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谢景华
目的 观察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深静脉导管阻塞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和微泵泵入溶栓疗法.比较两组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24例(96%),对照组19例(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前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溶栓前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效果好,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志霞;杜雪飞;李桂珍;钟慧;汪木兰;梅艳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房颤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早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CHF患者126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Cys-C及BNP间是否存在差异,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CH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CHF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 CI0.708 ~0.881,P<0.05);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 CI0.617~0.814,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且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有预测价值.
作者:何明;胡艳;李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治疗,研究组子以显微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精液相关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精子数量与精子活力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虽然显微外科曲张静脉精索结扎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波;邓程恩;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Zn2+依赖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属于MMP家族中的胶原酶类,其不但可以降解胶原纤维,而且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了解MMP-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可为AC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作者:严菲;孟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母牛分枝杆菌对降低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4年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复治抗结核治疗方案3 DRtSLE/6DrtE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行母牛分枝杆菌肌注治疗,疗程均为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IP、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VIP、IL-17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VIP、IL-17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母牛分枝杆菌肌注治疗能明显降低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血清VIP、IL-17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存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糖尿病足坏疽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5例行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为观察组,另45例行早期离断及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二次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7.8%比82.2%,95.6%比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为研究组,另选择64例单纯行剖宫产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伟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采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2月至2015年8月64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平均血压,根据胎盘早剥新生儿的预后,综合评价胎盘早剥采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采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与胎盘早剥的常规治疗协同,显著改善孕产妇及胎盘早剥新生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赖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密度减低对老年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102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同期行双能X线的测定,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低骨密度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性别低骨密度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分析低骨密度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①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服用骨密度药物(类固醇激素及双磷酸盐类)、血清肌酐、血清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②男性患者低骨密度组与骨量正常组间冠心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骨密度减低组与骨量正常组间冠心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低骨密度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983、7.626、7.097、5.681、5.978.结论 骨密度减低与老年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显著;同时,相对于传统危险因素,骨密度减低导致老年冠心病的风险值得警惕.
作者:杨莞莹;李结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临床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药敏监测分析.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3 72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阴沟肠杆菌临床感染且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阳性结果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感染分布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药敏检测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82株阴沟肠杆菌,其中41株来自于痰液,占首位,其次27株来自于尿液.药敏监测结果显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低.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感染,并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低的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作者:廖奇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填塞藻酸钙纤维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中应用微波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微波治疗后,临床鼻腔后部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手段治疗鼻腔后部出血,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还可以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其优越性.
作者:陈静;谢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采用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1月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内镜组50例于发病72 h内行内镜治疗;非手术组50例于发病72 h内给予相关药物治疗,不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的APACHE-Ⅱ和Balthazar CT评分,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入院第3~7天APACHE-Ⅱ评分内镜组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天,非手术组Balthazar CT评分低于内镜组[(1.96±0.96)分比(2.64±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器官衰竭率高于内镜组(50%比14%),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镜组(16%比8%),非手术组病死率高于内镜组(10%比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可以降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是治疗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叶立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根治性术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不同EGFR基因状态对患者术后化疗与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51例高危Ⅰ B~ⅢA期根治术后NSCLC患者,按照EGFR基因型分为A组(23例,EGFR野生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B组(16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和C组(12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靶向TKIs药物治疗).观察维持治疗6、12、18个月时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FS)、化疗和靶向TKI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给予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C组患者12、18个月的DFS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对根治性术后EGFR基因突变的NSCLC采用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可有效延长患者的DFS.
作者:张庆忠;刘月娟;李俊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肺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GP方案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另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糖脂(CA125)、糖类抗原(CA19-9)、胚胎抗原(CEA)、同工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癌抗原(SCC).结果 两组CA125、CA19-9、CEA、NSE、CYFRA21-1、SCC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26.61±9.02) ng/ml、CEA(17.33±7.50) ng/ml、NSE(18.20±10.49) ng/ml、CYFRA21-1(2.59±0.22) ng/ml、SCC(2.62±1.18)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减轻疾病困扰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元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CVA患儿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及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为观察组,另57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优于对照组(80.7%),观察组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8 ~ 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28%)低于对照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SaO2、PaO2、PaCO2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FFV1%(第1 s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雪勤;安超;张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与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每组36例.治疗2个月后统计总有效率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等.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CT及MRI在肠道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小肠克罗恩病.分析CT和MRI表现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CT检查共显示83节段肠壁炎性不均匀增厚,肠壁厚度6~15 mm,肠腔狭窄、肠壁强化25例,包括分层状强化6例,均匀强化19例;肠壁溃疡8例;肠系膜密度增高5例;肠系膜血管增多1例,扩张4例,扭曲5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1例;网膜内脂肪密度增高7例;肠间距扩大2例;“木梳征”6例.MRI检查结果显示30例患者共发现肠管病变119段,表现为信号升高或不均匀,形态固定,肠壁增厚,肠管狭窄或扩张,肠系膜血管毛刷征,系膜信号增高等.结论 CT和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肠道克罗恩病的肠壁增厚分层、肠腔狭窄、肠系膜受累以及肠外并发症等,可较好的诊断及判断病情.
作者:陈建初;陈圣欢;赖碧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在重症哮喘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咳嗽、气促、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光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甲泼尼龙等常规疗法,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痊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作者:张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