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的临床观察

罗新梅

关键词:超声, 金属探针, 过度倾屈子宫, 吉妮环
摘要:目的:探究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韶关市新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行 B 超下金属探针放置吉妮环的过度倾屈子宫妇女12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常规放置吉妮环的过度倾屈子宫妇女115例,比较两组妇女置入吉妮环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中共有9例不合格,包括吉妮环脱落5例,放置偏移4例;观察组妇女无脱落及偏移情况,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可提高置入合格率,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呼吸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应用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的5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愈的患儿和病死的患儿分成治愈组和病死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效果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0例,病死16例,治愈率为71.43%,病死率为28.57%。记录分析结果:治愈组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上机时患儿日龄均明显高于病死组,血气分析结果变化程度明显小于病死组。结论对于早产儿医护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应用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时,尽量排除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忠坤;林妃红;林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感染患者 PCT 与 CRP 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肺感染患者血清 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煤集团总医院自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肺部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肺感染种类将其分为 G -菌感染组、G +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CT、CRP 水平,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在肺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G -菌感染组血清 CRP、PCT 分别为(98.61±6.35)mg/ L、(13.82±2.12)μg/ L,与其他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 + CRP 两项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肺感染患者诊断准确率均达85.00%以上,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在肺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 PCT 联合 CRP 检测方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对感染类型鉴别有其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的原因、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被误诊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半年随访,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复位26眼,再脱离5眼。术后矫正视力:≥0.3者8眼,视力<0.3者15眼,视力无恢复者8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3 d 内吸收者18眼,1周内吸收者4眼,3~4周吸收者4眼,积液未吸收5眼。误诊原因:检查不全面,所有误诊患者既未做散瞳检查,也未做过眼科 B 超或三面镜检查等;检查不细心,考虑不周全,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临床特点:中老年农村患者多见;此类患者病程长,视网膜脱离范围大;裂孔多位于下方;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结论眼底疾病要做散瞳、三面镜等全面检查,有条件者可做眼部 B 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可以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杨永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的80例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就诊为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均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再将80例 RE 患者中 Hp 感染阳性者29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15例常规三联抗 Hp + PPI 治疗,B 组14例仅 PPI 治疗。随访半年。结果80例 RE 患者 Hp 感染率为36.3%,对照组80例慢性胃炎患者 Hp 感染率为86.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 患者各级之间 Hp 感染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A 组15例根除 Hp 患者复发率(60%)高于 B 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根除 Hp 治疗后 RE 的发病率为14.5%。结论 Hp 在 RE 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吴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应用 PCD 治疗2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共穿刺48次,穿刺成功率为100%;21例经 PCD 治疗成功,免于外科手术;3例经 PCD 治疗有效,减轻感染中毒症状延缓手术时机;1例引流无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CT 引导下 PCD 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避免或延缓传统外科手术。

    作者:汪海平;项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癌术后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卡铂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高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宫颈癌术后患者86例,按联合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卡铂组和顺铂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铂组3年生存率为75.61%,略高于顺铂组的66.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卡铂组中等及以下胃肠道、肝肾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95.35%、93.02%、65.12%,均明显高于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卡铂组中等及以下脱发发生率为27.91%,明显低于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卡铂化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同时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程度较低,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敦波;温尊北;庞晓泳;谢地;陈海文;李宗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房穿刺联合 Nd:YAG 激光早期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联合 Nd:YAG 激光早期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缩瞳剂和β-肾上腺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行前房穿刺术后,增加 Nd:YAG 激光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眼睛的视力、眼压和房角开放情况,并进行3~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在术后24 h,72例(90%)患者手术眼的视力得到提升(≥2行);术后2 h 时,患者平均眼压为(19.8±7.3)mm Hg(1 mm Hg =0.133 kPa);术后69例(86.2%)患者手术眼的房角开放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平均开放度数为(6.31±0.22)°。对照组80例患者患眼视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平均眼压为(25.2±8.6)mm Hg,房角平均开放度数为(4.09±0.18)°。观察组治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结论将前房穿刺术联合 Nd:YAG 激光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早期的治疗中,可以达到控制眼压,改善房角开放情况的目的,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黛丽;谭荣强;夏云开;刘勇慧;张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韶关市新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行 B 超下金属探针放置吉妮环的过度倾屈子宫妇女12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常规放置吉妮环的过度倾屈子宫妇女115例,比较两组妇女置入吉妮环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中共有9例不合格,包括吉妮环脱落5例,放置偏移4例;观察组妇女无脱落及偏移情况,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 超下金属探针用于过度倾屈子宫放置吉妮环可提高置入合格率,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新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在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封堵后的房间隔缺损(ASD)40例患者,于术后即刻、第2天、3个月后测量其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与术前缺损大小进行比较,评价封堵器型号选择是否适宜。结果40例 ASD 封堵器伸展径与术前缺损大小无明显变化,封堵器厚度在术后即刻与术后第2天变化不显著,于3个月后变化较大,其厚度明显缩小。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简便、准确测量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以得出封堵器形变的过程,封堵器厚度的适宜范围多少为牢固,并发症少。

