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孙彦峰

关键词: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苦参素, 恩替卡韦
摘要: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单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677、20.0658,P<0.05);但同组治疗前后ALT、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优于单药组(39.62%比20.75%,32.08%比15.09%,92.45%比7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机体抗病毒效果,增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序贯组和同期组,每组50例.序贯组行序贯放化疗,同期组行同期放化疗.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及1、2年生存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③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同期组总有效率及1、2年生存率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为0~2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序贯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加重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年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中老年男性患者存在的差异,为探索男性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47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老年组.收集两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以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α)[LP(α)]、空腹血糖(FBG);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结果 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组相比,青年组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TC、LBL-C、Lp(α)、UA水平较低(P<0.01);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比例,BMI、TG、HDL-C水平较高(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均以前降支病变比例高,青年冠心病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多支病变比例低,中老年组多支病变比例高、单支病变比例低.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青年组均低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三酰甘油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前降支病变,MACE发生率较低.控制体质量、戒烟、控制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子云;邢志娟;张祥玖;耿振川;李予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均进行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CRP水平检测.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RP、TG、TC指标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增加,而预后良好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RP、TG、TC含量均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并随着病情的恢复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30、6.18、8.52,均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确诊、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在此基础上酌情辅助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半月板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半月板损伤的生物力学.方法 随机抽取24侧正常男性新鲜膝关节标本,取材时间均在死亡后1h,分为前交叉韧带(ACL)完整组、前内侧束断裂组(AMB断裂组)、后内侧束断裂组(PLB断裂组)、ACL全断组(全断组).观察膝关节不同角度下各组内侧半月板后角应变情况.结果 膝伸直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B断裂组和ACL完整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3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B断裂组后角应变高于完整组和AMB断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6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PLB断裂组和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B断裂组后角应变高于完整组、PL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90°,全断组后应角应变高于完整组、PLB组和A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前交叉韧带断裂对半月板损伤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其生物力学的改变.

    作者:李征;谭志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运用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2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善瑜;焦飞虎;孔繁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内镜治疗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采用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1月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内镜组50例于发病72 h内行内镜治疗;非手术组50例于发病72 h内给予相关药物治疗,不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的APACHE-Ⅱ和Balthazar CT评分,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入院第3~7天APACHE-Ⅱ评分内镜组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天,非手术组Balthazar CT评分低于内镜组[(1.96±0.96)分比(2.64±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器官衰竭率高于内镜组(50%比14%),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镜组(16%比8%),非手术组病死率高于内镜组(10%比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可以降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是治疗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叶立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开腹开窗术对肝囊肿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性前瞻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肝囊肿患者80例,囊肿位置均较表浅,其中40例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为实验组,另40例行开腹开窗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并发症少、手术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医院大型专业设备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卫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级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强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旭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冠心病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55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可有效保护心肌功能.

    作者:朱茗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EGFR基因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根治性术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不同EGFR基因状态对患者术后化疗与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51例高危Ⅰ B~ⅢA期根治术后NSCLC患者,按照EGFR基因型分为A组(23例,EGFR野生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B组(16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和C组(12例,EGFR突变型,给予含铂两药化疗+靶向TKIs药物治疗).观察维持治疗6、12、18个月时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FS)、化疗和靶向TKI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给予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C组患者12、18个月的DFS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对根治性术后EGFR基因突变的NSCLC采用化疗+靶向TKI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可有效延长患者的DFS.

    作者:张庆忠;刘月娟;李俊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晚期高龄NSCLC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方案,对照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59.6%)与对照组(57.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63.5%比57.6%)、肾功能异常(23.1%比26.9%)、脱发(25.0%比30.8%)、恶心呕吐(48.1%比42.3%)、腹泻(11.5%比7.7%)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1.5%)、肝功能异常(19.2%)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8%、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下降(55.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观察组1年生存率(51.9%)、2年生存率(23.1%)与对照组(53.8%、21.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相似,且两方案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1年生存率尚可,2年生存率较低.

