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丽
目的:探讨舒利迭单用与合用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 MON)对老年支气管哮喘( B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联合组60例给予口服孟鲁司特与吸入舒利迭治疗,而舒利迭组60例仅给予吸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流速(PEF),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哮喘和胸闷症状缓解时间,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 FEV1、FVC 和 PEF 分别为(1.32±0.39)L、(2.13±0.62)L 和(3.15±1.32)L,舒利迭组为(1.15±0.26)L、(2.01±0.51)L)L 和(2.80±1.01)L,联合组咳嗽、哮喘和胸闷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舒利迭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舒利迭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利迭结合孟鲁司能明显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小平;何东阳;戴广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泪液中溶菌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干眼症患者中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燥综合征组(A 组)和非干燥综合征组(B 组)。选取30例健康个体设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快速比浊法与双抗体夹心 ABC-ELISA 法检测泪液溶菌酶浓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结果 A、B 两组患者泪液中溶菌酶 A、B、L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 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泪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液中溶菌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2是干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微量快速比浊法检测法对监测干眼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灵敏度较高,检测结果可靠、准确,对于诊断干眼病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作者:熊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乳腺肿块患者114例,均行普通 B 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普通 B 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普通 B 超乳腺肿块诊断总符合率为80.70%,良性、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65%、80.95%;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诊断总符合率为94.74%,良性、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肿块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对照标准,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判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临床怀疑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21例,均行主动脉弓以上 CTA 检查,并在2周内行 DSA 检查,将 CTA 与 DSA 检出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CT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21例362段血管 CTA 和 DSA 诊断符合数为353段(97.5%),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9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128层 CTA 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价。
作者:张磊;陈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肾盂积水轻中度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48例,结石直径1.0~1.5 cm,其中入院前2周内行 ESWL 者23例为碎石组,未行 ESWL 者25例为未碎石组,两组均行 URSL 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碎石组与未碎石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96、42.96 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4%、3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理选择 URSL 手术患者,术前配合 ESWL 治疗,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率,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王鸿;何长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7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记录其术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各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术后有无心肺并发症发生。半年之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NYHA 分级)患者不考虑行择期手术,也视为心肺运动试验的禁忌证。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膜退行性改变),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4例,前列腺切除手术9例,胆囊手术14例,胃癌、结肠癌手术34例,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手术14例,全部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麻醉时间为(75±32)min。根据术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是否用血管活性药处理,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不能正常在麻醉恢复室苏醒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分为 A 组69例(正常完成手术麻醉无并发症)和 B 组6例(发生并发症需要处理或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作者:李云峰;于松杨;崔峰鹤;马圣君;郭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 Depulpin 失活剂对慢性牙髓炎根尖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个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 Depulpin 失活剂,对照组给予多聚甲醛失活剂进行牙髓失活,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反应良好率为74%,根尖症状有效缓解率为86%;对照组术后反应率良好率为66%,根尖症状缓解有效率为64%。结论 Depulpin失活剂作为一种新型无砷失活剂,不仅失活作用确切,而且术后反应较好,还有对慢性牙髓炎的根尖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牙髓失活剂。
作者:谢安琪;任英华;陈沐;章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推拿对提高脑瘫患儿头控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20例),并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推拿治疗2周及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头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提高脑瘫患儿的头控能力治疗中,推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贺箫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对机体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揭西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各时期的血清应激指标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结果术后1 d 观察组的肾上腺素升高为(0.27±0.05)ng/ ml,术后1 d 观察组的应激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 观察组肾上腺素降低至(0.21±0.04)ng/ ml,可见术后3 d 患者的应激指标明显低于术后1 d,观察组各时期各项血清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 d 患者的各项应激指标明显上升,在术后3 d 时各项应激指标又明显下降,观察组这种上升的幅度和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而降低的幅度和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25±1.50)d,康复时间为(13.50±2.15)d,而对照组分别为(15.20±2.60)、(30.25±5.20)d,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创口小,对血清各项应激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邹健军;郑跃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术中不同融入方式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茂名市中医院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切除上、下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照组采用经后方入路椎体间孔融合术(PLIF),术后比较两组随访 JOA 评分改善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JOA 改善率为(83.8±0.6)%,对照组为(83.6±0.