗前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凝素-3(Gal-3)水平变化情况及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NT-proBNP、MMP-9、Gal-3、LVEDD、LVESD、LVEDV、LVESV、LVE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T-proBNP、MMP-9、Gal-3、LVEDD、LVESD、LV-EDV、LVESV、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镇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