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

李郑艳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儿的发病时间窗、血气指标及发病高危因素.结果 患儿发病时间窗为0~6h者23例(76.7%),7~13 h者7例(23.3%).气血分析.pH值≤7.3者22例(73.3%),>7.3者8例(26.7%).高危因素分析:早产儿24例(80.0%),母体妊娠期糖尿病15例(50.0%),出生时宫内窘迫13例(43.3%),出生时窒息19例(63.3%).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发病者多为未足月患儿,且体质量低于1.5 kg,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三凹征、皮肤青紫等.高危因素分析有早产、母体妊娠糖尿病、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等因素.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BPH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起居养生指导和口服非那雄胺、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量(MFR)、残余尿量(PVR)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PSS、QOL、PV、MFR、PV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比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更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不失为BPH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韦林言;韦智贤;黄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SaO2、PaO2、PaCO2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FFV1%(第1 s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雪勤;安超;张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治疗,研究组子以显微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精液相关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精子数量与精子活力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虽然显微外科曲张静脉精索结扎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波;邓程恩;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外固定支架在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至2015年就诊的80例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感染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创口愈合快速,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T2DM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71例和非糖尿病足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组患者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足组,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足组(P<0.05).糖尿病足组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足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收缩压、血纤维蛋白原、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足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血脂、血纤维蛋白原及糖尿病的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有关,因此,积极控制血糖、血脂、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宋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 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疾病诊断,借助二维和CDFI对血栓的形成进行观察,确定血栓的部位、类型及栓塞程度.结果 本研究急性血栓38例,亚急性血栓15例,慢性血栓7例;双下肢血栓形成8例,左下肢40例,右下肢12例,左右比例为3.3:1,左下肢血栓明显多于右下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高度敏感、鉴别准确等优势,可以准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已成为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作者:汤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介入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用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清宫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8例,经超声引导下瘢痕部位孕囊注射MTX,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1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局部注射MTX后,血HCG均显著下降,7d后孕囊周围血供明显减少.在超声引导下17例清宫顺利,术中出血20~ 200 ml不等,1例术中出现疤痕部位破裂改行开腹子宫局部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8例病例术后22~ 30 d血HCG恢复正常,复查B超瘢痕处未见残留.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清宫治疗早期瘢痕部位妊娠,操作简单,患者创伤较小,安全,不良反应较轻,治疗费用较低,保留女性生育能力,易被患者接受,对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疗效明确.

    作者:聂茹;刘睿;袁楚义;黄守章;周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胃镜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效果、出血死亡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及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97.1%比80.0%、91.4%比60.0%),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5.7%比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1.1分比2.8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7.1%比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止血率高,出血死亡风险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广建;谢碧梅;温华荣;李祥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运用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2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善瑜;焦飞虎;孔繁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5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作为实验1组;另5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作为实验2组.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各项临床表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实验1组优于实验2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胀气、反酸、呕吐四项临床表征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实验1组优于实验2组(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窦以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TGP)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HTGP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HTGP 38例和ABP 6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一般资料、入院24 h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情及预后.结果 ①HTGP组男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脂肪肝、肥胖者及既往发作史的比例均高于ABP组(均P<0.01或P<0.05),HTGP组年龄低于ABP组(P<0.01),HTGP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ABP组(P<0.01).②HTGP组血淀粉酶(AMY)、尿AMY、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总胆红素(TBIL)、血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钙水平均低于ABP组(均P<0.01或P <0.05),空腹血糖(FBG)、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血D-二聚体及血降钙素原(PCT)高于ABP组(P<0.05),血脂肪组(LPS)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HTGP组继发糖尿病及并发症比率高于ABP组(P>0.05),HTGP组Ranson、APACHEⅡ、CTSI评分均高于ABP组(P均<0.05),HTGP组病死率高于ABP组(10.53%比1.56%,P>0.05).结论 与ABP比较,HTGP具有一些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血尿清淀粉酶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更多,病情更重,复发率更高,而积极降低TG对改善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兵;刘克勤;胡景芝;张胜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及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房颤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早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CHF患者126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Cys-C及BNP间是否存在差异,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CH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CHF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 CI0.708 ~0.881,P<0.05);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 CI0.617~0.814,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且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有预测价值.

    作者:何明;胡艳;李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关节炎患者86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86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管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来曲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10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来曲唑、氯米芬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和排卵结局.结果 实验组排卵数、优势排卵数等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率为51.92%,明显高于对照组(32.69%)(P<0.05).结论 来曲唑可以明显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朱晓敏;徐括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肺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GP方案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另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糖脂(CA125)、糖类抗原(CA19-9)、胚胎抗原(CEA)、同工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癌抗原(SCC).结果 两组CA125、CA19-9、CEA、NSE、CYFRA21-1、SCC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26.61±9.02) ng/ml、CEA(17.33±7.50) ng/ml、NSE(18.20±10.49) ng/ml、CYFRA21-1(2.59±0.22) ng/ml、SCC(2.62±1.18)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减轻疾病困扰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元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采用苦参素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病毒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单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677、20.0658,P<0.05);但同组治疗前后ALT、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优于单药组(39.62%比20.75%,32.08%比15.09%,92.45%比7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机体抗病毒效果,增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彦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晚期高龄NSCLC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方案,对照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59.6%)与对照组(57.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63.5%比57.6%)、肾功能异常(23.1%比26.9%)、脱发(25.0%比30.8%)、恶心呕吐(48.1%比42.3%)、腹泻(11.5%比7.7%)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1.5%)、肝功能异常(19.2%)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8%、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下降(55.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观察组1年生存率(51.9%)、2年生存率(23.1%)与对照组(53.8%、21.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相似,且两方案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1年生存率尚可,2年生存率较低.

    作者:蔡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5例,其中25例口服美托洛尔为美托组,25例口服稳心颗粒为稳心组,另25例口服美托洛尔及稳心颗粒为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心电图指标.结果 联合组QTc间期、QRS间期值高于美托组及稳心组,联合组PR间期值低于美托组及稳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高于美托组(56%)及稳心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有效控制冠心病心律失常,安全性高.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PCI手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在PCI手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观察PCI后6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NT-proBNP与cTnⅠ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1 758.25±198.5) ng/L,对照组为(2 144.8±2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Ⅰ水平为(21.4±5.2) mg/L,对照组为(30.7±10.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能减少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出血风险,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鼻出血的微波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填塞藻酸钙纤维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中应用微波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微波治疗后,临床鼻腔后部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手段治疗鼻腔后部出血,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还可以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及其优越性.

    作者:陈静;谢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