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急性肺水肿一例

卞慧娴;李晓倩;谭镔;谭文斐;王俊科

关键词:麻醉苏醒, 拔除气管导管, 肩关节损伤, 术前诊断, 全身麻醉, 临床资料, 患者, 关节镜下, 窦性心律, 心电图, 实验室, 过敏史, 关节盂, 缝合术, 主诉, 指标, 药物, 胸部, 体重, 疼痛
摘要: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体重60 kg,以“右肩疼痛、肿胀、无力1d”为主诉入院.术前诊断为右肩关节损伤,拟在全身麻醉关节镜下行右肩关节盂韧带及盂唇缝合术.患者既往无心、肺等相关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其他实验室指标均未见异常.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上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滞诱导期的容量治疗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滞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性容量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索恰当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 8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容量治疗方法分为4组,每组20例.无容量治疗组:不进行预防性容量治疗.乳酸钠林格液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 mL/kg.晶胶液组:按1∶1比例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商品名为万汶)10 mL/kg.HES组:单纯使用6% HES 200/0.5 10 mL/kg.分别在食管超声放置后15 min(T0)、扩容15 min(T1)、硬脊膜外腔注射药物10 min(T2)和15min (T3),记录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无容量治疗组在T3时间点的CI和T2、T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间点(P值均<0.05).乳酸钠林格液组在T1、T2、T3时间点的CI与T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T2、T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间点(P值均<0.05).晶胶液组在T3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T0时间点(P<0.05),在T2、T3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T0时间点(P值均<0.05).HES组在T2、T3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T0时间点(P值均<0.05),各时间点的MAP与T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ES组T3时间点与T0时间点的CI差值和MAP差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4组各时间点间的HR、CV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诱导期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6%HES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此类不良反应.

    作者:支延康;徐辉;姜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经皮气管扩张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目的 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经皮气管扩张术(PD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前接受PDT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芬太尼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芬太尼1μg/kg.两组负荷剂量后10 min行PDT.记录术前(T0)和药物注射结束(T1)两个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T0、T1和扩张气管置入气管切开套管(T2)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间年龄、体重及性别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OAA/S评分均分别较同组T0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OA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MAP、HR、SpO2和RR与同组T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T2时间点的MAP和HR较芬太尼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5).芬太尼组在T1时间点的MAP、HR、SpO2和RR及T2时间点的SpO2和RR与同组T0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T2时间点的MAP和HR较同组T0时间点显著上升(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高血压(1/20)和心动过速(1/2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7/20和8/20,P值均<0.05);其低血压(3/20)和心动过缓(4/20)的发生率略高于芬太尼组(0和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较芬太尼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已预测困难气道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前行PDT的镇静、镇痛.

    作者:陈彬;但颖之;姜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腺病毒介导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 应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hRAMP1)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兔模型,观察基因修饰干细胞移植对AMI后兔新生血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培养兔MSCs,取第3~5代MSCs用于实验.应用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hRAMP1重组腺病毒载体和空病毒载体转染MSCs,建立AMI兔模型,随机分为hRAMP1转染MSCs移植组(hRAMP1-MSCs组)、空病毒转染MSCs移植组(MSCs组)和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组(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建立后40 min,经局部注射等体积MSCs悬液或PBS至梗死交界区.MSCs移植后7、14、28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MSCs移植后28 d,应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兔的心脏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心肌病理学改变、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梗死交界区CD31的表达,并计数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CD29阳性率为95.8%,CD90为98.6%,CD45为12.5%.MSCs移植后7、14、28 d,hRAMP1-MSCs组的血清VEGF水平均又显著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MSCs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MSCs移植后28d,hRAMP1-MSCs组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小于MSC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MSCs组又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5).MSCs移植后28 d,3组梗死交界区均有CD31表达,hRAMP1-MSCs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MSCs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RAMP1基因修饰MSCs移植较MSCs移植更能增加梗死交界区心肌新生血管密度,改善梗死后心脏的功能.

