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昀;赵烨;施颖;高玲玲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应用DPAP25 Plus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沙丁胺醇加氯化钠注射液氧化驱动雾化吸入15 ~ 20 min,每日2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 (60/65),对照组为77.8% (35/6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氧分压(PaO2)、pH值、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抗生素等激素类药物用量,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鄢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6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颞肌下组、改良颞肌下组、颞肌外组,每组12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的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并对比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改良颞肌下组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方面优于其余两组,并未增加颅内出血、感染、硬膜外血肿、钛网松动、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颅骨修补术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能够使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等方面得到改善,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自信心,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松;杨春红;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HSPN的46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常规结果分为HSPN(-)组(404例)及HSPN(+)组(65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HSPN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D-二聚体、CysC、WBC、ANC、皮疹复发>3次、尿微量白蛋白、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将其作为自变量,以是否肾炎作为因变量,以再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为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升高与HSPN发生呈正相关,为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该实验室指标出现相关异常时,需警惕HSPN的发生.
作者:张春伟;吴慧;李燕林;王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住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恢复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创伤小,对骨折局部血液运行破坏少,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延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伴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 法选取58例伴周边环形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44例)和恶性组(恶性甲状腺结节,14例).比较两组患者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一般情况和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径、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钙化厚薄和钙化连续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周围声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厚薄不均匀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6.15% (6/13),阴性预测值为82.22%(37/45);钙化连续性中断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为41.67%(10/24),阴性预测值为88.24% (30/34).结论 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周围环形钙化厚薄是否均匀、钙化连续性是否中断可作为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mg/kg完成诱导插入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吴振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随机性分为两组,每组42例,术中以电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电刀组,术中以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超声刀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较电刀组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较电刀组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后评估.方法 选取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患者61例,于确诊当日及确诊后第4、8天检查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9例,死亡组22例.比较两组VAP患者于确诊后第0、4、8天的PCT和CRP水平及分析在不同时间段PCT截断值与死亡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VAP患者确诊当天的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于确诊第4天和第8天的血清PC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患者于确诊第0、4、8天的血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两组VAP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于确诊第0、4、8天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第4天PCT水平>1μg/L是强的死亡预兆.结论 血清PCT水平是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预测标志物,未发现CRP水平与该疾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确诊第4天PCT水平是预测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病死率的关键指标.
作者:朱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保守治疗的27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记录VAS评分和ODI评分,于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常规进行脊柱正侧位片、磁共振检查,测量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比较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变情况,同时观察骨折椎体愈合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均完成随访,男6例,女21例,年龄(68.33 ±8.40)岁.27例患者治疗前同治疗后1周比较,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较治疗前更加严重(P<0.05).27例中出现椎体骨折不愈合5例.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保守治疗中期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较严重,且骨折不愈合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彬;丁一;赵伟峰;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产儿进行人工喂养,观察组早产儿则进行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喂养不耐受、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喂养后,观察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肠内完全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降低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作者:刘军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指标低于开腹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腹腔镜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
作者:谭成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对小儿难治性哮喘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难治哮喘伴OSAHS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哮喘状态、肺功能变化,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和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控制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 难治性哮喘伴OSAHS患儿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哮喘不易控制;积极对OSAHS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建议临床加以重视.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或二药联用对治疗合并精神疾病的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04例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二药联用组各52例,单一用药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二联用药组在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β-RB)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或其他抗高血压类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12周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随时进行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均降低到140/90 mmHg(1 mmHg =0.133 kPa)以下,单一用药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别为(130.88 ±15.99)、(80.92±9.38) mmHg,与二药联用组[分别为(125.36±14.34)、(79.27±10.48) mmHg]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52)显著高于二药联用组3.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其二药联用均能使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二药联用治疗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陈新河;周艳兰;庄淑丽;陈苑华;杨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9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比较治疗后两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7% (82/98),观察组为97.9%(96/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2.2% (12/98),对照组为30.6% (30/9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春兰;林文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Deluxe-PS型与PFC Sigma RP型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A组选用Deluxe-PS型假体,B组选用PFC Sigma RP型假体,评价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以及外翻角.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假体屈曲角度及外翻角均少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中,Deluxe-PS型假体同PFC Sigma RP型假体的应用效果相当,可很好实现假体同骨截面高精度的结合,提高假体同截骨覆盖面融合的适合性,但Deluxe-PS型假体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作者:葛建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2例需7d以上肠外营养的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新发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可降低重症患者肝功能损害,促进蛋白质合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庆国;彭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细菌清除率.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38/39),对照组为81.6%(31/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观察组为83.3%(20/24),对照组为40.9% (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难治性呼吸道感染,较单左氧氟沙星效果更显著.
作者:陆云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肱骨髁间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杜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多次剖宫产孕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次剖宫产手术史再次妊娠至足月行剖宫产的单胎活产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剖宫产术后予以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置入.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以缩宫素20 IU子宫体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输血患者例数、子宫切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输血率及子宫切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多次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慧;许博;董丽娟;张文艳;张晓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餐后2h血糖(2h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总胆固醇(AG)、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对于血脂调节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蔡茵瑜;叶庆邦;史伟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