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Th1/Th2细胞因子与老年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郑颖文

关键词:肺部感染, 老年, 超敏C-反应蛋白, Th1/Th2,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51例为肺部感染组,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共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IL-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组治疗前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感染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参与老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判定的可靠综合指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剖宫产率及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间苯三酚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设立3个试验组(甲组、乙组、丙组),1个对照组(丁组)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对产妇剖宫产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显著降低了产妇的疼痛程度。结论在不增加使用剂量的情况下,潜伏期及活跃期序贯应用间苯三酚能减轻产程中的疼痛,但对降低剖宫产率、促成自然分娩的有效率有待研究。

    作者:王云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种胆道重建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术后分析记录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并对术后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4440,P=0.0145)。此外,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中未出现返流性胆管炎的患者,对照组中有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3)。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飞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西平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全部患者均由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对两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STAT3、PR、ER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病理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肌瘤组( P<0.01),而PR、E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中随着临床分级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STAT3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PR和ER的阳性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结论 STAT3阳性表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雾化吸入法与孟鲁司特相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许昌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组则采用雾化吸入法联合孟鲁司特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雾化吸入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感染后咳嗽患儿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有效率,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明显,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被广大医院所采用。

    作者:陈强;程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限制性心肌病1例报告

    淀粉样变心肌病是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在心肌组织内所致的心肌功能紊乱,使心脏僵硬,可造成明显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本病在临床表现及体征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故易被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或限制性心肌病等。一旦发展为心力衰竭,提示心脏病变较重。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作者:刘晨;李兴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西妥昔单抗不同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比较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不同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西妥昔单抗双周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部分缓解率(PR)为6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均为90.00%,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痤疮样皮疹,多数较为轻微,不良反应分级以0~Ⅱ级为主,Ⅲ~Ⅳ级很少见。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改善,不影响接下来的治疗。两组毒副反应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与双周方案分别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相近,且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而双周方案更为方便,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田睿;杨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1~4年随访,行X线检查检测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华斌;苏光辉;汪向东;陈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儿采用鼻内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常规鼻内激素治疗,不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且其鼻塞、流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激素联合鼻腔冲洗相较于常规鼻内激素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明显,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良好,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雄;叶远航;李世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19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等)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全部选择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术( RCS)和阴道分娩( VBAC),对低危组瘢痕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分娩结局、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高危组58例,低危组134例,其中29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2.41%;RCS 113例,再次手术产率为84.33%。VBAC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产褥病率均低于RCS组( 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对再次妊娠者进行仔细产前评估,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作者:杨红伟;李晓娟;党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祛痰、抗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H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PaO2(78.40±3.22)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52.68±6.52)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以及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见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1例报道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容易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1],主要经过三种传播方式传染:通过很细小的伤口侵入;在解剖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的牲畜时,病菌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其他人;口腔感染,比如在手沾染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尸体后,再吃东西也会感染。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从血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

    作者: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舒血宁添加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中添加舒血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早期帕金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5 d,每天1次。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例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UPDRS)进行评定,计算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检查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好转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16/18),明显高于对照的38.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在治疗早期帕金森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松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Th1/Th2细胞因子与老年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51例为肺部感染组,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共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IL-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组治疗前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感染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参与老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判定的可靠综合指标。

    作者:郑颖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肩锁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在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颈丛阻滞成功后即开始静脉右美托咪定0.2~0.5μg/( kg·h)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警觉/镇静( 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的MAP、HR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MAP、HR、OAA/S水平在神经阻滞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肩锁关节手术中,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氟芬合剂联合颈丛阻滞。

    作者:张伟;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150例宫外孕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白云区中医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术中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见并发症。随访1~6年,失访12例,全程随访56例。术后妊娠34例,其中早孕自然流产18例(分娩22例(39.29%),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寿光地区胚胎停育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寿光地区环境因素对患者胚胎停育的影响。方法150例胚胎停育患者及102例正常妊娠至晚孕的孕妇为对照组做比较,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胚胎停育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产妇比率高,接触化工、农药、电磁产品等危险因素胚胎停育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主动接受优生知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工、农药、电磁等有害环境接触是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专业人员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侯雪凤;张晶;姚海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颌面部软组织并腮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并腮腺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57例,根据病发时间分为陈旧性损伤24例(陈旧组)和急性损伤33例(急性组),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急性组术后疮面均Ⅰ期愈合,面部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并发症。陈旧组术后I期愈合22例,面部神经功能正常21例。结论颌面部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非常重要,应避免因治疗贻误或不当导致陈旧性损伤。

    作者:郭学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者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者药物联合诊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现象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00%(39/50)、优良率达到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28/50)、80.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使用对胃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庄贵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