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临床观察

陈慧君

关键词:负压置换, 儿童鼻窦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对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在儿童鼻窦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诊断为鼻窦炎的患儿161例,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89例)和对照组(72例).负压置换组患儿按公斤体质量口服克拉霉素片1次/d,藿胆滴丸2次/d,鼻喷糖皮质激素,同时行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仅给予与置换组相同药物治疗.10 d为一疗程,2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负压置换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负压置换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鹤山市人民医院2012-2014年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特点,为肠球菌所致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筛选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鹤山市人民医院2012-2014年分离出的366株粪肠球菌,总结74株屎肠球菌对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两种肠球菌的差异性.结果 粪肠球菌对药敏实验的8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氨苄西林低(4.64%),米诺环素高(79.84%);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30.00%(9.46%),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其中左旋氧氟沙星高(97.73%);屎肠球菌对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23株耐万古霉素菌,67株中介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为制止出现更多的耐药菌株,应严格把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根据分离出的菌株药敏结果而合理用药;积极建立合理的联合用药机制,避免耐药基因的产生和传播,防止耐药菌株蔓延;密切注意菌株耐药发展情况,谨慎使用抗菌药物,以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庆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13例AECOPD患者,对其一般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入选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者35例(30.97%),病程、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高,病程、CAT评分、mMRC指数是AECOPD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李宝珠;卢春玲;禹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 研究65岁以上老年复杂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腹腔镜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LSC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SC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C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的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尹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已经确诊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250 mg/次,1次/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0.6g/次,2次/d);对照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0.6g/次,2次/d).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两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其中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更好地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作者:兰风金;孙志芬;曲桂红;张媚霞;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照射腰痛部位;对照组48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腰痛缓解时间为(4.2±0.8)d,短于对照组(6.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颖靓;童利伟;邓春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石性急性肾绞痛门诊诊治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肾绞痛患者的诊疗现状,规范及提高急性肾绞痛的诊治疗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方法 收集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的患者,以门诊病历为依据,追溯患者的诊治情况及主观感受.结果 共收集106份急性肾绞痛病历,就诊例次为214次.仅12.1%的就诊医生在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直接给予首次治疗措施.84.6%的患者对疼痛不能尽快有效缓解不满意,尤其对等待检查后再治疗不满意.4.7%的患者给予电解质检查,且100%低钾,并给予补钾;51.4%的治疗中含有抗生素.结论 相当多的医生在诊断上相对保守,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患者电解质检查率偏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偏高.

    作者:冯宇鹏;连学雄;李立;李峰;赵仕佳;廖耀军;叶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级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强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旭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关节炎患者86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86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骨关节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管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急诊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在重症哮喘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咳嗽、气促、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光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Zn2+依赖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属于MMP家族中的胶原酶类,其不但可以降解胶原纤维,而且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了解MMP-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可为AC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作者:严菲;孟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半月板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半月板损伤的生物力学.方法 随机抽取24侧正常男性新鲜膝关节标本,取材时间均在死亡后1h,分为前交叉韧带(ACL)完整组、前内侧束断裂组(AMB断裂组)、后内侧束断裂组(PLB断裂组)、ACL全断组(全断组).观察膝关节不同角度下各组内侧半月板后角应变情况.结果 膝伸直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B断裂组和ACL完整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3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B断裂组后角应变高于完整组和AMB断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60°,全断组后角应变高于PLB断裂组和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B断裂组后角应变高于完整组、PL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屈曲90°,全断组后应角应变高于完整组、PLB组和A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前交叉韧带断裂对半月板损伤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其生物力学的改变.

    作者:李征;谭志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27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与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喉癌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127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术后随访结果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HVHL)组(79例)与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SCPL-CHP)组(48例).经术后随访、复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效果.以术后1年内胃管拔除时间、气管拔除率分别作为吞咽、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并对发声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生存率及术后3年内的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VHL组胃管拔除时间为(10.54±2.86)d,低于SCPL-CHP组的(12.73 ±3.25)d(P <0.05);1年内气管拔除率和发音优良率分别为91.14%、78.48%,均显著高于SCPL-CHP组的77.08%、58.33% (P <0.05);HVHL组术后1年、3年时的生存率分别为89.87%、82.28%,与SCPL-CHP组87.50%、77.0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内发声切口感染、咽瘘、吸入性肺炎的比例及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术后随访结果分析可见,HVHL术更利于患者喉部功能恢复,整体疗效优于SCPL-CHP组,但临床诊疗中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竹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胃镜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效果、出血死亡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及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97.1%比80.0%、91.4%比60.0%),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5.7%比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1.1分比2.8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7.1%比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止血率高,出血死亡风险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广建;谢碧梅;温华荣;李祥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冠心病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55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可有效保护心肌功能.

    作者:朱茗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93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吸除治疗,分析两组手术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各项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甲泼尼龙等常规疗法,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痊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作者:张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肺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GP方案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另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糖脂(CA125)、糖类抗原(CA19-9)、胚胎抗原(CEA)、同工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癌抗原(SCC).结果 两组CA125、CA19-9、CEA、NSE、CYFRA21-1、SCC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26.61±9.02) ng/ml、CEA(17.33±7.50) ng/ml、NSE(18.20±10.49) ng/ml、CYFRA21-1(2.59±0.22) ng/ml、SCC(2.62±1.18) 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减轻疾病困扰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元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 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疾病诊断,借助二维和CDFI对血栓的形成进行观察,确定血栓的部位、类型及栓塞程度.结果 本研究急性血栓38例,亚急性血栓15例,慢性血栓7例;双下肢血栓形成8例,左下肢40例,右下肢12例,左右比例为3.3:1,左下肢血栓明显多于右下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高度敏感、鉴别准确等优势,可以准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已成为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作者:汤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BPH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起居养生指导和口服非那雄胺、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量(MFR)、残余尿量(PVR)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PSS、QOL、PV、MFR、PV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比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更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不失为BPH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韦林言;韦智贤;黄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经神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其中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大尼麻醉.分别测量记录各项麻醉评估指标,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麻醉诱导时低值、拔管时高值、人工气腹后高值均比麻醉后低;而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结论 舒芬太尼在神经手术的麻醉中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瑞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