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胡海星

关键词:食品感官检验, 实验课程, 专业技术人员, 感官性状, 感官分析, 学生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技能, 质量的优劣, 微生物检验, 高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 主干课程, 食品专业, 食品工厂, 实验方法, 理化检验, 科研人员, 教学质量, 检验教学
摘要:食品感官检验是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学.食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地表现在它的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的优劣和真伪,简便易行,直观实用,食品感官检验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同时结合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检测手段对食品的感官性状进行评价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让学生掌握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食品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所需的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验课是食品感官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是这门课程的一项主要研究任务.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与土茯苓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目的:确定人参和土茯苓的配伍水煎液的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作为溶剂,采取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人参和土茯苓混合物(1:2)中的有效成分,用95%乙醇沉淀多糖,再进一步用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正丁醇相及水相,配制浓度为2mg/mL、4mg/mL、8mg/mL、16mg/mL的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液及水提取物水溶液,采取DPPH·法分别测定各浓度正丁醇相及水相的抗氧化率,确定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丁醇相提取物浓度为2mg/mL、4mg/mL、8mg/mL、16mg/mL的抗氧化率分别为88.2%、88.7%、93.2%、96.6%;水相提取物浓度为2mg/mL、4mg/mL、8mg/mL、16mg/mL的抗氧化率分别为69.2%、72.9%、83.6%、90.3%.结论:人参和土茯苓配伍水煎后正丁醇相及水相均在16mg/mL浓度的抗氧化率高,表明人参和土茯苓水煎液的提取物正丁醇相与水相均有较强的清除DP基能力随浓度增高逐渐增强,各浓度正丁醇相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均强于水相.

    作者:朴春培;刘芳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品检验技术问题及对策探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还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发展,食品检验作为保证食品质量的基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控制和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下,我国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食品检验技术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我们探究解决,以保证食品检验的规范有效,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韩军;程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中农药残留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报道,人体遭受农药的危害80%~90% 是通过进食被农药污染的食品造成的.蔬菜在种植和储备过程中,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抑制防止其病虫害的发生,因而导致了农药残留的发生.由于食品严重被农药污染及残留量的累积,以引起人体多种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因此,对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勇;夏骏;徐国贸;姜文娟;杨琳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沙棘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

    近年来广泛栽植于黄土高原及三北地区,用于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沙棘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良树种,其籽主要用于提取沙棘油,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普遍采用萃取法与超声提取这两种方法.

    作者:丁兆钧;李明阳;钟宁秋;卜华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如何加强生产源头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民生的根本,食品不安全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没有食品安全就不会有社会的安定.通过这几年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食品安全的事件屡见不鲜,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也开始提出要求.在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从生产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这对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安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佩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略论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很多个环节,从生产理念到生产原材料,从生产方式到生产工艺,每一项过程的质量控制都会直接或是简介的影响到食品质量,所以,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显得十分必要.食品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食品及其原料的采购渠道不规范食品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购原材料,但是,很多食品生产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或是出于节省采购成本的想法,并不会设立固定的采购基地或是原材料采购商,而是从市场上进行筛选,大批量采购,在这个过程中,食品生产企业并不会仔细的对原材料进行好坏的挑选,甚至在对原材料进行清洗时都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时常发生以及处于代加工的原材料上还存在明显的污垢.采购渠道的不规范致使食品从根源上就受到污染,极易引发食品安全事件.

    作者:张吉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品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按照预先制订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参加2014年国家认监委(CNCA)委托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的CNCA-14-A-07能力验证计划,我院实验室代码为A-07-71,样品编号为PT Sample C290,实验验证结果为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本次能力验证实验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待检样品本次能力 验证样品来自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生物科提供的绿豆粉,样品编号为PT Sample C290.