    作者:蔡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萘洛尔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对小儿血管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血管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普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使用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病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的“阶梯治疗方案”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或推广.

    作者:徐继鹏;姜其学;张晓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石性急性肾绞痛门诊诊治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肾绞痛患者的诊疗现状,规范及提高急性肾绞痛的诊治疗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方法 收集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的患者,以门诊病历为依据,追溯患者的诊治情况及主观感受.结果 共收集106份急性肾绞痛病历,就诊例次为214次.仅12.1%的就诊医生在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直接给予首次治疗措施.84.6%的患者对疼痛不能尽快有效缓解不满意,尤其对等待检查后再治疗不满意.4.7%的患者给予电解质检查,且100%低钾,并给予补钾;51.4%的治疗中含有抗生素.结论 相当多的医生在诊断上相对保守,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患者电解质检查率偏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偏高.

    作者:冯宇鹏;连学雄;李立;李峰;赵仕佳;廖耀军;叶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肺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GP方案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另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糖脂(CA125)、糖类抗原(CA19-9)、胚胎抗原(CEA)、同工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癌抗原(SCC).结果 两组CA125、CA19-9、CEA、NSE、CYFRA21-1、SCC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26.61±9.02) ng/ml、CEA(17.33±7.50) ng/ml、NSE(18.20±10.49) ng/ml、CYFRA21-1(2.59±0.22) ng/ml、SCC(2.62±1.18)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减轻疾病困扰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元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鼻出血的微波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填塞藻酸钙纤维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中应用微波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微波治疗后,临床鼻腔后部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手段治疗鼻腔后部出血,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还可以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其优越性.

    作者:陈静;谢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儿的发病时间窗、血气指标及发病高危因素.结果 患儿发病时间窗为0~6h者23例(76.7%),7~13 h者7例(23.3%).气血分析.pH值≤7.3者22例(73.3%),>7.3者8例(26.7%).高危因素分析:早产儿24例(80.0%),母体妊娠期糖尿病15例(50.0%),出生时宫内窘迫13例(43.3%),出生时窒息19例(63.3%).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发病者多为未足月患儿,且体质量低于1.5 kg,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三凹征、皮肤青紫等.高危因素分析有早产、母体妊娠糖尿病、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等因素.

    作者:李郑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甲泼尼龙等常规疗法,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痊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作者:张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剥除术对卵巢肿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剥除术对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卵巢肿瘤女性患者的手术资料,75例患者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为腔镜组,75例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无感染与大出血发生,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腔镜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妊娠高峰(9.6±2.2)个月,妊娠率为70.7% (53/75);开腹组术后妊娠高峰(18.6±5.2)个月,妊娠率为44.0% (3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术后妊娠率高,恢复快.

    作者:单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照射腰痛部位;对照组48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腰痛缓解时间为(4.2±0.8)d,短于对照组(6.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颖靓;童利伟;邓春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TGP)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HTGP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HTGP 38例和ABP 6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一般资料、入院24 h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情及预后.结果 ①HTGP组男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脂肪肝、肥胖者及既往发作史的比例均高于ABP组(均P<0.01或P<0.05),HTGP组年龄低于ABP组(P<0.01),HTGP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ABP组(P<0.01).②HTGP组血淀粉酶(AMY)、尿AMY、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总胆红素(TBIL)、血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钙水平均低于ABP组(均P<0.01或P <0.05),空腹血糖(FBG)、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血D-二聚体及血降钙素原(PCT)高于ABP组(P<0.05),血脂肪组(LPS)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HTGP组继发糖尿病及并发症比率高于ABP组(P>0.05),HTGP组Ranson、APACHEⅡ、CTSI评分均高于ABP组(P均<0.05),HTGP组病死率高于ABP组(10.53%比1.56%,P>0.05).结论 与ABP比较,HTGP具有一些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血尿清淀粉酶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更多,病情更重,复发率更高,而积极降低TG对改善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兵;刘克勤;胡景芝;张胜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