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饮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CHF患者心肌重塑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的影响

李爱霞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生脉饮注射液, 曲美他嗪
摘要:目的 探讨生脉饮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重塑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7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予以生脉饮注射液+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单一生脉饮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心肌重塑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cTnI、血浆BNP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3周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LVSD及血清cTnI、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 (6/40),对照组为10.26%(4/39),组间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饮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减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改善其血浆BNP、血清cTnI水平,且安全性高.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34例,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其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统计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机体功能、社会职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8.2% (30/34),并发症发生率为11.8% (4/34).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鸿志;樊书新;骆雷锋;王贺平;刘照树;张潇;钟凯华;姚树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产科需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硬膜外术前麻醉;观察组于手术前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不同麻醉方法不同时间段心率、动脉压及脑电双频谱指数、术后不良反应、麻醉优良率等指标.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组产妇麻醉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88.0%),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另外,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追加麻醉药物剂量及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对产妇及胎儿影响较小,肌松效果良好可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周会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伤椎单侧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目的 比较经伤椎单侧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JOA、VAS评分和手术前后Cobb角度、术后半年丢失度、术后即刻矫正度.结果 术前,两组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JOA、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半年Cobb角和术后半年丢失度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即刻矫正度度数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跨伤椎固定比较,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效果更佳,术后能更好地维持脊椎的矫正度.

    作者:刘卫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自觉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且患者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的自觉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安全可行,利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的恢复,改善美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郭赞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血清结核抗体(TB-AB)、腺苷脱氨酶(ADA)、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比较各个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情况.结果 观察组斑点形成细胞(SFC)形成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原检测SF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郭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梅毒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评价组;将同时期收治的110例非梅毒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金标测试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后的阳性率、特异性、灵敏度和对照组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结果 评价组中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98例、94例、104例和105例,阳性率分别为89.09%、85.45%、94.55%和95.45%;TPPA的假阳性率与化学发光法、TRUST和金标测试法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低于化学发光法、TPPA和金标测试法,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TRUST、TPPA和金标测试法四种检测方式相比之下,TPPA法比较适合用作检验梅毒螺旋抗体,因其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假阳性率不明显,综合效果甚佳.

    作者:张意钗;岑美婷;臧宁;黄燕文;罗胜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93例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疼痛、椎体高度骨折再发率.结果 观察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率(4.26%)低于对照组(28.26%),(P<0.05);观察组降低VSA评分、提高骨密度T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减少Cobb角、增加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降低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PKP术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再次骨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温亚锋;陈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应用于重症患者的近期疗效

    目的 研究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2例需7d以上肠外营养的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新发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可降低重症患者肝功能损害,促进蛋白质合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庆国;彭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对患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对患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观察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纳,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气流量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测量值对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可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李法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妇产科门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48例和健康孕妇48例纳入课题研究,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组孕妇和正常孕妇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差异.结果 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轻度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可以作为ICP诊断和轻度、重度分级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开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的作用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mg/kg完成诱导插入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吴振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免疫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ITP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5 mg/(kg·d),5d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 mg/(kg·d),疗程为4周.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治疗,连续治疗5d.监测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小板参数水平,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14 d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分别为(265.72±51.42)×109/L和(3.25±1.32)%,高于对照组的(208.69±44.56)×109/L和(2.4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14 d的MPV和PDW分别为(8.72±1.23)fL和(10.59±1.56)%,低于对照组的(10.12±1.34)fL和(14.2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6±0.79)d、(4.38±2.23)d、(3.02±1.05)d和(9.87±1.26)d,低于对照组的(3.76±1.21)d、(8.64±3.45)d、(4.13±1.18)d和(13.28±1.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可有效改善患儿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出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清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d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结石清除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可降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付昕阳;潘耀权;刘远;孙小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逆转效果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逆转效果.方法 将64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4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阿托伐拉汀10mg/d,疗程均为8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肌肥厚和心脏舒张功能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及左心重量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SBP及其平均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降低血压,增强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可有效改善LVMI,逆转心肌肥厚.

    作者:刘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加CPAP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加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压吸氧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加CPAP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儿时间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48 h,研究组患几的氧合指数、pH值优于对照组;治疗3d,研究组X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加CPAP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病程.

    作者:张剑;张艺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餐后2h血糖(2hP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总胆固醇(AG)、三酰甘油(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对于血脂调节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蔡茵瑜;叶庆邦;史伟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9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比较治疗后两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7% (82/98),观察组为97.9%(96/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2.2% (12/98),对照组为30.6% (30/9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持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春兰;林文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组,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左心射血分数与E/A.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但研究组左心射血分数、E/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泽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随机性分为两组,每组42例,术中以电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电刀组,术中以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超声刀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较电刀组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较电刀组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HSPN的46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常规结果分为HSPN(-)组(404例)及HSPN(+)组(65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HSPN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D-二聚体、CysC、WBC、ANC、皮疹复发>3次、尿微量白蛋白、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将其作为自变量,以是否肾炎作为因变量,以再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为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D-二聚体、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升高与HSPN发生呈正相关,为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该实验室指标出现相关异常时,需警惕HSPN的发生.

    作者:张春伟;吴慧;李燕林;王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