    作者:龙仙萍;赵然尊;石蓓;许官学;喻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畸形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因缺乏纤维支气管镜和纤维光导喉镜,不利于口腔颌面畸形插管困难患者的治疗,甚至导致其面临生命危险.近年来,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1-3],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以下就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应用于口腔颌面畸形插管困难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李淑蓉;张春元;李智雄;彭许发;刘莉莉;陈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管理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VSD修补术,手术方法成熟,但创伤较大,存在与CPB相关的诸多不良反应;另一种是经皮介入封堵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外周血管损伤、放射性损伤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

    作者:马若男;林红妃;胡智勇;叶莉芬;陈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安全性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各选取20例于2010年9月-2011年5月间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CSEA组和子痫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EA)组,另选2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健康孕妇作为健康CSEA组.记录麻醉前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基础值,麻醉后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胎儿娩出后即刻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低血压及术后头痛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子痫CSEA组、子痫CEA组和健康CSEA组的年龄及体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前的SBP、DBP及HR的基础值与子痫C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胎儿娩出后即刻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与子痫C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为(4.3±0.8) min,显著短于子痫CEA组的(16.6±2.2)min(P<0.01).子痫CSEA组的补液量与子痫CE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发生低血压2例,子痫CEA组为4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前的SBP和DBP的基础值均显著高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但两组间HR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后即刻的SBP、DBP及HR的下降值与健康CSE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麻醉后5和10 min时间点的DBP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而两组间麻醉后5和10 min时间点的SBP的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子痫CSEA组胎儿娩出后即刻的SBP和DBP的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健康CSEA组(P值均<0.01),但两组胎儿娩出后即刻的HR的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麻醉开始至神经阻滞平面达第8胸椎的时间与健康CSE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CSEA组的补液量为(600.0±66.9) mL,显著少于健康CSEA组的(1 062.5±101.1)mL(P<0.01).子痫CSEA组发生低血压2例,健康CSEA组为3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痛.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采用CSEA与CE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相似的,且CSEA用于子痫前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秀斌;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剂量的探讨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硬脊膜外腔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知晓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管理复杂,且并发症多.合理地选择麻醉药物可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少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并可消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良记忆.右美托咪定因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和降血压的作用而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廖常莉;张英;姜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是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已应用于神经外科等相关领域.本文拟对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并对该药的基础研究方向及临床应用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朱慧琛;何征宇;王祥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镇痛方式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术.PCEA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硬脊膜外腔置管备用,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PCIA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第1和2天的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等,于术前及术后第1和2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PCEA组在术后第1天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低于PCIA组(P值均<0.05).PCEA组在术后第1天的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第2天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PCIA组在术后第1天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硬脊膜外腔镇痛较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可作为减少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耿桂启;李泓;李宁;黄绍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用臭氧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和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因疼痛剧烈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是疼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观察医用臭氧应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和疱疹区皮下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为带状疱疹神经痛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作者:李爱香;李国军;王建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麻醉手术后股外侧皮神经炎三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50岁,因慢性胆囊炎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T8与T9间隙硬脊膜外腔穿刺置管,操作顺利;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麻醉效果好;手术顺利.病例2,患者男,24岁,因左精索静脉曲张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曲张静脉高位结扎术;T11与T12间隙硬脊膜外腔穿刺置管,操作顺利;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麻醉效果好;采用标准切口,手术顺利.

    作者:秦海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 评价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 m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5 mg/kg后,布托啡诺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3 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丙泊酚6 mg·kg-1·h-1、阿曲库铵10 μg·kg-1·min-1,布托啡诺组间断追加布托啡喏0.015 mg/kg,芬太尼组间断追加芬太尼1.5 μg/kg.两组患者在退出腹腔镜时停用药物.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3 min(T3)、5 min(T4),以及气腹后1 min (T5)、3 min (T6)、5 min (T7)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T1、T2、T4和T5时间点的SBP、DBP、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T1至T7时间点的AAI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布托啡诺组的苏醒时间及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分别为(11.6±2.1)和(16.1±2.1)min,芬太尼组分别为(12.7±1.4)和(17.5±1.4) 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布托啡诺组术后24 h苏醒期躁动、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值均<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杨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香丹注射液的抗血管收缩效应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香丹注射液的抗血管收缩效应,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体外血管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用1 g/L(低剂量香丹组)及10 g/L(高剂量香丹组)香丹注射液预孵育大鼠胸主动脉体外血管模型20 min,并与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孵育20 min)比较,观察香丹注射液的抗血管收缩功能.以棉签去除32条血管环的内皮细胞(E组),观察10 g/L香丹注射液对E组的抗收缩效应,并与未去除内皮细胞组(E+组)进行比较.分别以四乙胺(TEA) 10 mmol/L(TEA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预作用20 min,再加入10 g/L香丹注射液预孵育血管环20 min后,观察并比较血管环的收缩反应率.结果 高剂量香丹组与低剂量香丹组间血管环对0.01、0.1、1、1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10 g/L香丹注射液处理后,E+组与E-组间血管环对0.01、0.1、1、10 μmol/L PE的收缩反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TEA组的血管环对0.01、0.1、1、10 μmol/L PE的收缩反应率均显著高于PBS组(P值均<0.05).结论 复方香丹注射液具有抗血管收缩的效应,这一作用呈非内皮依赖性,与开放钾离子通道有关.

