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娜
目的:探讨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应用 PCD 治疗2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共穿刺48次,穿刺成功率为100%;21例经 PCD 治疗成功,免于外科手术;3例经 PCD 治疗有效,减轻感染中毒症状延缓手术时机;1例引流无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CT 引导下 PCD 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避免或延缓传统外科手术。
作者:汪海平;项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7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记录其术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心肺运动试验检查各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术后有无心肺并发症发生。半年之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Ⅳ级(NYHA 分级)患者不考虑行择期手术,也视为心肺运动试验的禁忌证。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膜退行性改变),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4例,前列腺切除手术9例,胆囊手术14例,胃癌、结肠癌手术34例,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手术14例,全部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麻醉时间为(75±32)min。根据术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是否用血管活性药处理,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不能正常在麻醉恢复室苏醒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分为 A 组69例(正常完成手术麻醉无并发症)和 B 组6例(发生并发症需要处理或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作者:李云峰;于松杨;崔峰鹤;马圣君;郭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辉县市中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固定方案,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并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及1年对患者实施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1.2±11.1)min,术中出血量为(172.6±33.1)ml,住院时间为(10.3±1.2)d,术后6周、3个月、1年 Constant-Murley 评分分别为(82.1±14.0)分、(83.6±13.5)分、(88.6±10.4)分,术后6周、3个月、1年 ASES 评分分别为(82.3±12.4)分、(84.4 ±12.1)分、(88.4±7.8)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玉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1例,实验组治疗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增大了安全系数。
作者:杨振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妊娠、待引产的110例产妇,观察组以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与引产,对照组静脉内滴注催产素。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用药前后宫颈 Bishop 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 评分。结果用药前后两组宫颈 Bishop 评分均明显提高(P <0.01),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便、有效,引产成功率高,产妇剖宫产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时务必严格把握适应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确保安全。
作者:朱雄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应用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的5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愈的患儿和病死的患儿分成治愈组和病死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效果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0例,病死16例,治愈率为71.43%,病死率为28.57%。记录分析结果:治愈组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上机时患儿日龄均明显高于病死组,血气分析结果变化程度明显小于病死组。结论对于早产儿医护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应用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时,尽量排除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忠坤;林妃红;林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压力气腹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短小腹腔镜手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伴 CHD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腹腔镜斜疝修补疗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低压力气腹组(A 组,n =44)和常规气腹组(B 组,n =44)。对比两组患儿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消除气腹后10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T1时,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 T0时明显提升(P <0.05),且 B 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 A 组(P <0.05);T3时,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②A 组患儿 T0~ T3时段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速率比值(E/ A),短轴缩短率(FS),心肌工作指数(Tei 值)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B 组患儿 LVEF 及 E/ A 检测结果均较 T0时显著降低(P <0.05),FS 及 Tei 值则较 T0时无明显改变(P >0.05)。结论在低压力气腹下对伴 CHD 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予以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对其心功能不良影响轻微,于患儿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一;张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 A(CyPA)、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泌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非心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0例窦性心律非心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 ELISA 对血清 CyPA进行检测,运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 hs-CRP 进行检测,运用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左心房前后径(LAD)进行测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 CyPA、hs-CRP、LAD 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 CyPA、hs-CRP 水平为(6.9±1.96)ng/ m、(14.2±2.97)m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90)ng/ m、(7.5±0.96)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AD[(37.8±4.17)mm]显著长于对照组[(33.5±2.76)mm](P <0.05);研究组 CyPA 水平与 hs-CRP 水平、LAD 均呈正相关(P <0.05),而 hs-CRP 水平和 LAD 也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CyPA、hs-CRP 在非心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房颤的维持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中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2015年3月5日从2 m 高处摔下,颜面、胸腹着地,左下肢骨折并活动性出血。当地医院行“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术后石膏固定。3月11日外院 ECG 示:V2~ V6导联 QS 型,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5 mV,T 波倒置,心脏彩超示:左室前壁室壁运动减弱。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病程中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不适。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5次/ min,呼吸20次/ min,血压94/59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清,一般情况可,上下唇裂伤,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左下肢见多处擦伤及缝合口,肿胀、皮温较对侧稍高。3月11日我院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结果:肌钙蛋白 I(cTnI)20.534 ng/ ml,磷酸肌酸激酶(CK)1280 IU/ 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25 ng/ ml,B 型钠尿肽(BNP) ;414.44 pg/ ml。3月12日(距摔伤7 d)冠脉造影示:左主干(LM)远端至前降支(LAD)近段及第一对角支(D1)开口形成楔形夹层,LAD 近段及 D1开口被假腔压迫次全闭塞(图 A)。当时考虑真腔受压明显,若导丝不能顺利通过真腔,易将撕裂口扩大,真腔完全闭塞,且患者临床状况稳定。暂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处理。3月22日(距摔伤17 d)二次造影示夹层范围较前扩大,LAD 近段完全闭塞(图 B)。分别以导丝 runthrough、ASAHI、fielder XT 顺利通过回旋支(LCX)、D1、LAD,血管内超声(IVUS)示:夹层处内膜片连续性中断,可见水肿,导丝位于真腔内(图 C)。分别以球囊LEGEND 2.0 mm ×15 mm、2.5 mm ×20 mm至 D1开口及 LAD 开口对吻扩张,再以支架新脉3.5 mm ×33 mm 至 LM-LAD 病变处释放,造影示夹层消失,但 LAD 中段狭窄,考虑水肿所致,植入支架新脉3.0 mm ×33 mm,狭窄消失,TIMI 3级(图 D)。
