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

杨振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滑县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1例,实验组治疗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增大了安全系数。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NYHA 心功能分级和血浆 BNP 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NYHA 心功能分级情况显示,研究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压力气腹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短小腹腔镜手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压力气腹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短小腹腔镜手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伴 CHD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腹腔镜斜疝修补疗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低压力气腹组(A 组,n =44)和常规气腹组(B 组,n =44)。对比两组患儿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消除气腹后10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T1时,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 T0时明显提升(P <0.05),且 B 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 A 组(P <0.05);T3时,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②A 组患儿 T0~ T3时段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速率比值(E/ A),短轴缩短率(FS),心肌工作指数(Tei 值)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B 组患儿 LVEF 及 E/ A 检测结果均较 T0时显著降低(P <0.05),FS 及 Tei 值则较 T0时无明显改变(P >0.05)。结论在低压力气腹下对伴 CHD 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予以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对其心功能不良影响轻微,于患儿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一;张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成功救治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一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为一种少见的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猝死的冠状动脉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出血形成血管夹层,影响正常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常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围产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动脉壁中层结构变异、剧烈运动等因素相关。往往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腹痛。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早期行介入诊断及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王秀亭;陈韵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哮喘性支气管炎应用氨溴索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哮喘性支气管炎通过氨溴索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56例患者通过消炎、吸氧、镇静、拍背吸痰以及平喘等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会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麦滋林辅助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对改善胃镜及疗效等方面的作用

    目的:探讨麦滋林辅助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中对改善胃镜检查结果和提高疗效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消化道溃疡患儿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麦滋林辅助治疗。8周后观察胃镜检查结果和疗效。结果对照组胃镜黏膜检查中充血和出血缓解较观察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 Ridit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麦滋林辅助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对改善胃镜检查表现具有一定的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罗威耀;刘志刚;何昀;何小城;彭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9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对两组入选对象的治疗时间、整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抗生素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康燕;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乳腺肿块患者114例,均行普通 B 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普通 B 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普通 B 超乳腺肿块诊断总符合率为80.70%,良性、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65%、80.95%;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诊断总符合率为94.74%,良性、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肿块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作者:马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噻奈普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噻奈普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A 组,54例)和对照组(B 组,54例)。B 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心理干预方案,A 组在 B 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噻奈普汀钠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记录其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神经系统专科检查(NIHS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等指标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其中 A 组降幅大于 B 组(P <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 <0.05);且 A 组患者各指标增幅大于 B 组(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噻奈普汀钠片口服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修复,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信廷想;张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乳腺肿块患者53例,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特征,并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总结其确诊率及误诊率。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39例,良性14例,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4.9%,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5.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断乳腺肿要结合临床实际,仔细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田雷蓉;陈庆康;刘新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糖尿病筛查的特定人群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筛选出糖尿病风险患者。结果350例患者检测出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 L 者共有47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3.43%;检测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者共有44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2.57%;检测出空腹血糖含量≥7.0 mmol/ L 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6.5%者共68例,占全部筛查人群的19.43%;空腹血糖单项测定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单项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测定结果与两个单项测定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6,6.1225,P <0.05)。结论采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糖尿病,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率,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河南省电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者6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行抗 CCP 抗体检测及 RF 测定。比较 RF 测定、抗 CCP 抗体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 RF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P 阳性率与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 RF 阳性率明显高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晚期患者抗CCP 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与 RF 联合可提高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预测预后,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术中不同融入方式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术中不同融入方式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茂名市中医院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切除上、下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照组采用经后方入路椎体间孔融合术(PLIF),术后比较两组随访 JOA 评分改善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JOA 改善率为(83.8±0.6)%,对照组为(83.6±0.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LIF与 PLIF 两种不同融入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其中 TLIF 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子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时段测定尿蛋白量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究不同时段测定尿蛋白量的变化以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方法将郸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痫前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无尿蛋白组(40例),轻中度尿蛋白组(40例),以及重度尿蛋白组(40例)。采集三组患者入院后8、12、24 h 的尿液标本,测定其尿蛋白量,比较不同时间点尿蛋白定量与三组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结果8 h 尿蛋白量在轻中度蛋白尿组和重度蛋白尿组中与24 h尿蛋白量相关(P <0.05)。12 h 尿蛋白量在轻中度蛋白尿组和重度蛋白尿组中与24 h 尿蛋白量相关(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不同时间尿蛋白量的测定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早期测定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改善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的预后。

    作者:孟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 CT 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应用 PCD 治疗2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共穿刺48次,穿刺成功率为100%;21例经 PCD 治疗成功,免于外科手术;3例经 PCD 治疗有效,减轻感染中毒症状延缓手术时机;1例引流无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CT 引导下 PCD 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避免或延缓传统外科手术。

    作者:汪海平;项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观察和随访

    目的:观察和分析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和恢复情况。方法应用奥沙利铂辅助治疗肠癌和胃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联合维生素 B6治疗,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应用 NTX-12自评量表对患者长期遗留神经毒性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化疗4、8、12周期时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40.0%、77.8%、83.9%和24.4%、44.4%、46.5%。慢性神经毒性在两组均具有明显的剂量累积性。两组患者 NTX-12评分变化在化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12个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6、12个月遗留神经毒性分别为44.5%、33.3%和35.6%、22.2%,其中3级分别为6.7%、4.4%和2.2%、2.2%。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可以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并且有助于神经毒性的恢复。

    作者:吕晶晶;邹明雷;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析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嵩县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9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40)与对照组(n =39)。对照组予以森田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舍曲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SF-36评分、HAMA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 SF-36评分、HAMA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为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舍曲林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可大幅缓解抑郁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5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结果彩超检查有效率(65.45%)与病理组织学有效率(69.0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符合率为78.19%,敏感度为81.58%。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流等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灶内血流 Vmax 和 R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真实反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同时能准确检测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临颍县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炎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组应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均以7 d 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热、咳嗽、气促、啰音、肺部 X线阴影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密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患者80例,按照镇痛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氯化钠注射液、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疼痛干预,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盐酸右美托咪定、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期 VAS 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后2、12 h VAS 分数分别为3.1±0.4、2.6±0.6,而观察组分别为2.5±0.3、1.9±0.5,观察组的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50%)低于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缓解全身麻醉患者疼痛,镇痛程度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来虎;李学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利迭单用与合用孟鲁司特对老年哮喘的实效性对比

    目的:探讨舒利迭单用与合用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 MON)对老年支气管哮喘( B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联合组60例给予口服孟鲁司特与吸入舒利迭治疗,而舒利迭组60例仅给予吸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大呼气流速(PEF),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哮喘和胸闷症状缓解时间,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 FEV1、FVC 和 PEF 分别为(1.32±0.39)L、(2.13±0.62)L 和(3.15±1.32)L,舒利迭组为(1.15±0.26)L、(2.01±0.51)L)L 和(2.80±1.01)L,联合组咳嗽、哮喘和胸闷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舒利迭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舒利迭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利迭结合孟鲁司能明显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小平;何东阳;戴广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