    作者:龚青;刘海梅;付思莹;朱丽娟;许洁安;梁荣裕;李灼根;徐进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皮性卵巢癌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Ki67和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11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其中42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达肾静脉水平)淋巴结清扫术.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2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并比较两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Ⅲ~Ⅳ期者的Ki6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O.000 4),有淋巴结转移者的Ki6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8);临床分期Ⅲ~Ⅳ期者的P53蛋白表达与Ⅰ~Ⅱ期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53蛋白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蛋白在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肿瘤进展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泛素相关小修饰蛋白-1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性表达

    目的 探讨泛素相关小修饰蛋白(SUMO)-1在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不同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法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MO-1蛋白在太鼠脑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结果 胚胎期15 d(E15)、胚胎期18 d(E18)、新生期(PO)、1周龄(P7)、2周龄(P14)、6月龄(P180)大鼠的SUMO-1 mRNA水平分别为26.106 8±0.427 5、25.234 0±1.076 2、23.340 1±0.327 6、22.683 3±0.695 3、20.546 9±1.757 2、16.708 5±2.927 4.与E15大鼠比较,P7、P14、P180大鼠脑组织中SUMO-1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P180大鼠的SUMO-1 mRNA水平又显著低于P7、P14大鼠(P值分别<0.05、0.01),P7大鼠与P14大鼠间SUMO-1 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5、E18、P0大鼠脑组织中结合状态SUMO-1蛋白的表达量较高,出生后随着生长发育,P7及P14大鼠结合状态SUMO-1蛋白的表达量较E15大鼠降低,P180大鼠结合状态SUMO-1蛋白的表达量较E15大鼠显著降低.E18大鼠小脑组织外颗粒层(EGL)、浦肯野细胞层(PCL)中均有SUMO-1表达;P14大鼠EGL、PCL、内颗粒层(LGL)中均有SUMO-1表达;与E18大鼠比较,P14大鼠PCL中SUMO-1蛋白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SUMO-1蛋白在发育早期的海马原基中已有表达,与E18大鼠比较,P14大鼠海马中SUMO-1蛋白的含量显著增多(P<0.05).E18大鼠含有丰富神经干细胞的室管膜区(VZ)+室管膜下区(SVZ)内的SUMO-1蛋白含量很高,在皮质板区(CP)内也有表达;与E18大鼠比较,P14大鼠VZ+ SVZ的SUMO-1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E18大鼠VZ+ SVZ的SUMO-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脑组织的其他部位(P值均<0.01).结论 在SD大鼠脑发育的不同时期,SUMO-1在空间及数量上的表达均有差异.

