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杨絮;杨泳;吕国义

关键词:硬膜外, 分娩镇痛, 新生儿, 不良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大范围开展分娩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非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产科合并症、拟经阴道分娩足月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 EA)组和非镇痛( NA)组,每组30例。入待产室常规监测两组孕妇无创测量血压( N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胎儿娩出即刻采集脐静脉血作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行Apgar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是否使用缩宫素,宫口扩张至6~7 cm时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产后24 h内出血量,初乳始动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A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NA组延长( P均<0.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NA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NA组(P<0.001);产后出血率、Bromage评分、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EA组新生儿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为9.2±0.7/9.2±0.6,低于NA组(9.6±0.5/9.6±0.5,P<0.01),10 min两组Apgar评分均达到10分;脐静脉血气分析:EA组除pH值低于NA组(7.241±0.077 vs 7.282±0.058,P<0.05)外,其余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不影响产后泌乳过程,不增加产后出血,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不良影响,未见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新生儿不良影响,对新生儿安全,值得推广。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对其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 A组)、间歇性血液透析( B组)、腹膜透析( C组)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素氮得到有效清除,三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的透析次数、心力衰竭次数、住院时间、生存率等数据要优于B组和C组,但A组的日透析费用要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三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但该种治疗方法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经济负担较大。

    作者:余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150例宫外孕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白云区中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术中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6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因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咳嗽效果显著,且该种药物组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儿受益。

    作者: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对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安乡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35例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行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18例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χ2=21.7936,术后Mazur评分及VAS评分比较t=2.1720、2.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高健;陈德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清除术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急诊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血肿体积的比较,以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脑血肿,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后期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彭;刘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清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医院儿科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干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间和住院平均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能够快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通过给予匹多莫德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需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四肢手术的高龄(年龄≥80岁)患者45例,随机分三组:舒芬太尼0.15μg/kg 组( S1组)、舒芬太尼0.25μg/kg组(S2组)及芬太尼2μg/kg组(F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分别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1 min(T2)和插管后5 min(T3)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心率(HR),并计算各时间点 SP 与 HR 的乘积( RPP);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三组T1时间点BP和T3时间点SP、S2组T2时间点SP和F组T3时间点D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均<0.01),F组T2时间点DP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0.05)和S2组同时间点( P<0.05),S1组和S2组T1时间点SP、S2组T2时间点BP均显著低于F组同时间点( P<0.01或0.05)。S1组和F组T2时间点HR均显著大于同组T0时间点( P均<0.01)和S2组同时间点( P<0.05)。三组T1、T3时间点RPP均显著小于同组T0时间点( P<0.01或0.05)。F组T2时间点RPP显著大于同组T0时间点( P<0.05)和S2组同时间点(P<0.05)。S2组声带活动发生率、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率小于S1组,罗库溴铵、新福林使用率均显著小于S1组和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0.25μg/kg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不仅能抑制插管反应,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保持插管前后心血管功能稳定和心肌氧供需平稳,安全可行。

    作者:王建珍;薄志华;祁喆;李尉波;李国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分析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按随机抽签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NBNA)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 d和10 d的NBNA评分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够进一步阻止HIE患儿发生脑缺血缺氧,保护神经细胞,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杜登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段血管内支架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近一年就诊的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对其实施支架介入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明显好转7例,好转10例,显效3例,无效1例,恶化1例。结论应用支架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很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骞;缪桂华;金小庆;蔡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肩锁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在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颈丛阻滞成功后即开始静脉右美托咪定0.2~0.5μg/( kg·h)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警觉/镇静( 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的MAP、HR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MAP、HR、OAA/S水平在神经阻滞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肩锁关节手术中,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氟芬合剂联合颈丛阻滞。

    作者:张伟;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Th1/Th2细胞因子与老年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51例为肺部感染组,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共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IL-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组治疗前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感染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参与老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判定的可靠综合指标。

    作者:郑颖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直肠全系膜切除( TME)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TME术联合结肠造瘘治疗,观察组采用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30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达到TME的治疗原则,能与造瘘取得一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作者:古明锋;袁兰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西平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全部患者均由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对两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STAT3、PR、ER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病理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肌瘤组( P<0.01),而PR、E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中随着临床分级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STAT3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PR和ER的阳性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结论 STAT3阳性表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8周,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 NHISS 评分和 ADL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NHISS评分,提高ADL评分,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牛智领;李倩男;郝静;刘远洪;牛好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不同用药方案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孟津县公疗医院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的绝经期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5.017,4.892,P<0.05);研究组宫颈软化情况、取环效果优于对照组,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36,10.854,8.622,P<0.05)。结论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加戊酸雌二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软化宫颈,方便取环,减少类人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苏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1例报道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容易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1],主要经过三种传播方式传染:通过很细小的伤口侵入;在解剖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的牲畜时,病菌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其他人;口腔感染,比如在手沾染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尸体后,再吃东西也会感染。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从血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

    作者: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见并发症。随访1~6年,失访12例,全程随访56例。术后妊娠34例,其中早孕自然流产18例(分娩22例(39.29%),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 SU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兴宁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AIS患者463例。测量其入院SUA水平,分析SUA与在随访期30 d,3、6、12个月时使用改良 Rankin量表( mRS)所评价的预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mRS 评分为0~1时视为预后良好。结果研究共纳入463例患者,52%为男性,平均年龄68岁。入院时SUA平均水平为(6.1±3.7)mg/dl。与高SUA水平患者相比,SUA≤4.5 mg/dl患者的3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 P=0.004)。尚不能认为SUA与30 d病死率或功能不良相关。同时,尚不能认为与卒中后3、6、12个月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在校正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和严重程度(NIHSS <9)、卒中发作后时间、血清肌酐、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后,SUA 水平≤4.5 mg/dl与短期良好预后呈正相关(比值比=1.76,95%可信区间为1.05~2.95,阴性预测值=81.1%),而尚不能认为与随访3、6或12个月的预后相关。与高水平SUA患者相比,SUA≤4.5 mg/dl患者往往年龄<55岁、多为女性、轻度中风、血清肌酐水平正常、很少患高血压。尚不能认为从卒中发作到入院的时间与AIS 严重程度或SUA水平相关。结论低SUA水平与短期良好预后相关, SUA是脑梗死程度的指标,而不是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健;李文礼;黄志煌;罗伟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采用TVT-O手术治疗38例中、重度FSUI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患者1个月、6个月大尿流率及B超残余尿测定,采用ICI-Q-SF评分评价TVT-O手术临床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16±4)min,术中出血(10±3)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 d,平均2.9 d,住院时间3~6 d,平均4.2 d。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尿流率及B超残余尿测定,大尿流率无下降趋势(P>0.05),残余尿无增加(P>0.05),ICI-Q-SF评分明显改善(P<0.01)。术后仅1例患者拔出导尿管1周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膀胱训练、理疗等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其余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尿控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切口渗血,无膀胱、尿道、直肠损伤,无耻骨后血肿形成,无植入物排斥、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VT-O治疗FSUI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尤其对重度FSUI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作者:张炯;褚健;曹建伟;储传敏;陈元贵;黄钢;庄剑秋;章益峰;郎根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