作者:黄仙;喻川;苏文华;穆宁晖;赵华祥;赵熙;喻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 PDR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B 组予以20 G 传统玻璃体手术方案,A组采用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方案。比对两组患者平均术程及术前(T0)、术后第7天(T1)、术后第15天(T2)、术后第30天(T3)等时段内眼压、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记录其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T0~ T3时段内,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0时,两组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 T3时,两组佳矫正视力均较 T0时显著提升(P <0.05);其中 A 组增幅大于 B 组(P <0.05);②A 组手术时间为(62.8±10.9)min,显著低于B 组的(90.4±19.4)min(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 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与 B 组的21.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PDR 患者予以23 G 微创玻璃体手术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 Depulpin 失活剂对慢性牙髓炎根尖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个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 Depulpin 失活剂,对照组给予多聚甲醛失活剂进行牙髓失活,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反应良好率为74%,根尖症状有效缓解率为86%;对照组术后反应率良好率为66%,根尖症状缓解有效率为64%。结论 Depulpin失活剂作为一种新型无砷失活剂,不仅失活作用确切,而且术后反应较好,还有对慢性牙髓炎的根尖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牙髓失活剂。
作者:谢安琪;任英华;陈沐;章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合并 CKD 与合并 CKD 两组,对其一般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比。CKD 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733例患者中,212例合并 CKD,发生率为28.9%。与未合并 CKD 组患者比较,合并 CKD 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视网膜病变和吸烟者比例更高,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4 h 尿白蛋白水平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LDL-C 及吸烟与2型糖尿病发生 CKD 独立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CKD 与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相关,戒烟、控制血压和体质量、降低血尿酸和 LDL-C 水平,对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CKD 有益。
作者:林秀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联合 Nd:YAG 激光早期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缩瞳剂和β-肾上腺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行前房穿刺术后,增加 Nd:YAG 激光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眼睛的视力、眼压和房角开放情况,并进行3~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在术后24 h,72例(90%)患者手术眼的视力得到提升(≥2行);术后2 h 时,患者平均眼压为(19.8±7.3)mm Hg(1 mm Hg =0.133 kPa);术后69例(86.2%)患者手术眼的房角开放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平均开放度数为(6.31±0.22)°。对照组80例患者患眼视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平均眼压为(25.2±8.6)mm Hg,房角平均开放度数为(4.09±0.18)°。观察组治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结论将前房穿刺术联合 Nd:YAG 激光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早期的治疗中,可以达到控制眼压,改善房角开放情况的目的,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黛丽;谭荣强;夏云开;刘勇慧;张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NYHA 心功能分级和血浆 BNP 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情况显示,研究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宝安区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 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均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万可;宋辉;陶伍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的原因、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被误诊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半年随访,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复位26眼,再脱离5眼。术后矫正视力:≥0.3者8眼,视力<0.3者15眼,视力无恢复者8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3 d 内吸收者18眼,1周内吸收者4眼,3~4周吸收者4眼,积液未吸收5眼。误诊原因:检查不全面,所有误诊患者既未做散瞳检查,也未做过眼科 B 超或三面镜检查等;检查不细心,考虑不周全,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临床特点:中老年农村患者多见;此类患者病程长,视网膜脱离范围大;裂孔多位于下方;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结论眼底疾病要做散瞳、三面镜等全面检查,有条件者可做眼部 B 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可以防止漏诊和误诊。
作者:杨永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哮喘性支气管炎通过氨溴索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56例患者通过消炎、吸氧、镇静、拍背吸痰以及平喘等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会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乳腺肿块患者53例,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特征,并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总结其确诊率及误诊率。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39例,良性14例,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9%,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5.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断乳腺肿要结合临床实际,仔细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田雷蓉;陈庆康;刘新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罗定市人民医院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分析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2例 SCCI 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在治疗措施花费时间、预后评分状况以及神经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62.4%)占比大,损伤类型中硬膜下血肿(64.1%)占比大,并发症情况骨折和脏器损伤(16.7%)占比大;预后良好组各项治疗措施所花费的时间远远少于预后不良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预后不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分析患者各项因素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各项指标均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情况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焜云;唐伟泰;莫洁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新晃县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44例,将其分为输尿管软镜组71例和经皮肾镜组73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清石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结石直径≤2 cm 患者清石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P <0.05),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P <0.05);结石直径>2 cm 患者,输尿管软镜组清石率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清石率(P <0.05),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P <0.05),输尿管软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P <0.05);输尿管软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2%,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用经输尿管软镜治疗结石直径≤2 cm 的肾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的优点;而对于直径>2 cm 的肾结石,则适合选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其具有着取石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风险较大,需要严格监控患者的手术禁忌证。
作者:祝旭;向景平;武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