    作者:程珊珊;陆菡;薛庆生;于布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凋亡机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脂多糖(LPS)诱导的不同程度急性肺损伤(ALI)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七氟烷麻醉下经尾静脉注射1 mL 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或LPS 5、10、20 mg/kg(分别为LPS5组、LPS10组和LPS20组).6h后处死大鼠,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肺组织湿/干比值(W/D值)评估肺组织水肿,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水平.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无明显损伤,LPS5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轻微破坏,LPS10组和LPS20组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LPS5组、LPS10组、LPS20组的W/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随着LPS剂量的增加,LPS5组、LPS10组、LPS20组的W/D值依次增大,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基本未见到凋亡细胞,LPS5组、LPS10组、LPS20组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凋亡细胞以肺泡上皮细胞为主.LPS5组大鼠肺组织中活化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PS10组和LPS20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PS5组大鼠肺组织中活化AIF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S10组和LPS20组活化AIF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不同剂量LPS诱导的ALI中,5 mg/kgLPS诱导的较轻的ALI主要激活了Caspase-3凋亡途径,而10和20 mg/kg LPS诱导的较严重的ALI则主要活化AIF凋亡信号,这为ALI的抗凋亡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作者:贾丽洁;陆菡;张富军;薛庆生;罗艳;于布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急性肺水肿一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体重60 kg,以“右肩疼痛、肿胀、无力1d”为主诉入院.术前诊断为右肩关节损伤,拟在全身麻醉关节镜下行右肩关节盂韧带及盂唇缝合术.患者既往无心、肺等相关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其他实验室指标均未见异常.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作者:卞慧娴;李晓倩;谭镔;谭文斐;王俊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任氏液灌注对利多卡因阻滞蛙离体坐骨神经时效的影响

    目的 通过蛙离体坐骨神经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任氏液灌注对利多卡因阻滞蛙离体坐骨神经时效的影响.方法 20只牛蛙,体重250~300 g.随机将其左右侧离体坐骨神经分入速率1或速率10组.测量并记录让坐骨神经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振幅达到大值(CAPMAx)的小刺激强度及CAPMAx,在此刺激强度下用1.5%利多卡因浸泡坐骨神经的中间部分,记录CAPMAx完全抑制的时间(t0).然后速率1组和速率10组分别以1或10mL/min的速率灌注任氏液,记录CAP开始恢复的时间(t1)和完全恢复的时间(t2).自任氏液开始灌注起,每隔10 min采集1次CAP振幅,至120 min时为止,并与CAPMAX比较,计算CAP恢复百分率(CAP振幅/CAPMAx).结果 两组间CAPMAX和t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速率1组的t1较速率10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速率1组的t2显著长于速率10组(P=0.008),速率10组的t2约较速率1组缩短1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任氏液灌注速率对CAP恢复百分率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随着任氏液灌注时间的变化,CAP恢复百分率有显著改变(P<0.01);时间与灌注速率间有交互作用(P=0.028),速率1组和速率10组随着时间的变化CAP恢复百分率的变化不同.结论 在蛙离体坐骨神经灌注模型中,增加任氏液灌洗量可缩短利多卡因阻滞蛙离体坐骨神经后的恢复时间,提示组织局部血液量对神经阻滞的时效有显著影响,其程度在15%左右.

    作者:甘宁;王爱忠;焦志华;曾真;江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梦境的影响尚需更多的研究

    氯胺酮自1965年由Corssen和Domino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镇痛效果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对呼吸抑制轻微的特点,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由于在氯胺酮麻醉中唾液及呼吸道分泌增多,血压、颅压及眼压升高,以及麻醉恢复期的幻觉、躁动不安、恶梦和谵语等精神症状,近年来随着新型麻醉药的应用,氯胺酮已经甚少单独用于成人患者的麻醉.

    作者:徐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动脉造影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评价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6例患者(共112条下肢)进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支架近端3 cm无病变区收缩期峰值流速(Vp)和支架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计算PSV与Vp的比值(PSVR).对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和怀疑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完成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资料的配对.应用SPSS 17.0、MEDCALC 11.6.1.0统计学软件,将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与PSV、PSVR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分析,判断PSV、PSV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PSV(R2=0.83)和PSVR(R2=0.76)均与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存在线性相关(P值均<0.001).ROC曲线显示,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50%时,其PSV> 165 cm/s,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7.8%,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3.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4;PSVR> 1.90,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8.5%,AUC为0.979.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80%时,其PSV>285 cm/s,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80;PSVR>2.7,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0.5%,阳性预测值为64.0%,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73.支架内再狭窄率>50%和>80%时,PSV与PSVR的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合PSV> 285 cm/s和PSVR>2.7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7.9%,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 PSV和PSVR可有效地预测支架内再狭窄.联合PSV>285 cm/s和PSVR>2.70,对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作者:谢辉;梁卫;陈佳佺;王鹏;张纪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上海医学杂志

上海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