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
目的:探讨肿瘤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6例做化疗的肿瘤复发患者,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 CRP 值,比较其在化疗前后血清中 CRP 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36例肿瘤复发患者化疗前的CRP 检测发现,30例呈阳性,6例呈阴性,并且有19例化疗有效,17例化疗终无效。化疗有效者的CRP与化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化疗无效者血清中的CRP比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复发患者进行化疗的疗效与血清中的CRP变化呈负相关,化疗后CRP升高预示着预后效果不好。CRP 可作为肿瘤复发患者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一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 LCP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并提出术中要点。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术后假体周围的骨折23例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并研究分析术后疗效,总结手术要点。结果全部23例患者均为Vancouver分型B 型,均行LCP再次固定,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2~24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5~20(17.3±4.9)个月,少数患者因骨质情况差,愈合进程缓慢。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8~92(80.6±6.1)分。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LCP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需要在精确的Vancouver分型基础上进行,也是手术的关键所在,结合患者的病情及骨折部位的综合研究,才能获得有效的骨性愈合。
作者:殷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黄芩漱口液和氯化钠注射液在对完全脱位恒前牙固定治疗过程中牙周指数的变化。方法搜集46例恒前牙完全脱位患者(共5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黄芩漱口液组和氯化钠注射液组。行结扎固定后分别用黄芩漱口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漱口对比观察外伤牙牙周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黄芩漱口液组与氯化钠注射液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在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漱口液组明显优于氯化钠注射液组。结论黄芩漱口液是一种牙周刺激性小、易于牙周清洁的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寿光地区环境因素对患者胚胎停育的影响。方法150例胚胎停育患者及102例正常妊娠至晚孕的孕妇为对照组做比较,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胚胎停育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产妇比率高,接触化工、农药、电磁产品等危险因素胚胎停育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主动接受优生知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工、农药、电磁等有害环境接触是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专业人员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侯雪凤;张晶;姚海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可靠方法,为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92例,随机分成常规呼吸机组和高频呼吸机组,每组46例,分别实施传统常频通气治疗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值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结果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氧全指数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44,5.7208,P均<0.05);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553,6.3803,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王洪宇;唐昌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包块、腹痛腹胀,肿瘤大体为卵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10 cm,包膜完整,粉红至棕褐色,切面实性分叶状,可见出血或坏死。镜下为单一的大细胞排列成巢片、团块状,由含有不同数目淋巴细胞的纤细的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免疫组化:PLAP和CD117均为膜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发病率低,常发生于30岁以下,单纯性无性细胞瘤预后较好,而混合型无性细胞瘤预后差。掌握该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对鉴别其他卵巢肿瘤有重要帮助。
作者:于秋萍;齐亚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肩锁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在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颈丛阻滞成功后即开始静脉右美托咪定0.2~0.5μg/( kg·h)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警觉/镇静( 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的MAP、HR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MAP、HR、OAA/S水平在神经阻滞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肩锁关节手术中,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氟芬合剂联合颈丛阻滞。
作者:张伟;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内口环扎术与间苯三酚用于宫颈机能不全中对妊娠时间及新生儿分娩率的影响。方法从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随机选择21例进行研究,均实施宫颈内口环扎术,并给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记录21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和术后治疗,入组的21例患者中18例(85.7%)足月产,2例(9.5%)早产,1例(4.8%)流产,20例(95.2%)新生儿存活。结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内口环扎术,并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见并发症。随访1~6年,失访12例,全程随访56例。术后妊娠34例,其中早孕自然流产18例(分娩22例(39.29%),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子宫纵隔残留再次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直肠全系膜切除( TME)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TME术联合结肠造瘘治疗,观察组采用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30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达到TME的治疗原则,能与造瘘取得一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作者:古明锋;袁兰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西平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全部患者均由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对两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STAT3、PR、ER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病理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标本中的STAT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肌瘤组( P<0.01),而PR、E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中随着临床分级及组织学分级的增加,STAT3的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PR和ER的阳性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结论 STAT3阳性表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尿酸( UA)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分为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两组各43例。再将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血管狭窄分为轻、中、重度,比较各组的血清Hcy、UA水平。结果有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患者的血清Hcy、UA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Hcy、UA水平均升高时,重度狭窄者明显高于血清Hcy、UA水平单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高Hcy及UA水平均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若两者同时升高,极易使患者重度狭窄。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祛痰、抗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H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PaO2(78.40±3.22)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52.68±6.52)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以及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见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魏秀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除颞叶胶质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24例;术中肿瘤全切除28例(占82.3%),大部或次全切除6例(占17.7%);术后复查磁共振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大部或次全切除8例。结论颞叶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胶质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为常见类型,在保留患者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术中尽可能整块切除肿瘤,为术后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目的。
作者:牛志强;高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6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因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咳嗽效果显著,且该种药物组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儿受益。
作者: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前来就诊的序号将9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研究组(45例),双号为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记录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个月后所得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四磨汤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展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常规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取石术,术中行胆道镜常规探查;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生;程平;刘安成;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者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者药物联合诊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现象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00%(39/50)、优良率达到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28/50)、80.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使用对胃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庄贵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2例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拔除胸管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第1天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其术中出血量及第1天胸腔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国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