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LIF与 PLIF 两种不同融入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其中 TLIF 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9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对两组入选对象的治疗时间、整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抗生素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康燕;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 A(CyPA)、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泌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心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0例窦性心律非心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 ELISA 对血清 CyPA进行检测,运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 hs-CRP 进行检测,运用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左心房前后径(LAD)进行测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 CyPA、hs-CRP、LAD 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 CyPA、hs-CRP 水平为(6.9±1.96)ng/ m、(14.2±2.97)m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90)ng/ m、(7.5±0.96)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AD[(37.8±4.17)mm]显著长于对照组[(33.5±2.76)mm](P <0.05);研究组 CyPA 水平与 hs-CRP 水平、LAD 均呈正相关(P <0.05),而 hs-CRP 水平和 LAD 也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CyPA、hs-CRP 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房颤的维持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中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联合低频彩超在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50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高频、低频彩超检查,比较高频彩超联合低频彩超以及单纯高频彩超及低频彩超对于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总结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经病理证实的50例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9例,化脓性阑尾炎30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高频彩超联合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4.00%;高频彩超诊断符合率为70.00%;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为62.00%。各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高频彩超及低频彩超图像各有优缺点,二者联合使用时可有效提高对非典型性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红;张敏;张金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53)和对照组(n =53)。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入院时、治疗第1天、治疗第5天颅内压、血糖、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羟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5天颅内压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第1、5天颅内压明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第1、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 <0.05),观察组第1、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 GFAP、UCH-L1水平第1天、第5天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血清 GFAP、UCH-L1水平第1、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中残、重残及植物状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易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大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MPC-NL)组及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组,每组60例,分别以 MPCNL 及 PCNL 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石取石率,手术中有无腹腔脏器、肾蒂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 PCNL 组为(14.28±3.91)g/ L,MPCNL 组为(11.48±1.94)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NL 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2.49±22.14)min,MPCNL 组为(128.52±28.15)mi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 PCNL 组为(116.98±32.76)ml,MPCNL 组为(54.18±15.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NL 组一期结石取尽率为75.34%,MPCNL 组为90.1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穿刺失败患者,且均无胸膜、腹腔脏器及肾蒂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MPCNL 组患者具有较低的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较高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但手术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均无手术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珏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6 min 步行距离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C、LVD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Ⅱ级、Ⅲ级、Ⅳ级心功能6 min 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宪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美观度。方法选择长垣县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9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n =45)与 B 组(n =44)。A 组行小切口手术,B 组行传统大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美观度满意率。结果 A 组手术时间长于 B 组,术中输血量少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吞咽不适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B 组颈部感觉减退或异常6例,吞咽不适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切口美观度满意率为97.8%,显著高于 B 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大切口手术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手术可方便而直接到达甲状腺表面,且切口小、创伤轻,更好保护颈部生理功能,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均更少,美观度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李相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的原因、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被误诊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半年随访,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复位26眼,再脱离5眼。术后矫正视力:≥0.3者8眼,视力<0.3者15眼,视力无恢复者8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3 d 内吸收者18眼,1周内吸收者4眼,3~4周吸收者4眼,积液未吸收5眼。误诊原因:检查不全面,所有误诊患者既未做散瞳检查,也未做过眼科 B 超或三面镜检查等;检查不细心,考虑不周全,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临床特点:中老年农村患者多见;此类患者病程长,视网膜脱离范围大;裂孔多位于下方;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结论眼底疾病要做散瞳、三面镜等全面检查,有条件者可做眼部 B 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可以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杨永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潮州市湘桥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实施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二甲双胍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妊娠情况、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妊娠率为80.00%,对照组为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激素水平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各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中,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的妊娠率高,具有可行性,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音;王金英;陈玮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RE)的80例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就诊为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均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再将80例 RE 患者中 Hp 感染阳性者29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15例常规三联抗 Hp + PPI 治疗,B 组14例仅 PPI 治疗。随访半年。结果80例 RE 患者 Hp 感染率为36.3%,对照组80例慢性胃炎患者 Hp 感染率为86.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 患者各级之间 Hp 感染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A 组15例根除 Hp 患者复发率(60%)高于 B 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根除 Hp 治疗后 RE 的发病率为14.5%。结论 Hp 在 RE 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吴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