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急诊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

蔡光云

关键词:布地奈德, 红霉素, 重症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在重症哮喘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咳嗽、气促、喘息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静脉红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5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作为实验1组;另5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作为实验2组.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各项临床表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实验1组优于实验2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胀气、反酸、呕吐四项临床表征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实验1组优于实验2组(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窦以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Zn2+依赖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属于MMP家族中的胶原酶类,其不但可以降解胶原纤维,而且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了解MMP-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可为AC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作者:严菲;孟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患者再入院的预防作用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再入院的预防作用.方法 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COPD患者102例,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I)、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75%肺活量大呼气流量(FEF75%)及6 min行走距离(6 MVT),随访两组患者1年内再入院次数及时间.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0.20%)与对照组(68.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FEV1(2.01±0.83)L、FEV1/FVC (68.16±8.02)%、FEF75% (0.53±0.19) L/S、6 MVT(462.34±16.44)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年内再入院次数(2.01±0.49)次及再入院天数(17.58±6.61)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确切,对预防患者再入院效果显著.

    作者:王向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胃镜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效果、出血死亡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及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97.1%比80.0%、91.4%比60.0%),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5.7%比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1.1分比2.8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7.1%比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钛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止血率高,出血死亡风险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广建;谢碧梅;温华荣;李祥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成人口腔正畸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成年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口腔正畸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对照组口腔正畸采用常规的非种植体支抗疗法,并观察两组经不同口腔正畸疗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口腔正畸治疗后,统计其治疗效果以及其他指标,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有效率为86.7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利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及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同时联合红光照射腰痛部位;对照组48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腰痛缓解时间为(4.2±0.8)d,短于对照组(6.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红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腰痛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颖靓;童利伟;邓春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甲泼尼龙等常规疗法,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痊愈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作者:张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及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并房颤患者与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早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CHF患者126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4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Cys-C及BNP间是否存在差异,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CH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CHF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 CI0.708 ~0.881,P<0.05);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 CI0.617~0.814,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Cys-C、BNP水平高于慢性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且Cys-C、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早期有预测价值.

    作者:何明;胡艳;李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尿激酶局部溶栓在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深静脉导管阻塞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和微泵泵入溶栓疗法.比较两组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24例(96%),对照组19例(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前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溶栓前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效果好,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志霞;杜雪飞;李桂珍;钟慧;汪木兰;梅艳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运用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2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通过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善瑜;焦飞虎;孔繁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BPH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起居养生指导和口服非那雄胺、盐酸坦索罗辛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大尿流量(MFR)、残余尿量(PVR)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PSS、QOL、PV、MFR、PV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比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更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不失为BPH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韦林言;韦智贤;黄绍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PCI手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在PCI手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观察PCI后6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NT-proBNP与cTnⅠ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1 758.25±198.5) ng/L,对照组为(2 144.8±2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Ⅰ水平为(21.4±5.2) mg/L,对照组为(30.7±10.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能减少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出血风险,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年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中老年男性患者存在的差异,为探索男性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47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老年组.收集两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以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α)[LP(α)]、空腹血糖(FBG);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结果 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组相比,青年组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TC、LBL-C、Lp(α)、UA水平较低(P<0.01);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比例,BMI、TG、HDL-C水平较高(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均以前降支病变比例高,青年冠心病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多支病变比例低,中老年组多支病变比例高、单支病变比例低.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青年组均低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三酰甘油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前降支病变,MACE发生率较低.控制体质量、戒烟、控制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子云;邢志娟;张祥玖;耿振川;李予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级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有效强化,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旭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妊娠是否合并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等各种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孕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孕妇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组,对低危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住院费用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180例孕妇中高危组42例,低危组138例,低危组中再次剖宫产105例(76.1%),经阴道分娩33例(23.9%);经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为3.0%,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应行仔细检查,低危孕妇可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刘悦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萘洛尔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对小儿血管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血管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普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使用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病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的“阶梯治疗方案”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或推广.

    作者:徐继鹏;姜其学;张晓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TAS)及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异位妊娠患者168例,年龄17 ~46岁,中位年龄27岁.168例患者均行TAS与TVS检查,宫内未见明确孕囊时,查看附件区有无包块(实性或混合性包块)、Donut征、胎芽、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比较TAS与TVS声像图指标及诊断评估指标.结果 TAS检查的符合率为70.24%,经阴道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3.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诊断异位妊娠方便、快捷,拟诊异位妊娠者应首选TVS检查,以便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

    作者:陈绍英;梁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晚期高龄NSCLC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方案,对照组给予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59.6%)与对照组(57.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63.5%比57.6%)、肾功能异常(23.1%比26.9%)、脱发(25.0%比30.8%)、恶心呕吐(48.1%比42.3%)、腹泻(11.5%比7.7%)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61.5%)、肝功能异常(19.2%)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8%、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下降(55.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观察组1年生存率(51.9%)、2年生存率(23.1%)与对照组(53.8%、21.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相似,且两方案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1年生存率尚可,2年生存率较低.

    作者:蔡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疗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重度OSAHS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组采用UPP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ESS、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ESS、SDS评分分别为(2.8±1.6)、(36.0±4.2)分,其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症状、总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日常活动、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情感活动、症状、总分(不合E维度)分别为(5.81±0.39)、(5.99±0.72)、(3.77±0.88)、(4.99±0.50)分,其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能显著改善患者白天嗜睡程度,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治疗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震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治疗,研究组子以显微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精液相关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精子数量与精子活力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虽然显微外科曲张静脉精索结扎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波;邓程恩;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