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密度减低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探究

杨莞莹;李结华

关键词:骨密度减低, 冠心病,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骨密度减低对老年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102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同期行双能X线的测定,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低骨密度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性别低骨密度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分析低骨密度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①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服用骨密度药物(类固醇激素及双磷酸盐类)、血清肌酐、血清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②男性患者低骨密度组与骨量正常组间冠心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骨密度减低组与骨量正常组间冠心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低骨密度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983、7.626、7.097、5.681、5.978.结论 骨密度减低与老年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显著;同时,相对于传统危险因素,骨密度减低导致老年冠心病的风险值得警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糖尿病足坏疽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5例行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为观察组,另45例行早期离断及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二次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7.8%比82.2%,95.6%比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离断及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13例AECOPD患者,对其一般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入选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35例(30.97%),病程、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高,病程、CAT评分、mMRC指数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李宝珠;卢春玲;禹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临床观察

    目的 对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在儿童鼻窦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诊断为鼻窦炎的患儿161例,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89例)和对照组(72例).负压置换组患儿按公斤体质量口服克拉霉素片1次/d,藿胆滴丸2次/d,鼻喷糖皮质激素,同时行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仅给予与置换组相同药物治疗.10 d为一疗程,2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负压置换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负压置换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慧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单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677、20.0658,P<0.05);但同组治疗前后ALT、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优于单药组(39.62%比20.75%,32.08%比15.09%,92.45%比7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机体抗病毒效果,增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彦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BPH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起居养生指导和口服非那雄胺、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量(MFR)、残余尿量(PVR)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PSS、QOL、PV、MFR、PV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比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更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不失为BPH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韦林言;韦智贤;黄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剥除术对卵巢肿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剥除术对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卵巢肿瘤女性患者的手术资料,75例患者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为腔镜组,75例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感染与大出血发生,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腔镜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妊娠高峰(9.6±2.2)个月,妊娠率为70.7% (53/75);开腹组术后妊娠高峰(18.6±5.2)个月,妊娠率为44.0% (3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术后妊娠率高,恢复快.

    作者:单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选取40例诊断为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其下呼吸道或痰液进行采样,并对其中的真菌进行培养及分析,通过其真菌的数量及种类,对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以及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真菌培养结果共发现5种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7株(17.5%),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15.0%),接合酵母菌5株(12.5%),可柔假丝酵母菌3株(7.5%),阿萨酵母菌19株(47.5%).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而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30.0%;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而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27.5%;因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而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62.5%.结论 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率高与其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差以及基础疾病多有关.同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白细胞降低、低蛋白血症、进入ICU≥l周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引起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发生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CVA患儿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及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为观察组,另57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优于对照组(80.7%),观察组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8 ~ 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28%)低于对照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及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房颤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早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CHF患者126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Cys-C及BNP间是否存在差异,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CH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CHF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 CI0.708 ~0.881,P<0.05);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 CI0.617~0.814,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且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有预测价值.

    作者:何明;胡艳;李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肠道克罗恩病CT及MRI表现

    目的 探究CT及MRI在肠道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小肠克罗恩病.分析CT和MRI表现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CT检查共显示83节段肠壁炎性不均匀增厚,肠壁厚度6~15 mm,肠腔狭窄、肠壁强化25例,包括分层状强化6例,均匀强化19例;肠壁溃疡8例;肠系膜密度增高5例;肠系膜血管增多1例,扩张4例,扭曲5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1例;网膜内脂肪密度增高7例;肠间距扩大2例;“木梳征”6例.MRI检查结果显示30例患者共发现肠管病变119段,表现为信号升高或不均匀,形态固定,肠壁增厚,肠管狭窄或扩张,肠系膜血管毛刷征,系膜信号增高等.结论 CT和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肠道克罗恩病的肠壁增厚分层、肠腔狭窄、肠系膜受累以及肠外并发症等,可较好的诊断及判断病情.

    作者:陈建初;陈圣欢;赖碧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已经确诊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250 mg/次,1次/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0.6g/次,2次/d);对照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0.6g/次,2次/d).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两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其中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更好地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作者:兰风金;孙志芬;曲桂红;张媚霞;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PCI手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在PCI手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观察PCI后6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NT-proBNP与cTnⅠ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1 758.25±198.5) ng/L,对照组为(2 144.8±2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Ⅰ水平为(21.4±5.2) mg/L,对照组为(30.7±10.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能减少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出血风险,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外固定支架在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至2015年就诊的80例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创口愈合快速,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妊娠是否合并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等各种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孕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孕妇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组,对低危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住院费用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180例孕妇中高危组42例,低危组138例,低危组中再次剖宫产105例(76.1%),经阴道分娩33例(23.9%);经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为3.0%,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应行仔细检查,低危孕妇可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刘悦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组(腹腔镜组)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每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开放组长,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住院费用较开放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腔镜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其技术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整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严林;修风民;刘新峰;罗杰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偏头痛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与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每组36例.治疗2个月后统计总有效率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等.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感受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肺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GP方案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另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糖脂(CA125)、糖类抗原(CA19-9)、胚胎抗原(CEA)、同工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癌抗原(SCC).结果 两组CA125、CA19-9、CEA、NSE、CYFRA21-1、SCC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26.61±9.02) ng/ml、CEA(17.33±7.50) ng/ml、NSE(18.20±10.49) ng/ml、CYFRA21-1(2.59±0.22) ng/ml、SCC(2.62±1.18)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减轻疾病困扰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元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关节炎患者86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86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管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替吉奥胶囊辅助放疗对贲门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吉奥胶囊辅助放疗对贲门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贲门癌患者94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胶囊辅助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治疗耐受性和近期疗效,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观察组出现放射性食管炎、胃炎、骨髓抑制等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0.21%,高于对照组的59.57%,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症处理后主要不良反应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均可耐受治疗;随访1年后,观察组病死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辅助放疗治疗贲门癌,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虽稍高于单纯放疗治疗,但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润川;郑安平;张耀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甲泼尼龙等常规疗法,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痊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作者:张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