    作者:谢微;罗以恒;张源祥;万志敏;邱银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徐州市广慈医院诊断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处于急性期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49%)与对照组(75.6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效果与氟哌啶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乳腺肿块患者53例,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特征,并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总结其确诊率及误诊率。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39例,良性14例,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9%,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5.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断乳腺肿要结合临床实际,仔细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田雷蓉;陈庆康;刘新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肺运动试验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7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记录其术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各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术后有无心肺并发症发生。半年之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NYHA 分级)患者不考虑行择期手术,也视为心肺运动试验的禁忌证。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膜退行性改变),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4例,前列腺切除手术9例,胆囊手术14例,胃癌、结肠癌手术34例,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手术14例,全部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麻醉时间为(75±32)min。根据术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是否用血管活性药处理,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不能正常在麻醉恢复室苏醒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分为 A 组69例(正常完成手术麻醉无并发症)和 B 组6例(发生并发症需要处理或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作者:李云峰;于松杨;崔峰鹤;马圣君;郭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辉县市中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固定方案,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并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及1年对患者实施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1.2±11.1)min,术中出血量为(172.6±33.1)ml,住院时间为(10.3±1.2)d,术后6周、3个月、1年 Constant-Murley 评分分别为(82.1±14.0)分、(83.6±13.5)分、(88.6±10.4)分,术后6周、3个月、1年 ASES 评分分别为(82.3±12.4)分、(84.4 ±12.1)分、(88.4±7.8)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玉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剂量甲强龙、外科减压及两者联合治疗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强龙、外科减压手术治疗法及两者联合治疗法在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 组患者治疗后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 A 组和 B 组(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外科减压手术治疗法可有效改善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坤烈;陆茂德;仇继任;章泰丰;葛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成功救治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一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为一种少见的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猝死的冠状动脉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出血形成血管夹层,影响正常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常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围产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动脉壁中层结构变异、剧烈运动等因素相关。往往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腹痛。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早期行介入诊断及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王秀亭;陈韵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HPV 分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妇女,临床无明显阳性体征。组织形态特征为小类圆形细胞巢,由温和一致的基底样细胞组成,巢周栅栏状排列,部分巢中央有腺样结构,表面常伴随宫颈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 CK5/6和 P63阳性表达,但巢中央腺样结构区阴性。CK7阴性。HPV 多为16型阳性。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与 HPV 感染相关,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可与其他宫颈肿瘤鉴别。

    作者:陆亚平;王欣霖;孙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 PDR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B 组予以20 G 传统玻璃体手术方案,A组采用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方案。比对两组患者平均术程及术前(T0)、术后第7天(T1)、术后第15天(T2)、术后第30天(T3)等时段内眼压、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记录其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T0~ T3时段内,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0时,两组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 T3时,两组佳矫正视力均较 T0时显著提升(P <0.05);其中 A 组增幅大于 B 组(P <0.05);②A 组手术时间为(62.8±10.9)min,显著低于B 组的(90.4±19.4)min(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 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与 B 组的21.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PDR 患者予以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评价症状性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对照标准,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判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临床怀疑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21例,均行主动脉弓以上 CTA 检查,并在2周内行 DSA 检查,将 CTA 与 DSA 检出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CT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21例362段血管 CTA 和 DSA 诊断符合数为353段(97.5%),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9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128层 CTA 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价。

    作者:张磊;陈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53)和对照组(n =53)。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入院时、治疗第1天、治疗第5天颅内压、血糖、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羟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5天颅内压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第1、5天颅内压明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第1、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 <0.05),观察组第1、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 GFAP、UCH-L1水平第1天、第5天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血清 GFAP、UCH-L1水平第1、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中残、重残及植物状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易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河南省电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者6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行抗 CCP 抗体检测及 RF 测定。比较 RF 测定、抗 CCP 抗体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 RF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P 阳性率与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 RF 阳性率明显高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晚期患者抗CCP 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与 RF 联合可提高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预测预后,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