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偏头痛

吴丽娟

关键词:松龄血脉康胶囊, 维生素B1片, 谷维素片, 偏头痛
摘要: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与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每组36例.治疗2个月后统计总有效率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等.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展开临床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许昌地区医院收治的及国内文献报告的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病例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发生变态反应者52例,发生过敏性休克者17例,不良反应还累及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结论 阿莫西林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把握用药适应证与禁忌证,合理用药,加强临床用药观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Zn2+依赖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属于MMP家族中的胶原酶类,其不但可以降解胶原纤维,而且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了解MMP-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可为AC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作者:严菲;孟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照射腰痛部位;对照组48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腰痛缓解时间为(4.2±0.8)d,短于对照组(6.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颖靓;童利伟;邓春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13例AECOPD患者,对其一般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入选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35例(30.97%),病程、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高,病程、CAT评分、mMRC指数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李宝珠;卢春玲;禹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妊娠是否合并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等各种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孕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孕妇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组,对低危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住院费用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180例孕妇中高危组42例,低危组138例,低危组中再次剖宫产105例(76.1%),经阴道分娩33例(23.9%);经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为3.0%,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应行仔细检查,低危孕妇可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刘悦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选取40例诊断为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其下呼吸道或痰液进行采样,并对其中的真菌进行培养及分析,通过其真菌的数量及种类,对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以及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真菌培养结果共发现5种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7株(17.5%),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15.0%),接合酵母菌5株(12.5%),可柔假丝酵母菌3株(7.5%),阿萨酵母菌19株(47.5%).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而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30.0%;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而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27.5%;因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而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62.5%.结论 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率高与其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差以及基础疾病多有关.同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白细胞降低、低蛋白血症、进入ICU≥l周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引起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发生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年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中老年男性患者存在的差异,为探索男性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47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老年组.收集两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以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α)[LP(α)]、空腹血糖(FBG);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结果 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组相比,青年组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TC、LBL-C、Lp(α)、UA水平较低(P<0.01);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比例,BMI、TG、HDL-C水平较高(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均以前降支病变比例高,青年冠心病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多支病变比例低,中老年组多支病变比例高、单支病变比例低.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青年组均低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三酰甘油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前降支病变,MACE发生率较低.控制体质量、戒烟、控制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子云;邢志娟;张祥玖;耿振川;李予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糖尿病足坏疽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5例行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为观察组,另45例行早期离断及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二次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7.8%比82.2%,95.6%比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痛愈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经病愈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口服药物治疗,2.5 mg/次、2次/周,连续用药一个疗程;实验组予以经痛愈舒颗粒口服冲剂治疗,温水冲服,100 ml/次、2次/d,连续用药一疗程.停药后记录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痊愈率(16.67%)高于对照组(5.56%);实验组显效率(50.00%)高于对照组(33.33%);实验组有效率(30.56%)高于对照组(38.89%);实验组无效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实验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病愈舒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孕三烯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敏;李文堃;郑少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BPH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起居养生指导和口服非那雄胺、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量(MFR)、残余尿量(PVR)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PSS、QOL、PV、MFR、PV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比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更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不失为BPH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韦林言;韦智贤;黄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疗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重度OSAHS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组采用UPP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ESS、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ESS、SDS评分分别为(2.8±1.6)、(36.0±4.2)分,其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症状、总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日常活动、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情感活动、症状、总分(不合E维度)分别为(5.81±0.39)、(5.99±0.72)、(3.77±0.88)、(4.99±0.50)分,其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能显著改善患者白天嗜睡程度,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治疗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震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EGFR基因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根治性术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不同EGFR基因状态对患者术后化疗与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51例高危Ⅰ B~ⅢA期根治术后NSCLC患者,按照EGFR基因型分为A组(23例,EGFR野生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B组(16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和C组(12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靶向TKIs药物治疗).观察维持治疗6、12、18个月时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FS)、化疗和靶向TKI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给予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C组患者12、18个月的DFS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对根治性术后EGFR基因突变的NSCLC采用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可有效延长患者的DFS.

    作者:张庆忠;刘月娟;李俊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TGP)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HTGP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HTGP 38例和ABP 6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一般资料、入院24 h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情及预后.结果 ①HTGP组男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脂肪肝、肥胖者及既往发作史的比例均高于ABP组(均P<0.01或P<0.05),HTGP组年龄低于ABP组(P<0.01),HTGP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ABP组(P<0.01).②HTGP组血淀粉酶(AMY)、尿AMY、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总胆红素(TBIL)、血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钙水平均低于ABP组(均P<0.01或P <0.05),空腹血糖(FBG)、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血D-二聚体及血降钙素原(PCT)高于ABP组(P<0.05),血脂肪组(LPS)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HTGP组继发糖尿病及并发症比率高于ABP组(P>0.05),HTGP组Ranson、APACHEⅡ、CTSI评分均高于ABP组(P均<0.05),HTGP组病死率高于ABP组(10.53%比1.56%,P>0.05).结论 与ABP比较,HTGP具有一些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血尿清淀粉酶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更多,病情更重,复发率更高,而积极降低TG对改善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兵;刘克勤;胡景芝;张胜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 研究65岁以上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腹腔镜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LSC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SC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C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的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尹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SaO2、PaO2、PaCO2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FFV1%(第1 s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雪勤;安超;张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冠心病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55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可有效保护心肌功能.

    作者:朱茗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尿激酶局部溶栓在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深静脉导管阻塞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和微泵泵入溶栓疗法.比较两组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24例(96%),对照组19例(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前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溶栓前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效果好,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志霞;杜雪飞;李桂珍;钟慧;汪木兰;梅艳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1.0%,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效率和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儿均应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万托林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但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建佳;钟秋兰;郑亚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介入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用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清宫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8例,经超声引导下瘢痕部位孕囊注射MTX,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1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局部注射MTX后,血HCG均显著下降,7d后孕囊周围血供明显减少.在超声引导下17例清宫顺利,术中出血20~ 200 ml不等,1例术中出现疤痕部位破裂改行开腹子宫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8例病例术后22~ 30 d血HCG恢复正常,复查B超瘢痕处未见残留.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清宫治疗早期瘢痕部位妊娠,操作简单,患者创伤较小,安全,不良反应较轻,治疗费用较低,保留女性生育能力,易被患者接受,对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疗效明确.

    作者:聂茹;刘睿;袁楚义;黄守章;周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级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强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旭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