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生物全息胃穴治疗呃逆58例

徐建勇;高洪英

关键词:针刺, 生物全息, 胃穴, 治疗
摘要: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7例患者分为针刺观察组和西药对照组.结果:针刺疗法治疗此病在血清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下降的同时,突眼症有所好转,同现行的西药疗法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针刺治疗前后血清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含量对比(P<0.001),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疗法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对缓解和消除眼征、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扬州名医朱复林针法特点

    扬州名医朱复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功底深厚、针法独特,其针刺手法的特点是独特的进针法,巧妙的运气针法,一步到位的烧山火透天凉复式补泻.他的大幅度正反两方向捻转,简化提插程序综合为一体达一步到位,秉承杨继洲之衣钵,对运气针法进行了持针指式的改进,丰富了运气针法的内涵,形成上下前后传导的独特灵活风格.

    作者:马士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方法: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兔分成火针组、温针组、造模组3组,在整个实验研究的不同阶段,对3组实验兔的损伤部位外观体征、解剖后肉眼观察、光镜检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慢性软组织损伤一旦形成粘连疤痕病理结构,即不可能通过自身机制或常规针灸治疗方法吸收和消除,而经过火针治疗后呈现出吸收再生的良性过程.结论:揭示出传统的火针疗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制.

    作者:吴峻;沈蓉蓉;邵荣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强哭12例

    笔者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强哭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穴,同时测定治疗前后体液免疫IgG、IgA、IgM、C3、C4的含量和细胞免疫CD3+、CD+4、CD+8的含量.结果:显效18例,占47.4%;有效15例,占39.4%;总有效率为86.8%.针刺治疗后C3、C4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CD+4水平下降,CD8+水平升高,CD+4/CD+8比值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除体征,并提示对异常的补体有纠正作用,对细胞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作者:张越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梁丘穴治疗胃肠痉挛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疑难痹证案

    作者:汪振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曲池穴位注射鱼腥草治疗咽喉炎30例

    作者:罗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后溪加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

    笔者以针刺后溪加弹拨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孟怀忠;邢宏;唐岩;高建明;王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络实质揭析

    目的:探讨经络实质.方法:从分子解剖学、细胞生理学、细胞药理学等方面已取得成果,多层面分析、探讨.结论:传统中医的经络现象之秘将会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边缘学科研究进展中得以揭示.

    作者:陈军德;李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状况.方法: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和显微解剖方面对此时期穴位形态学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结论:目前对穴位形态学结构尚未统一认识.

    作者:孙志宏;胡格;赵慧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系统评价与针灸文献

    从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四个方面为针灸工作者简介了系统评价的概念、大概方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滨;何竟;李宁;刘屹;黄长琼;熊水清;张琪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砭石疗法作用特点

    目的:对新砭,石疗法进行系统的中医理论总结分析.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不同证型的多种疾病运用新砭石疗法进行治疗,用中医理论的辨证分型和治则治法规律分析新砭石疗法的作用特点.结果:新砭石疗法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新砭石疗法具有以下作用特点:(1)温助阳气,养筋荣脉.(2)宣导气血,疏通经络.(3)逐寒祛湿,消痹止痛.(4)祛瘀止痛,清热消肿.(5)潜阳安神,止悸定惊.这5点使得该疗法具有良好的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作者:谢衡辉;谷世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抗氧化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对白内障及有关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针刺太冲透涌泉、睛明、臂、风池、合谷等穴治疗32例共59眼,以西药白内停滴眼水10例18眼作对照组,系统观察视力、视力级数、血清T-SOD、LPO活性等氧化指标.结果:针刺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视力,提高抗氧化指标水平.

    作者:曲鹤年;李忠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生物全息胃穴治疗呃逆58例

    作者:徐建勇;高洪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俞迎香穴位注射治疗哮喘53例

    1 临床资料本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小9岁,大62岁;病程短2年,长16年.

    作者:刘乃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

    牙痛为口腔疾患常见症状,轻者仅有酸痛感,重则剧痛难忍,坐卧不安.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深刺颊车穴为主治疗牙痛,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勤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电针引产78例

    笔者从1990~2000年对妊娠41周以上孕妇采用电针引产,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陈肖琼;张敏;戴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隔布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64例

    笔者自1995~2000年在门诊采用隔布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月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痉证验案

    作者:栾维先;吕思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