    作者:舒静;刘静;严烨;樊成;唐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鲜铁皮石斛冻干粉质量标准研究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我国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之功效,千年以来一直和灵芝人参和冬虫夏草等被列为上品中药,并被道家养生经典《道藏》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使用方法常为鲜品直接食用茶饮或制成制剂,因纤维、粘液等含量高,直接食用有粘牙粗燥口感差的特点并且不易保存.茶饮时药材中有效成分不易完全溶出.铁皮石斛干品质地坚韧,使用不方便.冻干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中粉具有一般颗粒不具有的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应活性等.因此,将铁皮石斛制成冻干粉以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

    作者:左爱萍;王传方;唐靖雯;潘梅;张丽艳;吴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解读

    去年12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标准号为GB 2760-2014,该标准的修订出台,将替代我国2011年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国家表示,新制定的标准于今年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具体修订内容解读如下.

    作者:储呈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葡萄酒涩感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作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健康酒精饮品.具有保护心肌,软化心血管,美容及助消化的功效.当前,由于葡萄酒市场的扩大,使得葡萄酒品质难以区分,因此如何评价及鉴定成品葡萄酒的品质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白佑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析食品加工企业进货质量管理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食品的安全问题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屡见不鲜,在国内更是频发,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质量.原材料是安全问题的首要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从源头就被污染,那么后续的食品安全就会更加的存在问题.所以加强对食品进货渠道的控制是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利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曲霉毒素在粮食和食品中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黄曲霉毒素基本概述黄曲霉毒素(AF)是一类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真菌次级代谢物,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理化性质稳定的一类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代谢产生的生物毒素,具有十分强力的毒性,尤其是人的肝脏和肾脏会有比较大的损害.由于黄曲霉毒素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收获、晾干、加工和储藏的任何环节,因此极易污染花生、玉米、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并由此直接进入食物链.常见的几种AF的毒性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B1、M1、G1、B2和G2.B1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I类致癌物.

    作者:王庆峰;王岩;柴竹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醋中总砷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建立了食醋中总砷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食醋中总砷含量的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不确定度的关键分量,为实验室准确测定食醋中的总砷含量,提供了不确定度参考值.

    作者:马晓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析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类胡萝卜素概述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600多种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以岩藻黄素、叶黄素、紫黄素以及新叶黄素的形式存在.从元素含量上来说,类胡萝卜素可以分为胡萝卜素和含氧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只是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含氧胡萝卜素是含氧衍生物,比如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一般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其熔点一般大于175度,在有机溶剂中少量溶解但是不溶于水.胡萝卜素的不饱和结构导致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是在遇到氧、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类胡萝卜素能够淬灭自由基、单线态氧自由基、过氧化物等,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状态.由于类胡萝卜素较强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医疗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作用,在近几年得到了较为迅速的认可和发展.

    作者:杨优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是我国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实验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的有的效途径.开放实验室是对实验教学的一种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本文结合吉林工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的经验,探讨了如何管理和扩大实验室开放,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师科研做好保障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作者: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玉米紫薯配方乳粉的研究

    以紫薯粉和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风干燥与微波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加工成玉米紫薯营养粉,对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玉米紫薯配方乳粉的生产工艺条件.对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佳料液比为玉米紫薯配方乳粉:水为1:4 (g:mL);佳冲调水温为60-65℃;佳粉碎粒度为140目;佳配方为紫薯粉18%、玉米粉5%、全脂乳粉72%、白砂糖5%.

    作者:苏同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离子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运用分析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拓宽了食品的产业链,虽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具有明确的剂量标准,但是部分食品中,仍旧存在添加剂超标的现象,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检测的过程中,深化离子色谱法的应用,检查添加剂的剂量,以便控制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避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作者:孙雪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构建食品安全无缝衔接体系,共圆食安中国梦

    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现状与漏洞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包括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与完善及其执行与监管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相比发达国家行业总体水平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基本法《食品安全法》配套的专项法地方性法规等较为滞后,监管水平也有待提高.

    作者:肖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分析研究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需求的推动下,人们不断改进检测设备,研究检测方法,力求精确的检测出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类别及含量,以提升食品质量及食用安全.下面本文就对当前应用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作者:李笑章;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论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物质的食品,关系到国家安定与社会发展.食品质量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任何地方,食品质量安全都是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我国在食品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下大力气整顿食品卫生领域,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层出不穷的食品质量问题被曝出,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作者:刘荣荣;陈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